分享

从喂猪知青到戛纳影帝,葛优说:我就是一戏子!

 富书 2021-12-24

文|潘攀

人品好,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

12月3日,《古董局中局》上映,目豆瓣评分6.7分。观众评价有褒有贬,却达成了一个共识:只要葛大爷在,这张票就掏得值!

葛优是影片的喜剧担当,往那里一站,还没等开口,那些熟悉和亲切的喜剧体验就让人禁不住嘴角上扬。

葛优为什么能够在走马灯一样的演艺圈,一红就是几十年?

能够走到今天,除了演技,他凭的是什么?

在自己的时区里把握节奏

父亲葛存壮是演员,葛优从小就在北影厂大院长大,却没有同院孩子的自信张扬,遇到表现机会,他总是躲得远远的。

跟随父亲到片场,因为胆小,他缩在角落里一动不动。急得葛存壮直跳脚:“你长大后能干个啥?”

转眼到了18岁,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葛优被安排到昌平一个村庄里,成为一名“猪馆”。

喜欢小动物的他,把猪当成了朋友。每天早早起来,割一筐新鲜的猪草,吸去露珠,挑出杂草,剁得粉碎,拌在饲料里。

一边喂猪,一边琢磨未来的出路。看过的拍戏现场在午夜时分跳将出来,告诉自己:“我想当演员。”

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却遭到了反对,他们觉得从外形到性格,他都不适合当演员。

总是妥协的葛优,这次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他把各个艺术院校都考了个遍,屡败屡战。最后在父亲的指导下演了自己最熟悉的喂猪,终于被全总文工团选上,开启了漫长的演艺之路。

这一年,葛优22岁。

进入文工团,只是敲开了演艺大门的门缝,距离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还隔了十年的光阴。

十年,日复一日地跑着龙套,没有名字,没有台词,在那些光彩夺目的明星面前,活成了默默无声的背景板。

这样的十年,有几个人能忍受?

父母劝他改学摄影,周围很多冷嘲热讽。他却不急不躁,坚持着当演员这条路,他说:“别人都有机会,没准我也有。”

他继续慢慢跑着龙套,慢慢观察生活,慢慢琢磨演技,慢慢积蓄力量。

彼时,同样出道十年的张艺谋,凭借《红高粱》跻身国际知名导演之列。

同一个大院长大的陈凯歌,凭借《孩子王》摘得了金鸡奖桂冠。

比自己小六岁的姜文,也主演了多部电影,拿到了百花奖。

如果他自卑了,焦虑了,改行了,后来的葛大爷也就不复存在了。

终于,机会来了。

1988年,米家山《顽主》选角,一眼被葛优吸引:“我给他那秃顶吸引了,觉得这个人肯定很逗。”

见面一聊,他果然就是米家山心中的杨重:“说话永远有点游离,慢半拍,但心里特明白。”

32岁的葛优,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十年的煎熬,不经历的人怎能了解个中滋味?

机会来之不易,葛优死磕台词和镜头,晚上睡觉,脑子里也全是台词。

一句“我走了”他翻来覆去,用各种口气念叨;

一个推门进屋的动作,他琢磨出几种不同表现,进门先看左边,还是右边,还是看地,都不一样。

因为较真,他经常失眠。《鲁豫有约》中他说:“我失眠就是想戏想的。拍戏期间50天有45天吃药。”

正是这样的紧张,换来了他在银幕上的松弛。影片上映,观众对他演绎的人物过目难忘。

积蓄十年的能量,一旦爆发就呈井喷。

《顽主》让他获得了金鸡奖提名,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高光时刻;

《编辑部的故事》让他名声大噪,成为家喻户晓的“李东宝”;

《活着》让他走向国际,斩获了中国首个戛纳影帝。

《手机》等贺岁片让他演的小人物深入人心,被誉为“国民演技大师”。

很多人把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奉为圭臬,一旦落后于人就自暴自弃。

葛优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都有自己的节奏。

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下去,生命终会迎来转机。在命运为你安排的时区里,一切都刚刚好。

人生拼到最后都是拼人品

在演艺界,葛优的口碑一直不错,被陈凯歌称为“中国最绝的男演员”,这个“绝”,除了高超的演技,还有绝佳的人品。

他的厚道在圈里是出了名的,一些不经意的细节,暴露着他最真实的教养。

《两只老虎》拍摄现场,由于剧情需要,葛优连扇一个演员几巴掌。连拍七次都不过,他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拍完之后,葛优立刻向对方鞠躬道歉,重复好几次。

一次出席电影节开幕式,他与几位同行遇到一群粉丝涌过来要求签名。

别人见状急忙躲开,他却留下来,逐一为影迷签名,一签就是半个多小时,毫无厌倦。

他怕粉丝失望:“人家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签名,不能抹人家面子,得尊重人家。”

一言一行,虽不起眼,却能照见一个人的素养和智慧。

对待妻子贺聪,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宠爱,从来没有绯闻。

他说:“当时我们的经济基础那么差,谁也不图谁什么。后来有没有碰到比她更好的?肯定有,但我们在没名的时候就同甘共苦的,干不出再婚换人那种事。”

从前她不嫌他一无所有,如今他不弃她年老色衰。

葛优对待父母是出了名的孝敬。父亲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症,他悉心照顾,让父亲奇迹般恢复了记忆。

父亲重病卧床的那几年,他推掉了戏约,把照顾父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个世界上,哪有无缘无故的有口皆碑,人生拼到最后都是拼人品。人品好,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

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葛优也拍过烂片,如《寇老西儿》。这让他开始承认自己有短板,距离生活太远的人物会主动避开。

葛优的戏路基本都是悲喜交加的小人物。

面对外界对他戏路窄的质疑,他看得很通透,认为不突破就不突破,人这一生不是在别人的期待里活着。

他说:“我也不是什么都能演,能把一类人演好都已经很费劲了。”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父亲教给他的人生智慧。

他把自己定义为“演员”,自嘲说:

“我给自己定一个标准,就是戏子,当有人说我是艺术家的时候,我也别晕了。甭管是谁,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这是一种难得的人间清醒。

“小富即安,不贪。”冯小刚这样评价葛优,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大腕》拍完后,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葛优,他却一再推脱。

问及原因,他说:“我要去大钟寺给父母家的阳台买块地板革。”

他认为“把中国的观众伺候好就已经很好了”。

对于人生,已过耳顺之年的葛优说:“人生就是四个字:上山下山。刚成名的时候是上山,在上升的曲线上。下山也是一种美。”

认识到了人生有起有落,他淡然接受自己从高峰到谷底,终会归于平淡的过程。

64岁的葛优,活成了无数人心中的葛大爷,就像每天在大街上买菜的大爷,似乎在某个转角,就能看到他。

点个在看,其实,活得普通点,没有什么不好。

作者简介:潘攀,富书专栏作者,自由撰稿人,富小书的人,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