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的满洲里,医疗支援温暖了一座城

 韩林图书馆396 2021-12-24

图片

满洲里疫情以来,有包括内蒙古包钢医院、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内的10多所医院超过500人的医疗队先后开赴满洲里支援抗疫。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包钢医院医疗队,讲述他们在一线战场上的抗疫故事。

后附一篇“抗疫日记',这是内蒙古包钢医院消化内科的牛昊书博士作为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日记, 记录了在满洲里紧张而又激情满满的抗疫战斗。

深入“红码区”救治患者的内蒙古包钢医院支援满洲里医疗队队员田红军告诉记者,抵达满洲里的第一天晚上就新收治了30多位病例,病区刚刚搭建,救治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自己要先熟悉救治流程,然后对感染者的严重程度做好划分和数据记录,同时还要做患者的心理工作,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突然的高强度工作十分辛苦,就是到站着都能睡着的程度。

“时间紧,任务重,一抵达满洲里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每天都要与重症患者近距离接触,承担病区所有感染者的救护治疗工作,虽然有很大的感染风险,但是投入其中后心里是无所畏惧的。”内蒙古包钢医院支援满洲里医疗队田红军告诉记者。

12月2日上午,包钢医院紧急抽调50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支援满洲里。援满医疗队队长朱永蒙告诉记者,“我们医疗队的50名成员全部驻扎在扎赉诺尔区满洲里口岸医疗救治医院附近,完全承担起病区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照护工作。”

图片

医疗队成员在做交接班。

朱永蒙说,“由于所在病区刚刚启用,病区收治能力正在逐步提升,队员刚到需要克服不熟悉环境,加上新收治病例骤然增多,同时医疗队成员还需要跟进病区设备设施的进一步完善,重新梳理诊疗制度流程衔接,和一切感染控制、消杀、保洁等工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但全体队员经紧急感控培训考核合格后,当天安排好排班,第一梯队顺利完成接诊病人任务”。


图片

医疗队在满洲里紧张工作。

深入“红码区”救治患者的呼吸科大夫田红军告诉记者,“抵达满洲里的第一天晚上就新收治了30多位病例,病区刚刚搭建,救治工作千头万绪。首先自己要先熟悉救治流程,然后对感染者的严重程度做好划分和数据记录,同时还要做患者的心理工作,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突然的高强度工作确实十分辛苦,就是到站着都能睡着的程度。”

除了对感染病例的救治,日常的起居照顾工作任务也十分艰巨。
包钢医院援满护士长高娃接到通知后就主动申请报名参加了援满医疗队。高娃告诉记者,“感染病人的饮食起居都是由护理人员来完成,包括每一顿饭、每一瓶水都是由护理人员送到病人的床旁,然后对他们的生活垃圾统一清理。”

高娃介绍,“在病区的这几天里,最多的时候收治了30多位病人,工作强度十分巨大。”高娃说,“平常的护理工作几分钟就能完成,但是在病区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再加上戴上护目镜和防护面具后视线受到影响,给救治工作新添了不少困难。”

图片

医护人员在清理医疗废物。受访者供图

“但是每次听到患者说'谢谢’的时候,心里还是十分感动。虽然满洲里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二十度,看到源源不断送来的抗疫物资,和同事们并肩战斗,心里还是很温暖,坚信一定可以战胜疫情。”高娃说。

内蒙古包钢医院牛昊书抗疫日记

这是一名驰援满洲里的包头医生的抗疫日记,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刚到满洲里投入工作时的状况。这位医生是内蒙古包钢医院消化内科的牛昊书,是一名博士。

图片

一名驰援满洲里医生的抗疫日记

2021年12月4日  忙碌

上午9点,冬季的满洲里,天空也仅仅是刚刚放亮,晨光熹微,映着远处的雪原,将病区大楼隐在薄薄的蓝雾之下,如果不是路旁来来往往的医务人员、警察、志愿者,繁忙的公务车与救护车打破了这份静谧,倒真有几分莫奈冬日油画的感觉。

这一夜,基本无眠,病区开放后,源源不断的确诊患者被收入病区,病区2组10名护士、4名医生一刻也不得闲,熟悉系统、讨论流程、准备物品、询问病史、医嘱录入、护士采血、病房感控、安抚病人、尽量安排同一家庭成员的患者在同一房间……人要一忙起来,就没心思矫情了,之前的那一丝畏惧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又回复到平日的临床工作状态。

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流程,还未达成默契的团队,刚刚开始运转的医疗队就像一台冷启动的发动机,每个人就是其中的零部件,还未达成合力,但无论医疗还是护理,毕竟都是资深老手,很快就协调有序起来,全力维持着整个系统有序运转。刚开始的状态,如果有人在旁观,那场面倒还真的像打仗,只是敌人看不到,但又无处不在。

随着工作逐渐顺畅,大家紧绷的心情也逐渐缓和了下来,可以忙里偷闲的互相开开玩笑,评价一番对方的扮相。家乡是呼伦贝尔的我,在与患者交流中,不知不觉又恢复了家乡的口音,一些患者听不懂部分医护人员的内蒙西部方言,我也可以临时充当一下翻译。凌晨2点,和接班医生交接一下工作,来到脱换防护服的一脱区和二脱区,好家伙,不愧是所有病区的出口,比培训时的气势大多了,每一区有专门的监督员在监督和帮助更衣和消毒,还好提前认真训练过,但为了安全起见,在一脱区还是留了个心眼,我帮老田、让监督员帮我脱最关键的帽子和后面,我们负责看好自己前面,2双眼睛4只手总归是保险。顺利出仓,只是浑身早已被汗湿透。

出来后也没办法闲下来,很多病历要写,跑到办公区,场面也是热火朝天,自治区各地医疗队的医生、疾控人员操着不同口音都在繁忙地书写病历、整理流调资料、讨论病情,大家都很友善,有些情况不熟悉随时请教都会收到认真耐心的答复。本来还有些劳累,被这气氛一感染,也来了精神,抢来一台电脑就开整,然后就是不知道几点在椅子上睡着了,又不知道几点被冻醒了……

大家都太投入了,返回隔离旅馆的路上还和老田根据一晚上发现的流程问题争论解决办法……

如果没估计错的话,这一个月最忙的应该是今天早班的护理组,大量的新入病人需要在这一天抽血,每个患者7管血,光整理条码就用了2个小时,更别说抽血了,看着那一箱子的试管,我真的非常同情姐姐们。另外今天有个收获,一同值班的眼科赵芹护士长估计这边的大码防护服不够,主动提出来帮我搜集护理组那边的大码防护服,真的很感动!

回来看新闻的疫情通报,前一天的绝大多数病人都是我们病区接收的,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图片

 牛昊书和队友们出发时的合影

图片

在满洲里

图片

市卫生健康委记者站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