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蚩尤是黄帝之子”解开了几大古谜:蚩尤的造反对象,并非炎黄?

 看书童 2021-12-24
图片
最新公布的《清华简·五纪》解读,曝出了一个重大历史发现,这篇简牍中有一句话:“黄帝有子曰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五兵。”这段古文,完全颠覆了后世对蚩尤的传统认知。
如果说蚩尤是黄帝的儿子,那么我们对五帝时代历史的一大堆认知几乎都要重构。另一方面,有些古籍传说中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记载,却因此获得了全新的解读思路。
图片
第一,《史记》隐藏一句话,被忽视两千年
司马迁的《史记》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记载到,丞相田千秋(年表中的富民侯)曾对汉武帝上书说:“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这句话的背景,就是戾太子刘据被逼造反而亡。
后世几乎完全忽略了“蚩尤畔父,黄帝涉江”短短八个字的真相,即使有解读也非常混乱,现在我们却明明白白了。司马迁就已经记录了汉代有“蚩尤是黄帝之子”的说法,但两千年来都被人忽视了!直到《清华简·五纪》被解读后,《史记》犄角旮旯中这句话才终于被重视起来了。
图片
第二,蚩尤造反,针对的是黄帝的长子?
春秋时代的《国语·楚语》,在《观射父论绝地天通》里曾谈到:“……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
少皞,即少昊,黄帝长子玄嚣,嫘祖所生,号金天氏或青阳氏。因为沿袭了“太昊之德”,主持对东方部落的统治,所以被称为“少昊”,成为了东夷的始祖。
图片
然而,严重矛盾出现了!少昊金天氏——玄嚣,是黄帝的儿子。九黎——也就是蚩尤造反,怎么动摇了黄帝儿子的统治地位?而不是黄帝本人?这不是颠倒了历史次序吗?
但如果蚩尤也是黄帝儿子,那么就完全说得通了。因为蚩尤抢夺的是玄嚣的继承权,或者是抢夺玄嚣的少昊部落资源,让后者遭到严重打击,从而导致“少皞之衰”。
图片
第三,蚩尤和黄帝长子是“炎帝二卿”?
西周古书《逸周书·尝麦解》中记载称:“……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
《逸周书》是更早的古书,同样并列提到了蚩尤和少昊二人。“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的后半句至少有两种断句法(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分别是“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和“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
这个“宇”字,《说文》解释为:“宇,屋边。”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
图片
《尝麦》的记载大概可以解释为“任命蚩尤在(赤帝)侧近,任命少昊统治四方”,或是“任命蚩尤辅佐少昊,以统治四方”。不管是哪种解释,都表明蚩尤和少昊是“炎帝二卿”,后续发展都是蚩尤叛乱,炎帝(赤帝)让黄帝出山镇压了蚩尤,然而再由少昊重新安排“五帝之官”。
如果按照对五帝传说的传统看法,这段记载也是十分矛盾的。黄帝的儿子,反而比黄帝本人更早当上了炎帝的重臣?那么,黄帝本人又如何自处?
但如果引入“蚩尤也是黄帝儿子”的新发现,那么这些看似混乱的关系,却豁然开朗。
图片
重构“黄帝大战蚩尤”的历史
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史记·五帝本纪》关于黄帝和蚩尤的记载:“……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引入“蚩尤也是黄帝儿子”的说法后,我们可以梳理出大致的历史顺序:
由于炎帝(神农氏)对夷夏联盟统治的衰落,黄帝(轩辕氏)趁机崛起,逐步控制了多数夷夏诸侯,并且让自己的儿子们(黄帝二十五子)分别控制各地部落,其中就包括了比较暴躁的蚩尤(“蚩尤最为暴,莫能伐”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然而,衰落的炎帝这时却突然“侵陵诸侯”(明显是为夺回对各部落的控制权),和黄帝在阪泉大战。黄帝大胜后,实际已掌控整个夷夏联盟(得其志),但并没有让炎帝退位,而是让其充当傀儡,自己躲在背后控制一切。
图片
具体做法,就是黄帝退居幕后充当摄政太上皇,让两个儿子少昊和蚩尤分别担任炎帝的左右手(《逸周书》记载),蚩尤掌控炎帝直辖的部落,少昊则负责控制四方诸侯(部落)。而且从实际情况看,少昊作为长子,将是黄帝的真正继承人。黄帝退居幕后,实际也是为玄嚣继位做铺垫。
随后,控制炎帝直属部落军权的蚩尤,不用帝命(字面上不听炎帝,实际是不听摄政的黄帝),试图打倒自己的兄长玄嚣,抢夺夷夏联盟的统治权。于是,炎帝被迫让黄帝重新出山(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在涿鹿大战中镇压了蚩尤。
黄帝也趁此机会,干脆取代炎帝,自己正式登基称帝。需要强调的是,这时的黄帝应该已经是高龄老人,所以此前只是在幕后当太上皇,并引发蚩尤和玄嚣争权,以及随后导致孙子颛顼“越级”继承。
图片
黄帝的第三子笑到最后?
颛顼“越级”继承,可谓是五帝传说中很令人费解的故事之一(《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颛顼,号高阳氏,父亲是黄帝之子昌意。黄帝死的时候,位子并没有传给长子玄嚣,也没有传给其他儿子,而是一个旁系的孙子,这个情况非常诡异。
如果考虑到“蚩尤是黄帝儿子”,“少皞之衰,九黎乱德”这场轩辕氏内战,很可能导致长子玄嚣的少昊东夷部落遭到重创。玄嚣由于无能,失去了黄帝的信任,因此重新选择了一个继承人。这个人应该就是颛顼的父亲昌意,即黄帝的次子(或三子)。
图片
作为夷夏联盟的下一任领导者,最重要的是具有足够的实力。昌意的实力后盾应该是西夏(华夏),相当于炎帝(仰韶文化-庙地沟二期文化)和其他部落被黄帝融合后的那部分。长子玄嚣的势力遭蚩尤重创后,昌意的势力成为了黄帝打败蚩尤的关键主力。所以说,蚩尤和玄嚣兄弟相争,反而让另一个兄弟昌意笑到了最后。
另外,从考古学上看,黄帝相当于龙山时代的开端,那么昌意一系很可能发展为河南龙山文化,玄嚣一系则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分别形成了后来的西夏和东夷。
但是,黄帝最后继位者为什么是颛顼,而不是他的父亲昌意呢?很明显,昌意早亡了。黄帝本人高龄,二十五个儿子可能都比他死得早。所以,颛顼作为昌意的继承人,作为“皇太孙”越位继承了夷夏联盟的领导权。
图片
然而,长子玄嚣一脉仍然掌控着东夷主力,而东夷(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原本是黄帝轩辕氏的基本盘,不可能甘心失去夷夏联盟的领导权。颛顼(高阳氏)死后,玄嚣的曾孙帝喾(高辛氏)成功夺位,再次掌控了天下。随后的尧、舜、禹,实际也都是黄帝两个儿子昌意和玄嚣的后人。
可见,“五帝时代”的主要剧情基本都围绕着黄帝家族内部纷争来展开。古代很多传说故事,包括祝融大战共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盘瓠嫁女、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等,也都隐藏着这段纷争的影子。这些故事如果全部展开的话,那么将是一部宏大的上古史学巨著(笔者有几篇文章已做过部分讲述)。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笔者烧脑之作,欢迎批评和补充。(作者:陶慕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