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东共和国与苏、日交涉(四):形势不断发展

 不沉俾斯麦 2021-12-24

早在1921年,在《播种者》《前卫》《劳动周报》等报刊的呼吁下,针对苏俄饥荒的救援活动,便已于日本国内逐渐开展起来了。11月28日,东京地区36个进步团体宣布结成“俄国饥荒同情劳动会”,进一步扩大了对苏俄救援活动的影响。

造成当时苏俄饥荒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俄国内战争对俄国农业生产力的破坏,帝国主义列强对苏俄的经济封锁与武力干涉,以及1920年的大面积粮食歉收等等……其中,列强出兵干涉与经济封锁乃是直接要因,同时也是当时可以较快解决的一类问题。因此在世界各国“对俄不干涉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国内针对苏俄饥荒的救援活动,也渐渐升级为了日本的“对俄不干涉运动”。

1922年5月29日,日本劳动总同盟【1】中央委员会向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高桥是清、时任陆军大臣的山梨半造,递交了决议文,提出“日本干涉军立即撤兵,并开始对俄通商贸易”的诉求。

注1:“日本劳动总同盟”简称“总同盟”,其发端于1912年8月1日结成的“友爱会”。在1925年之前,“总同盟”是日本唯一的全国性工会联盟。

文章图片1

6月,25个日本进步团体结成了“对俄不干涉同志会”,展开募捐活动和演说会,大力呼吁“日本干涉军立即撤兵、承认苏俄政权、开始通商贸易、救济饥荒”等。

与此同时,日本政界对“出兵干涉苏俄”一事的严厉批判之声也频频出现,从国家财政角度揭示出“对俄干涉”的难以为继——

宪政会(当时主要的在野党)的正木照藏在国会质询中质问政府:“自大正七年(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已三年有半,耗资6、7亿日元,牺牲3千多人,所得者何?外招各国猜疑和俄国人之怨恨,内遭国民抱怨,如是而已。”

同属宪政会的早速整尔,针对干涉军的临时军费,则进一步道出了实情:“姑不论外交上是否必要,仅从财政观点而言,如此巨额经费负担,今日实已势不能忍。”

文章图片2

早速整尔

而从国际上来看,形势也愈发显得对日本政府不利起来——

就在“大连会议”破裂的1922年4月16日,苏俄同德国签署了《拉巴洛条约》,两国建交。随着苏俄政府在“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等外交舞台上的努力,苏俄国际地位的提升业已不容忽视。

文章图片3

参与缔结《拉巴洛条约》的苏、德代表们

另一方面,日美矛盾,正围绕远东共和国问题而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一部分美国资本家开始坚定地要求美国政府调整对苏俄和远东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也就迫使着日本政府的态度不得不有所软化。

此外,日本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所支持的各个白军势力,在人民革命军的强大攻势之下,已经到了不受日本干涉军直接保护便难以维持存在的地步。这显然意味着,日本扶植亲日傀儡政权的计划,已然完全流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