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见倾心

 夫复何言 2021-12-24

今天偶读南北朝,又见淝水之战。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读到的观点,与以往正统的颂扬谢安十分不一样,没有了对其一边下棋一边淡定“小儿辈大破贼”的风雅赞叹,倒是认为他只是一个运气爆棚的将头埋在沙堆中的鸵鸟。

仔细想想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谢玄来请示如何应战时,他只是答复:“朝廷自有安排。”人家派兵来加强护卫,他也不要,只是说:“首都已有安排。”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啥安排也没有。以前读书时,只佩服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如今换个角度看,唉呀,也许真相真的只是运气而已?

只是东晋无论如何始终是历代钦定的正统王朝,以五万兵力一战击溃苻坚百万大军,自然要大书特书。尤其到南宋之后,外族长期占据中原,人心思归,期盼大胜,自然更加贬低苻坚。似乎他的形象长时间就定格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落荒而逃。

今天读到新的观点后,不禁重新再看苻坚的各种故事,突然觉得也许一直以来,我们真的看错了。在那个暴虐遍地的年代,他简直就像个圣人。用作者的话说:苻坚是一个胸襟开阔、从不猜忌的人,这种高贵的情操必然产生一种观念,认为只要诚心待人,对方一定诚心待我。

历史上他的军队从没有屠城记录,他对征伐中俘虏的帝王将相从不杀戮,甚至引为知己,授予高等官职、统领军队。《资治通鉴》中为他留下了“一见倾心”的记载。

主上(苻坚)与将军(慕容垂)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是不是有点意外?我们如今熟知的一见倾心,其实与少年情窦全无关系,只是两个大男人的惺惺相惜。

可惜这个故事最终也是悲剧收场。

慕容垂这家伙本是前燕皇帝的叔叔。369年,东晋反攻中原,前燕节节败退。慕容垂自告奋勇迎战,还真的大败晋军。功高震主,皇帝决定将他铲除,得到消息的慕容垂连夜出逃,投奔前秦。前秦皇帝苻坚亲自迎接,对他一见倾心,视若宗亲,并委以重任。

370年,前燕灭亡。

383年,淝水之战。前秦大军闻风溃败。慕容垂又一次自告奋勇,向苻坚表示,自己愿意前往北方稳定人心。苻坚十分感激,半秒钟的犹豫都没有,同意派他到黄河以北宣慰镇抚。

384年,慕容垂这家伙一渡过黄河,马上号召前燕的遗民复国,建立后燕。

十五年的时间,终于等到翻脸的一刻,慕容垂转身离开苻坚这个冤大头时,恐怕心里已经哼起了欢快的小曲。哪有什么一见倾心的美丽传说,只有等待时机爆发的阴谋诡计。我呸!

怪不得《天龙八部》里慕容家的人表现如此不堪,历史上他们可不就是这样的么,为了复国,哪有什么道义!我再呸!

385年,燕军围攻长安,苻坚突围被叛变自己的另一大将俘获,尽管他20年前曾救过此人,但仍被他绞杀,年48岁。

一见倾心的另一位主人公,396年病死于军中,年70岁。他们相遇的那一年,一位32岁,另一位43岁。

正如唐人周昙写的一样:

百万南征几马归,叛亡如猬亦何悲。
宾擒敌国诸戎主,更遣权兵过在谁。

过在谁呢?是权柄弄人?还是这个世上就容不下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