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波致爽:辛丑盛夏热河避暑行记

 CHANJIJI陈吉吉 2021-12-24


转眼间,疫情已然持续近两年了,时不时的和新冠相遇,既充满了惊喜,也充满了无奈,更多的可能只有随遇而安。

比如,这场受吴老师相邀,酝酿很久的承德之行,在充满了喜悦的未知中亦步亦趋,战战兢兢:

在我刚刚从成都起飞后的数个小时,当地宣布在天府机场出现一例关联病例。还好,我早已从双流飞走,经转郑州北上京城。谁曾想,郑州也很快进入疫情的持续发酵期。京城也在此后的几天连续发现了病例,并宣布升高风险等级。

双星汇聚下的旅程,显得慌乱而又惊险。各地严格排查,流调电话不时的追来,一通报备,才得以在慌乱中看了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而在惊险中与吴老师自驾前往木兰围场的归途中,在高速口遇见拦截,差点无处可去,只得悻悻然逃窜回热河谷中幽居。而这一住,就是半个月。感谢好友相助,才使得余不住于流落大山之中。进退维谷之中,读书,写书,山中数日,世间已秋。

时光总是不负有心人。虽然充满了各种变数,但是却在承德看见了最好的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也是幸福满满。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之后为“烟波致爽”殿,乃是清朝皇帝的寝宫。康熙皇帝称:

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

此行承德避暑,逃离了中原的酷热,凉风阵阵袭来,十分爽朗。余认为此四字甚和此行之感,亦名之。

  烟波致爽殿,为皇帝的寝宫。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在此驾崩。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示意图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示意图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评价: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

一、普乐寺

普乐寺,又称“圆亭子”,在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磐锤峰以西的平岗上,是清代乾隆皇帝以名义上供新归附清朝的杜尔伯特、左右哈萨克、东西布崔豪特瞻仰用而兴建的寺庙建筑。其名“普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有普天同乐之意。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七月末的承德,白天还是热风扑面。避暑之行第一站导航到了普乐寺,走进山门,依次可见天王殿、宗印殿等。宗印殿内的三佛古朴典雅,宝相庄严,两侧山墙立有八菩萨,南面自东而西为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王;北面自东而西为除盖障、虚空藏、弥勒、普贤。

穿过宗印殿后,一个巨大的坛城展现在眼前。坛城共三层。第一、二层为正方形石台,第一层有门殿三间,四周环绕72间廊庑。第二层台有雉碟,四面各开一个门,四角与每边的中点置琉璃喇嘛塔座,共八座琉璃喇嘛塔,四角的塔是黄色,四边的塔分别是黑、青、紫、白色。第三层石台四周是云龙纹石栏。


坛城之上是普乐寺最重要是建筑旭光阁。旭光阁内中央圆形石须弥座上,旋转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制曼陀罗,用37块木头组成,象征三十七道品。曼陀罗内供胜乐王佛(又称上乐王佛)双身铜像。旭光阁顶部有巨大的天花藻井,呈半球形,中央为龙口衔轩辕镜,衬以浮雕云纹,向外的第二、三圈装饰有斗拱,第四圈浮雕孔雀,第五圈为游龙,第六圈装饰有斗拱,最外侧是云纹饰边,此藻井异常精美,和木制曼陀罗,周边坛城构成完整的一体,凸显出上乐王佛的无上神圣。

旭光阁

普乐寺土平台

二、安远庙

安远庙,又名“伊犁庙”、“金顶寺”,因主殿普度殿为方形,俗称“方亭子”。在避暑山庄东北方向,武烈河东岸的冈阜之上,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安远庙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前部较开阔,后部布局紧凑,寺内分三进院落。第一进山门内是一片广阔的场地,南北各有五间配殿,正面及两侧原有三座棂星门,现已不存。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一进院落分开。第三进院落是由70间廊房组成,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平面呈回字形,是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法式”。

普渡殿是安远庙的主要建筑,外观四层,实际三层,平面为方形。殿内顶部是八角形藻井,藻井中央有盘龙口衔轩辕镜。普渡殿内一层供奉的主尊为木雕的绿度母像,像前金柱朝北挂有条幅“竺干云护三摩峙,朔漠风同万里绥”,金柱内侧分别有木雕的熊、虎。

殿内一、二、三层四壁都是壁画,内容为佛教的《佛国源流》和神佛战胜“八可畏”故事,壁画以绿、白、红色为主色调,线条流畅。

普度殿的木雕绿度母造像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头戴宝冠,凝神垂目,神态安然,雄踞于莲花台上。左手擎莲花当胸向外,右手垂于右膝之上,左腿盘坐,右腿微伸向外作“吉祥坐”,佛像身上的臂钏、手捉镯、璎珞、莲花等物精雕细刻,佛身后的木雕背光上勇猛的大鹏金翅鸟,祥云图案,雕镂层次分明丰富,与佛像浑然一体。

三、普宁寺

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乾隆仿照康熙与喀尔喀蒙古会盟建立多伦汇宗寺先例,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

普宁寺大乘之阁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全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菩萨头上的金冠是一尊无量光佛像。

罗汉堂旧影

罗汉堂旧影 山门

罗汉堂旧影 钟楼

罗汉堂旧影 应真普现殿

罗汉堂 罗汉

四、罗汉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和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下江南时,非常欣赏浙江海宁安国寺内的五百罗汉雕塑。九年后(1774年),命热河总管福海,按安国寺的式样在避暑山庄外修建了罗汉堂。同时,让大臣基厚到杭州督办罗汉的成造。罗汉堂成为避暑山庄周围寺庙中唯一的仿江南寺庙形制修建的庙宇。

从罗汉堂旧影中可见,罗汉堂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建筑布局为汉式“伽蓝七堂”式。整个寺庙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配殿、应真普现殿组成。

罗汉堂的主体建筑为应真普现殿,俗称“罗汉殿”。大殿平面呈“田”字形,单檐歇山黑瓦顶。殿内中央供三世佛,并奉置弥勒、韦陀等像。沿着殿内四周的石坛上,放置五百罗汉造像。这些罗汉像,均为木雕金漆,与常人相等,神采各异,形象逼真,是罗汉造像的上品之作。

可惜这些罗汉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让这些罗汉离开了他们的原址: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承德时,罗汉堂被作为军火库,将里面供奉的五百罗汉迁移至普佑寺。1964年普佑寺遭雷击起火,寺内的五百罗汉大部分被烧毁。抢救出来的罗汉被移至普宁寺。1980年为纪念鉴真和尚东渡700周年,北京法源寺通过国家文物局,挑选18尊借调北京,作为“法源寺”内十八罗汉。现存176尊罗汉,在普佑寺内陈列展出。

五、普佑寺

普宁寺一侧便是普佑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错过。兴建普佑寺之前,承德己有三座皇家寺庙,驻有大量喇嘛。为提高喇嘛文化素质,乾隆二十五年在普宁寺东建立了喇嘛诵经的札仓(即寺院的附属经学院),此经院即成为后来的普佑寺。普佑寺由普宁寺住持代管,宗教生活附属于普宁寺。清朝全盛时期,全国有两个重要的喇嘛经学院,一个在北京的雍和宫,另一个即是普佑寺。

很可惜的是,眼前的寺院已经残毁殆尽,仅留下基址。这是由于1964年的那场雷火,将一座寺院烧毁严重。目前,寺两侧存有从罗汉堂迁移过来的罗汉彩塑,仍值得一看。

六、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位于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的南坡上,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妙高庄严殿是须弥福寿之庙的核心建筑,其位于大红台裙楼围合而成的天井中心。高三层,面阔七间,是六世班禅讲经之所。三层上下贯通,重檐攒尖顶,覆铜制鎏金鱼鳞瓦,四条屋脊各饰一上一下铜质鎏金行龙两条,共八条龙,每条重约1吨。据说殿顶共用赤金1.15万多两。第一层殿内正中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塑像,稍北供奉释迦牟尼像,东侧是六世班禅讲经时用的宝座。第二层供奉释迦牟尼和阿难、迦叶,以及十八罗汉像。第三层是乾隆帝祈求长寿的转塔。

此殿中的彩塑极为精彩,皇家气度果真不凡。妙高庄严殿上的八条龙在阳光下更是熠熠生辉,乃是清代艺术的巅峰之作。

七、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位于避暑山庄北,狮子沟南侧,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建筑群,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我对此庙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入山门后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这是一座碑亭,碑亭内立有三通石碑:中央为乾隆三十六年御制《普陀宗乘之庙碑记》龙纹边石碑,记述普陀宗乘之庙乃为庆祝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而建,庙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后附乾隆帝《吾闻瞻部洲,古德有道场》御制诗一首;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是乾隆帝御笔。

万法归一殿

处于大红台中央的万法归一殿乃是清代建筑的至高无上之作。从一侧盘桓而上,透过巨大的门,马上就可以置身于殿台环绕的“回”字型结构里,四周为三层裙楼,中央是主殿就是“万法归一”殿。它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其平面呈方形,通廊环绕,攒顶重檐,檐下正中悬挂乾隆御书“万法归一”匾,为满、汉、藏、蒙四种文字。

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金光闪闪,富丽堂皇,极其雄伟壮观。只有真正走进大红台里面,才能切身感受到这种回字形布局的妙谛,这种结构在藏传佛教里面叫做“都纲法式”,因有三层群楼合围,影调阴暗,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宗教森严肃穆的气氛,是宗教建筑上的瑰宝。

环形建筑还可以阻挡住世人窥视神圣庙宇的目光,增加了金殿的神秘感。当时在修建万法归一殿时仅这个金碧辉煌的鱼鳞金顶,就用了头等金叶一万余两,可见当时对对此殿的重视和奢华。

1930年,斯文·赫定从北京驱车前往承德,被万法归一殿宏伟的气势所折服,认为是中国建筑的典范。于是,他向国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拆卸万法归一殿参加芝加哥博览会,国民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后表示不能同意。最终决定在芝加哥按照1:1的比例复制这一富丽堂皇的金殿。

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工程耗时一年,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亲自测量绘制图纸,又在北平等地挑选了200余名工匠,共仿制部件28000个。还亲赴美国监督复制品的搭建还原工程。1933年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建筑在芝加哥博览会展出,引得各国人士争相参观,一度掀起了东方热。

1933年,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品立于美国芝加哥。霍堪说:“在当年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两件东西曾经引起轰动,一个是当时设计的'米老鼠与唐老鸭’,另一个即是仿制的万法归一殿。”当时为建此殿在中国购置了许多佛像、唐卡、法器等运至芝加哥,陈列于殿内,使得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一时出现了东方文化热,称此殿为“中国辉煌金庙”。

八、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山庄位于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避暑山庄的营建伴随着清朝由盛转衰,是一个王朝历史的缩影。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乾隆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戛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

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

随着清朝的衰落,避暑山庄也日渐式微,直至衰落。

承德博物馆

木兰围场

“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公元1677 年,康熙皇帝首次北巡塞外,看中了这块“万里山河通远檄,九边形胜抱神京”的地方。1681年,康熙第二次北巡,以“喀喇沁、敖汉、翁牛特诸旗敬献牧场” 的名义划定了围猎场,至此木兰围场开始兴建。

木兰围场遗存的重要史迹是七块碑,分别是:

1751年(乾隆十六年),入崖口有作诗碑;

1751年(乾隆十六年)八月,于木兰作诗碑;

1752年(乾隆十七年),古长城说碑;

1752年(乾隆十七年)九月,虎神枪碑;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九月,永安湃围场殪虎碑;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永安莽喀碑;

1807年(嘉庆十二年),木兰记碑。

本次受到疫情的阻挠,只看了两块:

其一:

《入崖口有作》碑

碑文曰:

朝家重习武,灵囿成自天。

匪今而斯今,祖制垂奕年。

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关。

壁立众山断,伊水奔赴川。

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

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湲。

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

去年巡洛伊,伊亦有崖口。

三涂及七谷,较此夫何有!

一得考功诗,膻芗传至兹,

我为是崖叹,表章将待谁?

辛未秋八月木兰秋狝入崖口有作乾隆御笔

其二:

木兰记碑位于东庙宫村,在伊逊河西岸,面山伊水,隔河与乾隆入崖口有作碑遥遥相对。

从时间上看,正好寻访了一头一尾两块碑。从内容上也可以看出乾隆嘉庆父子内心世界的变化。

毋庸置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是清代建筑和宗教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这个清朝仅次于北京的第二政治中心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盛与衰退,荣光与耻辱。

从中国古代艺术来看,每个时代都其可圈可点之处。像汉代,画像石博大雄浑,气象万千,为一时之光。魏晋之际,宗教艺术展现出巨大的光彩,石窟寺乃是无上甚深的杰出之作。隋唐追前代大成,石窟、墓葬、寺观、宫殿无一不熠熠生辉。宋元明之际的书画作品,文人气质凸显。若论建筑,紫禁城和武当山为明代所奉献的惊世骇俗之作。

及至清代,人们对清代的艺术褒贬不一,似无可说之处。但是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为我们展现了清代审美的巅峰之处:神圣的宗教氛围、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天人合一的建筑有机融合,从园林和寺庙,无不渗透出极尽构思的圣光,当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作品。

虽然是第一次来承德,但是却留下了美好的时光:大雨滂沱的万法归一殿,我在回廊里听雨,雨声中仿佛听到渥巴锡的声音,在明暗交替的回廊行走,仿佛听见阵阵的诵经声。雨后天晴,我走进了至高无上的万法归一殿,阳光下,金殿闪耀,光彩夺目,远处妙高庄严殿上出现了彩虹,和眼前的所有交响辉映,内心无比的幸福和感动。在山庄内,徜徉在每一个殿宇,似乎看见了过去一桩桩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事件,正在上演,一回身,什么都没有,只是喧嚣的人群。

山庄的鹿正在悠然自得的吃草,穿过拥挤的人潮,早已烟消云散的历史和世间仍不知何时退去的疫病:

林深时见鹿

海蓝处见鲸

梦醒时见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