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瓦克斯曼

 Xiac2cmv1bxedf 2021-12-24

60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

1952:瓦克斯曼




     赛尔曼·亚伯拉罕·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1888.7.22-1973.8.16),乌克兰裔美国土壤微生物学家。

乌克兰(2018):土壤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



     瓦克斯曼出生于俄国时期乌克兰基辅附近普里卢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10年全家移居美国,1911年进入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1915年获农学学士学位,191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加入美国籍,并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特别研究员,进修生物化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

     1918-1930年,瓦克斯曼任罗格斯大学讲师,1930-1950年任教授。他长期执教于罗格斯大学,担任了该校微生物学系主任和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之职。1958年退休后,到哈佛大学医院任教授。他曾获马德里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西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名誉博士学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法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土壤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微生物学会、农学会会员。



     瓦克斯曼自学生时代起就研究土壤细菌学,受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影响,他开始致力于从各种土壤细菌中筛选分离杀菌成分。他模仿弗莱明的研究程序,在抗生素研究方面获得了丰硕成果。他的这项工作极为琐碎、复杂,1939年,他领导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实验室鉴定的细菌种类超过500种;1940年,鉴定的细菌种类达到2000种;至发现链霉素之前,瓦克斯曼实验室共从土壤成分中排除了超过10000种可能具备抗菌效用的土壤微生物。

     1943年10月19日,瓦克斯曼实验室成功地从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菌属中分离出链霉素,具体是由瓦克斯曼的博士研究生艾伯特·萨兹(Albert Schatz)分离出来的。瓦克斯曼随即与梅奥诊所的两名医学专家费德曼和欣肖合作,先尝试将其用于感染了结核杆菌的豚鼠的治疗试验,获得成功后又试着用于临床治疗结核病患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默克公司立即开始设计生产链霉素的经济方法,美国和英国于1944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链霉素对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是人类拥有的第一个有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其临床应用大大减少了死于肺结核的病人数,“白色瘟疫”(与中世纪可怕的黑死病相对应,结核病被称为“白色瘟疫”)从此不再令人恐怖。

冈比亚(1989):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此后,瓦克斯曼还陆续发现了链丝菌素、新霉素和其它数种抗生素……他一生共发现了数十种抗生素,并首先将anti和biotic 两词组合在一起,创造了antibiotic一词,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即“抗生素”,他因此被称为“抗生素之父”。由于他在土壤细菌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还有了另一个特殊的称呼“土壤之人”。

     瓦克斯曼的这些发现,为后来出现的大量抗菌药物打开了大门。1952年,他因“发现了链霉素,第一个有效对抗结核病的抗生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一般认为他的获奖不仅是因为链霉素,而是因为他发明了一系列分离抗生素的方法和技术,使他的实验室分离了多种抗生素。

     瓦克斯曼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酶的特性、分布、方法和运用》(1926)、《土壤微生物学原理》(1927)、《链霉素性质及其实际应用》(1949)、《新霉素:它的性质、形成、分离和实际应用》(1952)、《我与细菌打交道的一生》(1954)、《放线菌目》(3卷,1959-1962)、《征服结核病》(1964)、《放线菌素》(1968)等。

科摩罗群岛(1977):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赫、摩尔根、弗莱明、穆勒和瓦克斯曼



     顺便提一下,萨兹于1942年成为瓦克斯曼的学生,并于1943年在瓦克斯曼实验室成功分离出链霉素。萨兹认为链霉素是他亲自分离成功的,因此他也应该获得诺贝尔奖。他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要求但被拒绝,后来他又将自己的老师告到了法院。

     当年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协会会刊》上发表这项研究成果时,署的是师徒两人的名字,瓦克斯曼并没有埋没萨兹的贡献,但他对萨兹分享诺贝尔奖的要求则持否定态度。

     他在写给萨兹的信中说:“你要充分认识到在解决链霉素的问题上你的贡献并不大。你只是我实验室研究抗生素这一伟大车轮上的多部件之一,在这方面的工作中,有许多研究生和研究助理帮助我。”事实上,瓦克斯曼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多时达50多人。

     法院对此案做了裁决,最终认定萨兹为链霉素的“共同发现人”,萨兹最后得到了一小笔补偿款。

乌克兰(2018)首日封:195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瓦克斯曼和链霉素分子示意图


作者简介

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YIXUELISH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