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捷克军团叛乱看苏俄内战收复西伯利亚之原因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苏俄内战时期在各地建立苏维埃的同时也兴起了一系列分离主义政权,他们或配合高尔察克、邓尼金等白卫军势力,或直接与英法美等勾结,共同向苏俄反扑。其中西伯利亚方向出现了布里亚特等小政权,但势微力弱,帮不上干涉军大忙。因此,主力仍然是日本和美英。关于西伯利亚时局有几个澄清的点。斯塔夫里阿诺斯语焉不详地提了一笔“捷克占领西伯利亚”,是极其马虎不严谨的。

首先,捷克占领这个话意味着当时已经有捷克这个国家主体了,但是1919年协约国战胜者们还在巴黎为了分赃而吵得不可开交,一个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正式脱离奥匈帝国并建立稳定国家也是在1920年代初,而非苏俄第一次卫国战争(1918-1920)期间,根本没有一个主权完整、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国际法实体出现,遑论“捷克占领西伯利亚”?

第二,这批捷克人的来源是一战中东线被俄军俘虏的奥匈籍捷克士兵。他们之所以叛乱是因为有枪,有枪是因为苏俄用火车遣送他们从海参崴出俄境时没派兵监视。苏俄为什么不派兵监护呢?一则当时红色区域战事吃紧,兵员和军需压力大,养不起这些战俘,所以要放走;如果缴械可能会引发叛乱,使红区腹背受敌,所以不缴械;抽调兵力坐火车去白区护卫只会吃亏,而且使红区更困难。而且苏俄也有盘算——在最坏情况下就是协约国派大军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红军为了扛住西线和邓尼金,主力肯定出不了乌拉尔山,同盟国战俘兵一去如果和协约国发生矛盾搞个兵变,即使全军覆没,也能消耗白卫军和协约国部队。

招安他们也需要发大量军饷,而整个西伯利亚天寒地冻没有多少农业区,只能从外面调,比如ZG的满洲,日本的朝鲜等地。而这必然会加大英美日之间的矛盾——东北的格局原先是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据南满而俄据北满,英美之所以支持日本在满扩张,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日本,而是拿日本当枪使,是在hua的英俄矛盾与美俄矛盾的显化。当苏俄忙于同白军、干涉军在国内作战、战略收缩而无暇顾及北满时,日本就试图趁机吞下整个满洲。

但是美英可不瞎,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大家都知道,但是詹天佑做中东路协约国共管委员会的技术干事的事鲜为人知。这个中东路就是清朝末年甲午败后李鸿章同俄国签《Z俄密约》的产物。华俄道胜银行出资在满敷设由赤塔到海参崴的“东省铁路”,后简称中东路。取两点间最短直线距离连接,而非苏联时期建的绕国界的二线。因此中东路虽然起终点不在ZG境内,但是几乎全部的线路都在北满。

日本想独吞中东路自然不能为美英接受,由此才成立了“国际共管委员会”。这表面上看虽然是一种协约国“团结一致”的友好行为,但实际上是日本对英美的妥协。而且日本也由此明白他们是不可能满足自己独吞的愿望的,所以往西伯利亚调了好几个师团最后还是撤军。不是苏俄有多强,而是当时日本惮于英美压力而被迫吐出到嘴的肉罢了。

苏联真正能够在西伯利亚方向对付旧日本陆军,还要到斯大林工业化基本完成的30年代末。在此之前苏联对日本处于守势。至于某些人意淫的指责RC(種華闵郭)北洋军舰撤护侨民为什么不顺带收复外东北,则是一种无稽之谈。有日本之国力尚不能在西伯利亚随心所欲,更何况人为刀俎尔为鱼肉的旧種郭时期,日本这种小食客尚要看大食客英美脸色而不能割大肉吃,遑论ZG这块鱼肉?北洋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限了。

回到捷克军团叛乱的问题上来,捷克俘虏叛乱到底叛谁的乱?是苏俄还是白俄,抑或协约国?这个问题是十分耐人寻味的。虽然苏维埃在远东成立了一个缓冲性质的“远东共和国”,但是除了几个布里亚特城市,包括庙街在内的沿海城市都被协约国军队占领了,而捷克军团与其说是“叛乱”,不如说是在被“流放”后找下一个可以效命而换饭吃的金主,这是红军给高尔察克和协约国踢过来的皮球,不是壮大兵员的好事,而是加大了高氏的负担——战俘本身就意味着其战斗力不强,但是他们也要吃和白军精锐一样多的饭,等于高尔察克要在交通不便、粮食紧张的西伯利亚腹地养活几万废物兵,这是要命的。

对协约国而言同样如此,但主要问题不在养得起养不起,而是谁主导这支兵,认养了之后归谁管。日本英国美国都想把他们当炮灰养去消耗红军,但是互相都捏了筷子,却互相都盯着对方警告对方不要吃。

高尔察克养不起,英美日互相不让养。所以捷克军团成了没人养的孤儿,但是他们不能饿死呀,所以为了讨饭吃他们要“搞一个大新闻”,在国际上敲出声响,才能有人管他们。这个所谓的“捷克军团叛乱”其实就是一场讨饭大军的武装抗议游行罢了。

苏俄成功收复西伯利亚的关键不是成立了缓冲国远东共和国,而是甩锅捷克战俘给高尔察克和协约国干涉军,使得强大的敌人忙于内讧而没有精力支持白军。没有协约国支持的高尔察克所控制的鄂木斯克政权就是一个孤岛,等于整个欧俄与一个鄂木斯克战争,后者必输无疑。这就是矛盾转换的高超艺术——从处于劣势的苏俄-协约国矛盾(主要矛盾)抽身转移到自己有局部优势的苏俄-失去协约国支持的白卫军矛盾(次要矛盾)中,克服白卫军,以次要矛盾撬动主要矛盾,这就是红军在苏俄内战胜利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