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州上学记

 夫复何言 2021-12-24
翻出28年前的旧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什么?居然病了?!在我老人家的记忆里,可从来没有生病这么回事哦!好好读了两遍,真是自己那歪瓜裂枣的字。看来,当年,真的是生过病啊。

当年,在黄州,上学。那可真是漫漫征程。

先说路途吧。如今从家乡到黄州已是全程高速,不到150公里的路程,再怎么磨蹭,两个小时也一定能晃到了。那时候,可不是这样。

每次出发上学,得做好一天的准备。一大早上车,中巴车到处转悠,在这里那里捎上乘客,挤得满满当当才正式出发。首先要走一段山路,绕着水库的大坝一圈又一圈,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路面极其高低不平,颠到每个人都吐得七荤八素,差不多山路就走完了。

然后便是长江边等渡船,假如运气好,正好有船靠岸,大概前后折腾一个小时能横渡长江。假如刚好渡船离岸,或是天气不好,或是车辆很多,那就得老老实实排队。时间嘛,永远是未知的。往往一大早出发,到江边已是中午,渡口会有很多小商贩兜售各种食品,印象中甘蔗和小鱼很受欢迎。怀揣着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掂量一下,还是咽下口水作罢。反正上了船晃几下也很可能要吐出来的,午餐就这样节省了。好容易上得渡船,每每都被江浪颠簸得云里雾里,闭上眼则头晕,睁开眼则眼晕,江风混杂着船上的各种味道,还有卖东西的吆喝声,卖艺的唱歌声,将人裹了一层又一层,挣扎不得。

总算渡过长江,重新回到陆地,也未见得就能轻松多少。路窄且破,车小且破,中途坏车、撞车、翻车时有发生。两个假期都有同学在车祸中受伤,万幸都无大碍。

最终,战胜这一切回到学校,基本已是晚餐时间。但是晕乎乎的我,是不可能吃下任何东西的,只能倒头瘫在床上,待新鲜的空气慢慢充盈我,一点点复活。

接下来再聊一下学校吧。黄冈中学。这个名字到现在还困扰着无数家长和学生。在全国人民心中,没做过黄冈中学试卷的家长不是一个好学生。那时候,似乎还不是这样。

记得离开学校之后,有一段时间想找黄冈中学的卷子,根本拿不到,问了同学,据说卷子都是大家自己花钱买的,20大元一份,且不能外泄,后来还是同学把自己的卷子寄给我了。以至于我看现在满大街的黄冈小状元,总觉得是假的。

当时的学习自然是十分紧张,考试分数主宰着一切。每个人都忙于学习,一刻也不放松。大好春光的周末,窗外日迟迟的时候,等我从梦中醒来时,肯定是只剩我一人在宿舍,其他人全部去教室自习了。每个人的课桌上堆满教材试卷参考书,一个个小脑袋埋在其中,似乎都在拼命汲取知识的力量。

那时候的我,因为苏东坡,对黄州充满了期待。可是开学之后,疏离了理科,成绩下滑十分可怕,自己渐渐觉得无趣,更加无法接受日日埋头苦读。既然大家都去教室了,也不差我一个。干脆溜去青云塔。

是的,一定要讲讲青云塔。很多年后再去黄州,地图上搜不到青云塔,最终没能重游。问了老友才知道改名文峰塔了,塔下还修了个宝塔公园。那时候,也不是这样的。

青云塔,在安国寺。也就是苏东坡写下“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地方。28年前,根本没有游人。大部分时候总是只我一人面对着佛像。佛永远依旧,千年的红尘也不能让他稍稍动一动眉梢眼角。每次面对他,心中就会感觉到一点东西正在死去,那是一些愤懑,一些贪嗔。寺外纷纷扰扰演了多少悲喜剧,进到寺里,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

塔上有一棵树,春时郁郁葱葱,秋时娉娉袅袅,树与塔,相伴了不知多少年。塔里有台阶,一级级上升,可以登到塔顶,整个黄州城尽收眼底。我一个人坐在黄州城之上,看蓝天,看白云,看红尘,可以一直呆到黄昏。

就这样,走过了长长的路,也走过了长长的心路。最终,我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离开黄州,选择文科,很快,我似乎就没再生病了。

回想当时的不适,也许是身体受了奔波劳累所致,但恐怕更多的还是自己的心病。对学习的困惑,对自己的疑问,对学校的反叛,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压得人无法透气。现实的困境和乡愁的羁绊,犹如两把利刃劈入身体,再拔出时人已成七块八块,魂魄渺渺。这样的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有过。但很多人未必会有我这样的幸运。

幸好,我这一年的求学地是黄州,除了黄冈中学,除了黄冈试卷,还有中国史上唯一一人:苏东坡。多少次,在校园徘徊,在青云塔徘徊,在东坡赤壁徘徊,叹天怨地,有时自己都觉得是个多余的存在。在东坡的帮助下,最终,还是读懂了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火候足时它自美”的变化,冲破了重重厚茧,自在呼吸在阳光下。

感谢这一年的学习,从此之后,我自觉强大了许多,虽不能江海寄余生,至少也能不惧风雨了。心里有阳光,就一定能找到花香。如果还没找到,一定是因为花儿在准备绽放的路上。


附 1992年5月16日 旧记

不得不狼狈地承认:我病了。头晕得厉害,一睁开眼便是天旋地转,似乎一切都朝我压来。前两节课勉强支撑,总算熬过了,语文课却是在劫难逃,吃下去的东西吐了个一干二净。俯下身时,眼泪也跟着往下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