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遠的石庫門】137-遍佈全市的拆遷工地01

 井蟾斋主 2021-12-25

短短數年間已被拆除70%

僅剩下了5萬幢

偌大的一座城市瞬間演化為一片大工地

到處塵土飛揚,

到處是突進的鏟車與林立的吊車

到處是待建的廢墟與在建的腳手架

137-01-安慶路510衖 (2015)

137-02-定福衖3衖 (2013)

137-03-東長治路449衖 (2012)

137-04-東長治路549衖 (2011)

137-05-吉安路126衖 (2016)

137-06-蘆蓆街 (2009)

137-07-夢花街 (2011)


137-08-横浜路35衖 (2016)

137-09-天潼路727衖 (2013)

137-10-通北路122衖 (2016)

137-11-新閘路613衖 (2014)

137-12-薛家浜路 (2010)


微  博  評  論

@老Q識途:

問題非常複雜,民生需求vs領導政績夾雜資本利益,以及~,唯獨保護和傳承缺位。

@老Q識途:

最大的問題是該拆改的未拆改,不該拆的拼命拆,一切以利益爲依據。

@井蟾齋主:

但表面宣傳還是打著"改善民生"的旗號。

@尤小小凡:

名人故居,老城的拆遷與保護,實是一大難題。城市經濟,市政建設的發展與曆史記憶和文化名人故居,老城的拆遷與保護,實是一大難題。城市傳承之間到底該如何協調,人們似乎也還沒有答案……

@婁先生-建築:

這十年,上海拆除二級舊里持續不斷,是上海建城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大。上海從整體上是國務院批准中國歷史名城,一大批革命舊址、文物建築、具有特色的里衖、近代開創中國之最的工業遺址拆除了,對上海是巨大的傷害。舊區不該不拆大建,應更新改造。新項目應按排在環線外,有利城市發展與歷史建築保護。

@我是風啊1888_80g:

要政績啊。

@婁先生-建築:

拆與遷,拆什麽圖8的石庫門按現在社會居住水平不算差的,拆房爲賣地,如殺雞取蛋,市中心祖宗的地賣光了怎麽活下去!遷走老居民,說上海活的人也很難找到,上海的人文歷史被隔斷,隨著動遷原有歷史也隨之消失。

@餵重點錯啦:

要別把張園拆了就成。

@大吳小珠:

上海要被糟蹋、侵蝕光了。

@婁先生-建築:

石庫門大多處在市中心地段,低層行列布置,占地面積大,容積率低,因而成爲圈地者的獵物。在房地産商眼中房不值錢,地段、地皮才是真金白銀,所以拆爲先!住在石庫門的困難戶,盼拆遷,只有拆遷才能翻身!只有産權原房主和住房不差居民,不願走,爲什麽要動我房。社會大衆認這是上海記憶不能消失。

@婁先生-建築:

屁股決定腦袋,福州大樓及黃浦區許多大樓由于不合理使用,如徵詢居民,那也肯定拆!站在居民自身居住改善角度沒錯!但站在社會公共利益角度,不可以!這裏要尋找解決方案,降低居住密度,建築更新。

@半只調羹吃拉面

倒扳賬?來啊,互相傷害啊。

@沙漠雨中曲:

爲什麽中國就不能像國外那樣保留部分有價值、完整的老城區呢?人人只看經濟利益,最後什麽回憶都不會留下,全成爲千篇一律、沒有內涵的歷史文化荒地。

@井蟾齋主:

可歎!

@光陰a大夫之章:

原來的上海已經被毀了,現在再保護也來不及了。

@卡索米爾:

真正居住困難的居民拆遷翻不了身,現在拆遷越拆越遠,而且房子越來越少,動遷組完全鼓勵居民拿現金,但是現在的房價用動遷款完全是買不了的,更何況還有家庭內部矛盾要解決,拿了郊區住房的居民基本和城市生活告別了,郊區的動遷房周邊不是工地就是荒地,要發展起碼要5年以上

@老Q識途:

城市改造我是支持的,問題是千萬不能把城市搞得“千城一面”,沒有個性的城市是沒有文化的水泥森林,這樣的城市對人是冷漠疏離的。現在之所以惋惜石庫門的逝去,緬懷石庫門,實際是緬懷逝去的便利、柔性、充滿溫情的市井生活,有個性的市井文化才是一座城市活力的基礎。

@船人-老姚:

保留極小部分就行了,作爲展示過去生活方式,其他應該通通拆除。當時建的就是簡易房,有個屁的保留價值,個人的懷舊需要成本,不應該由城市和個人來承擔。

@尼瑪仁波切腹:

挑好的留著,大部分拆。

@劉槍槍的豬頭三生活:

石庫門都要永遠了?

@婁先生-建築:

鄭時齡院士最近發表文章,上海自70年代至今巳拆了3000萬平方米舊建築,上海付出了巨大代價,應予反思。我想如鄧小平開發浦東指示後上海舊城區只更新不開發,新項目一律布置在浦東和市區周圍,建設與保護矛盾不尖銳了,有利舊城人口向外遷移。舊城與新城分離是個經驗。

@最愛90年代上海:

太可惜!

@戀上遊鴻明2002

已成慣性,刹車難。

@冰冰有理ha:

上海人的生活方式無法重塑。

@蜷成搖椅的貓奴:

倒馬桶的生活方式還是猴子的生活方式?

@船人-老姚:

要考慮石庫門建築的壽命。大多數是磚木結構,使用了80多年,結構老化,修複無價值。保溫差,建築能耗高,衛生條件差,已經喪失居住功能。我是曾經住過的石庫門的,網上嚷嚷不應該拆除石庫門的應該住在沒有獨立衛生間的石庫門待上一年!一嘴的情懷。

@鼠鼠的實驗室:

寸土寸金的地方放2層小樓?何況還沒抽水馬桶。

@船人-老姚:

好像住在石庫門裏的底層,就應該活該倒一輩子的馬桶。他們感慨是舊記憶的消失,我感慨是底層人民居住條件的改善,城市的現代化。

@船人-老姚:

石庫門,當時建造就是秉承低成本的理念,有一些房間的外牆用的是薄木板做的。你可以想象,有些房子的磚頭已經朽了,用手扣扣就能下來,已經是不安全了。已經失去居住功能的公寓,爲什麽還要保留?就是爲了某人的情懷?

@俊達翡翠:

得都是危房?

@船人-老姚:

圖中很多房子,是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十多年,而且是磚木結構的公寓房,你覺得距離危房還有多遠?

@貓頭鷹快艇:

上海是讓人生活的城市,不是讓某些人鑒賞的古董。

@鼓浪嶼上的城堡:

然而拆遷讓更多的市民住到郊外生活更加不便利,原有的歷史痕迹被抹去,說的好像像巴黎這樣的的城市只是古董不能生活?

@貓頭鷹快艇:

如果有人覺得郊外現代公寓比室內沒衛生間更便利,完全可以睡地鐵。

@鼓浪嶼上的城堡:

室內有沒有衛生間和拆遷毛關系?先不談可不可以改造的問題,裝電動馬桶是很難的問題?

@貓頭鷹快艇:

兩個月前剛幫房客處理過問題的人回答嘴炮小白:原房子全方位落後,改造後有衛生間了,然後樓上衛生間往下漏水。

@鼓浪嶼上的城堡:

所以確定不是改造的問題?要不要去看一個節目叫夢想改造。

@貓頭鷹快艇:

正好證明了一點,說石庫門方便的都是不需要自己處理麻煩的白癡。

@Sir峰無

很小的時候住在長江邊原武漢租界的房子裏,那地方除了是文物之外,沒有任何優點。

@legoland:

開口巴黎閉口巴黎,不知道巴黎已經拆建過很多次了?現在巴黎那些房子,品質相當過硬的好不好。

@鼓浪嶼上的城堡:

改造開發保護舊城區和新建城區有矛盾?改造開發和保護舊城區是自己來處理的?

@銀行協會:

小清新院士。

@blueeagle:

就一幫子裝逼犯在慷他人之慨,懷舊的話爲什麽不把房子拆了改成地穴?

@矛盾不上人人網了i:

拍的真磕碜。

@黃超1978:

說白了就是沒把那些住在老舊房子裏的老百姓當成和自己平等的人。

@釋如花

如果不拆,鄭教授可能還住在同濟新村幾十平米的房子裏。

@船人-老姚:

以民爲本,而不是以建築爲本,不開發舊區,讓市民蝸居在上世紀20、30年代沒有衛生間的房子裏。鄭院士是否還有半點人性?

@暴力冷酷戰鬥鵝:

舊建築也得看什麽年代的吧!

@井蟾齋主:

石庫門也有369等,尤其那些私人建築更是傾大量財力、精力所蓋,遠比後期新村堅固。如今拆到這份上,該思考的是如何篩選、保留、利用其極小的精華部分,作為人們的共同記憶和城市的文脈而得以延續。

@婁先生-建築:

昨天我說留老城另建新城,嘉定、松江等都有實踐,建設與保護兩相宜。留老城,不是棄老城,老城區道路不變、風貌不變、建築更新(整頓搭建、回歸原貌、更換設備),讓願住老城的人繼續住下去,不願住老宅的去新城住新房,這樣老城擁擠人口分流到新城。老城與新城同存共生。

@白羊座的笑熊:

保護老城的前提是規模小,大城難,也不現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