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东共和国与苏、日交涉(二):谈判之前

 不沉俾斯麦 2021-12-24

就在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向日方提出抗议的那一天(1920年7月16日),远东共和国政府同日本干涉军之间签署了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1. 在西伯利亚东部和远东地区建立不受其他武力干涉的、统一各个地方政权的、单一的政府来作为缓冲国,是保持该地区和平秩序的最好办法。
  2. 该国(远东共和国)采用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而不采用共产主义制度。
  3. 日军对远东共和国统一会议(外贝加尔地区劳动者代表会议)的召开方法及各类活动不予干涉;对出席会议的代表,不问何人,皆为其出席会议提供方便。
  4. 远东共和国不允许苏军进驻或通过该国。
  5. 远东共和国保证日本人在其境内的人权不受侵害,尊重日本人的权利。
  6. 远东共和国与浦盐派遣军司令部对于一切纠纷,负有用和平方式加以解决的义务。

8月20日,日本干涉军终于自外贝加尔方面撤走。12月12日,日军又撤出了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至此,日本干涉军已将兵力完全收缩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周边及萨哈林岛(库页岛)。

文章图片1

雅科夫·伊万诺维奇·特里亚皮岑

这几个月里日军的收缩、后撤,以及对远东共和国这一缓冲国的承认——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是对既定撤军计划的逐步执行【1】,另一方面却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注1:尼港事件的主要责任人(特里亚皮岑等7人)已于1920年7月9日受到人民法庭的审判,并被处以枪决。当然,在日方看来,此时距离“尼港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尚相距甚远。

文章图片2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

文章图片3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日方的“无奈”,缘于苏俄国内战争形势的迅速变化【2】。因此,日本政府将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的可能性,可以说已经几乎不复存在了。那么退而求其次,承认远东共和国这个缓冲国,并设法加以控制,以确保日本在当地维持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便成了日方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注2:日本政府先前扶植的高尔察克政权在1920年1月便已垮台,接着扶植的谢苗诺夫政权也已于1920年11月垮台。

然而对于远东共和国而言,对日交涉的核心目标(甚至可以说是该国存在的根本意义),无非只有两个——一是在避免日苏开战的前提下迫使日本干涉军撤兵;一是促使日本承认苏维埃政权。

远东共和国外交部先后于1920年12月和1921年3月,两次向日方提出缔结通商条约的建议,但都没有得到回应。这是由于日本想要等待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谈判时机。可与此同时,苏俄政府同欧美列强之间交涉的不断进展,却使日本陷入了动摇之中:

从1920年秋天开始,苏方同一些美国商人与企业,以及美国共和党,展开了一连串围绕着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北部油田开采权等开发利权的谈判。为此,远东共和国政府还于1920年12月15日将堪察加半岛让渡给了苏俄政府。

自1921年3月16日,英国同苏俄签订经济贸易协定开始,德国、挪威、奥地利、意大利、丹麦、捷克斯洛伐克等14个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1921年里同苏俄政府签订了类似的协议。

同年5月,远东共和国政府将萨哈林岛北部的石油开采权授予了美国石油企业。到了7月,美方干脆以美国驻日使馆的班底为基础,组织了一个代表团远赴赤塔,对远东共和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

苏方同美国方面的种种往来,在成功利用美国的力量制衡日本的同时,也是在为日本政府指出一条明路——即仿效美国的做法,撤军、谈判、开展正常的经贸往来,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而远东共和国让渡堪察加半岛这一行动,更是直接把苏俄牵涉进了作为日方关注焦点的“北太平洋渔业问题”和“远东地区资源开发问题”之中。这样一来,日本政府便越来越难以避免同苏俄政府进行直接交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