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106:波特

 Xiac2cmv1bxedf 2021-12-2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106

1972:波特

     罗德尼·罗伯特·波特(Rodney Robert Porter,1917.10.8~1985.9.7),英国生物化学家。

英国生物化学家波特

波特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的牛顿·勒·维罗斯,他的父亲是当地铁路运输和马车公司的一名职员,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波特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一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使得波特从小就懂得了生活得不易。

波特的父母虽然对科学不感兴趣,但他们全力支持小波特的科学兴趣,还省吃俭用为他买了一些科普类书籍。小波特一有空就捧起这些书本读起来,而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书本尤其令他着迷。

波特早年就读于阿斯顿·因·麦克菲尔德文法中学, 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十分优异,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赞扬。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利物浦大学,1939年大学毕业获生物化学学士学位。

二战开始后,波特在皇家工兵部队服役。1945 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开始研究工作。他在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的指导下研究蛋白质化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当他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后,夜以继日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成为他走向成功的坚强基石。

当时,桑格刚刚在剑桥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年龄甚至比波特还要小一岁,而波特也是桑格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波特选择了一位比自己还小的年轻导师,当时或许不太被人看好,而事实证明波特的眼光是如此的独特与精到,因为他的这位年轻导师后来成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波特的导师桑格,他是化学领域唯一一位两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伟大科学家,他的另一位博士研究生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因端粒酶的研究而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8 年,波特获得了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做了一年博士后的研究后,从1949年起,他成为英国米尔希尔的国立医学研究所的一员,在那里工作到1960年。后来他转到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成为那里的首届免疫学教授。1967 年,他被任命为牛津大学惠特利级生物化学教授和牛津三一学院研究员。1975年,他前往剑桥大学任教。1985年9月7日,波特不幸因车祸遇难,逝世于英格兰的温彻斯特,享年68岁。

     波特在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从年轻的导师桑格那里学到了蛋白质结构分析方面所需要的技术。这期间,他对免疫系统的研究发生了兴趣,这主要受到了卡尔·兰德斯泰纳(Karl Landsteiner,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关于抗体的论著《血清反应的特异性》的影响。波特从兰德斯泰纳的著作中了解到,家兔的抗体存在于血清蛋白的丙种球蛋白组分中,分子量为15万,可以用特定的酶把免疫球蛋白G(IgG)分离成更小的片段。

     1948年,波特开始研究抗体的结构,但是直到去伦敦米尔希尔国家医学研究所与马丁(A.J.P.Martin)合作,才找到了蛋白质裂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断层裂解法。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波特更加深入地对抗体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于1958年发现了构成抗体的三个片段,这三个片段可以用木瓜酶分开。

工作中的波特

     与此同时,洛克菲勒研究所的埃德尔曼也在以不同的方式研究抗体分子,并已开始分离蛋白质的4个氨基酸链。1962年,波特结合埃德尔曼的研究,推出了抗体的多肽链结构模型。1967年后,他将研究重点延伸到探索补体系统,探索人体如何使抗体对入侵抗原产生反应导致消灭抗原的过程,以及某些补体成分的化学结构。

     波特在确定抗体结构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方面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当代,关于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和癌症免疫疗法等研究都是以波特的研究为依据的。

     因对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波特与埃德尔曼共同获得了 197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后,波特谦虚地说:“如果没有埃德尔曼教授的研究工作,我未必能在抗体结构研究中取得这样的成就。”

马尔代夫(1995):197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波特

波特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会员,除诺奖外他还获得了盖特纳基金荣誉奖、生物化学会西巴奖章、美国血库学会兰德斯泰纳纪念奖、伦敦皇家学会皇家奖章等。他的主要著作有《防御与识别》《免疫学的化学》《分子免疫学的现代课题》《免疫球蛋白G和抗体的结构》《补体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一个讨论》等。

作者简介:

王平,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副会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