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课堂 |《黄帝内经》注解】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下)

 情缘半岛 2021-12-24

图片

图片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下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冬季时寒冷由北方南下,故寒生在北方,寒气带来水,水中含咸,此咸乃生出肾脏,肾脏生出骨髓,骨髓乃化生出肝臓,肾管耳窍。在自然 界中为寒,在地下为水,在体内为骨骼,内脏即为肾。其色为黑,五音律中为羽音,即吹声,发 出口中为呻吟,有变化时为战栗,开窍在耳,味道为咸味,情志上为恐惧,过度恐惧必伤及肾臓, 唯思念可战胜恐惧。寒过盛则血必伤,唯燥能胜 寒。过食咸味亦伤血,唯甘能制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所以说天地之道,即是万物上下交流循环之道理也。所谓“阳”者,如男女之不同性也。左右之分乃阴阳流通之道路也。所谓“水火”者,意指阴阳外显之表象也。因此阴阳消长之定律, 亦即为万物消长动能之始也。故有言,阴能停留体内生长循环,乃因外有阳之固守也,而阳能随 心所欲的在外固守,也因为有阴之在内控制,提 供其源源不断之能源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黄帝问,阴阳变化消长是如何呢?请说明。

      歧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歧伯说,体中之阳过热,则身体会出现热症, 如毛孔开则热气外泄无灾,若正好毛孔闭塞,则 呼吸会变为粗大而会俯仰不定。汗不出而内热盛时,造成牙齿干燥,情绪苦闷烦燥腹部胀满而死。此种情形如在冬季因外寒或可保存生命,若正值夏令则必凶。体内阴过盛则生寒症,若毛孔闭锁, 阳气不外出,则较无问题。若汗腺分泌不止,阳 气〈营养)不固守随汗出,则身体亦发冷,战栗且恶寒,到此时必冰冷麻木,以致腹因阴盛胀满而死。若外在节气正值夏日,或可藉由自然界之 阳气以助体温维持。若值冬令,则雪上加霜必致垂危。此为阴阳若遇盛之时产生之恶变,也就是 疾病的外在形态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黄帝问说,如何调整此二者呢?

      歧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 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 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 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 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歧伯回答道,人能知损益之道,则能调和体内之阴阳,不知自然消长之理,过度的损耗,则必提早衰老也。人年至四十,则阴气必自行衰为一半,所以起居亦不如年轻人。年到五十,身体便重滞,耳目会不聪明矣。人年六十,则阴气必大衰,故人身九孔必不通利,造成下部阴虚,阳气上浮而实积在上,故涕与泪倶出矣。所以说,人知此理则必强盛,不知且违逆则必衰老矣。故阴阳本同一处生且平衡,其名相异也。智慧之人能察其之同性,愚昧之人只察知其异。反之,阴阳不足之人为愚昧,阴阳有余之人为智者,人有余则耳聪目明,身轻体健,老当益壮,壮者不病,所以圣人能做不求代价之事,享乐于淡泊名利之 中,心中无欲自守不燮,所以能寿与天齐,与天 地终始,此为圣人调理身心之道。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西北为高山峻岭,天势较低窄,阳必不足而阴乃生,所以西北方为阴。如同人之右耳目不如左侧之明也。地在东南方为低洼之地,此必阴不足而阳盛,所以东南为阳方,故人之左手足不如 右手足之强劲有力也。

       帝曰,何以然?

 黄帝说,为何如此呢?

      歧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歧伯回答道,自然界中东方为日出地,故东方为阳也。阳气轻故清浮于上,因向上集中故能耳聪目明,察精密于微处,但此处耳目因清阳在上,下必不足故手足必不便。西方为日落之地, 阴之生也,故属阴。阴即人之体力性沉降下,集中下部故使下盛而上虚,所以手足有力时,耳目必不聪也,阳居上但左胜于右,阴居下但右胜于左,人一旦感邪在上部,则会因右侧阳较弱邪必先犯。邪侵下部时,则会因左侧阴较不足邪先犯左。这是因为天地间阴阳不能同时相互对应平衡 所产生的,邪才会乘虚而入。所以因天有精阳之 气,地有浊阴之形,天有八方之纪律以生四季, 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生克,故能为万 物之父母也。清阳上升到天,浊阴下沉入地,天 地之动静即阴阳之变化。而自然界之运行如神明指引般有纲有纪的一丝不苟,因此才有能力来 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永远不变。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新校正云:按千金方云,风气应于肝,雷气动于心,谷气感于脾,雨气润于肾)。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 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是故唯有贤能之人,能知天道之运行一如人之头部,养头而顺天道;下足如地,以养地之道来养足;中则从人事间知所进退来养五臓。天之阳气入通肺,地之阴气入通于咽,风气通肝臓,雷电通于心,山谷之气入通脾脏,雨气通于肾臓。体内三阴三阳经络为自然界之河川,肠胃如大海 之能受纳,人之九窍乃水溢出之地。如用天地来 比喻人体内阴阳之作用,则可说雨就如同人身上的汗属阳,阳的气化就如同天地间之疾风一様, 人之暴怒如天地间之雷,故气向上升如同阳一 样。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大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 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 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 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 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 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沈、滑、濇,而知病所 生以治(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 无过,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无过以诊则不失 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 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 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 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 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 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胁引之。

 所以治病之法如不遵循天地间之纪律,则灾  祸必立至。天地间之邪风,来时快如风雨,所以 最好之医师,能治病之始在皮毛,再次之医师是待病入肌肉方察觉而施治,更次的则俟邪入经脉方去治疗,再次的俟邪入腑后方察觉而去治疗, 最差的是病已入脏再去设法补救的。人病至五臓始治,生存机率只有一半矣。是故天气不正常必 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则必害消化系统。地中湿气过盛,人感受之,则必损伤皮肉经脉。所以善于用针者,能从阴中引阳出,能从阳中引阴出, 利用健侧治患侧,以穴位的侦测而知其它病变, 从四肢上的穴位而能探知内部臓腑之病变。从而 察知其间过与不及之理,知进退之机,始终如一 的不怠慢。善于诊断的医师,能察气色按脉,区 别阴阳之消长,细审清浊之走向正常否,而知病 于何部。看病人之喘息,听其发出之声音如何, 可知其为何所苦。用阴阳五行之大法规矩来判断病在何处。手按寸、关、尺之脉,察其为浮、沉、 滑、濇等脉象之变化,而得知病之所生,从而治之。诊断不失则必无过矣。故可说,病之始生, 刺之皮毛立已,待病势盛时,唯可待其衰时方施 治,所以若病轻则用发散之法,病重时减少用发 散之法,以免阳过度流失,病势缓时则乘势而进。形衰弱者,用温药补其气,精神不足者,必以厚味来补其五脏,邪气在上者,用汗法发汗;邪居下者,则用攻下的利尿剂;邪居中部的,可用泻 药攻内,使之尽出。始生之邪,则用汗法,因在皮毛,可一汗而尽出其邪。若病邪已盛达四肢, 则可用按摩方式来缓和。遇邪坚实者,先击散再 泻出体外。治病必细审阴阳之消长,分别其刚柔之性,务使邪尽而不伤正,阳有病而先固其阴, 阴有病则先固其阳,不使病进,守定其气血之流 畅,不令其离经叛道。血液阻塞成实体,则必放其瘀血,使其尽出,不生阻碍。气不足而产生循环障碍,则用针来作导引,使气足而恢复正常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