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在众多的亚洲国家中,中国和印度不仅人口数量相近,起点也差不多相同。但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两国差距明显。但骨子里自信心无比爆棚的印度人,可不这样想。印度人觉得自己才是亚洲第一。没事就喜欢和我们暗暗比较一番。一次,一位印度的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和印度的差距太大了,中国起码得再努力30年,综合发展水平才能赶得上印度。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我们先来聊聊经济方面,我们的GDP水平早就远远超过印度了,排在世界第一位的是美国,第二是中国并非印度。虽然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印度也有13亿人,所以人口数量其实相差不大。 而且印度历史遗留的种姓制度,对于印度人的影响并没有减少。低种姓的的人仍然处于社会最底层,许多高种姓的人,骨子里仍保留着对他人的轻视。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的经济发展不仅不平衡,连教育资源都无法正常分配。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乡村振兴和扶贫。所具有的觉悟和执行力,是我们经济发展能遥遥领先的原因。 其次,再来看看文化方面。中国和印度曾经都是四大古国之一,两国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算是旗鼓相当。我们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也不忘重视教育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已经落实了很久,就是希望每个小孩子都能有机会在学校上学,用知识充实自己的人生。 但是上一段也提到过,印度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分配给他们的下一代。根据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印度高年级的入学率不到60%。也就是说,许多孩子还没念到初中,就被迫退学了。如果一个国家忽视了自身的教育投入,他们的文化传承就会面临中断的可能。 军事方面,我们的武器装备早就不是曾经的小米加步枪时期了,只是印度一直不愿意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我们有了自己的原子弹,还造出了自己的航母、战机。军队所拥有的先进武器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根本不存在30年时间才能赶超的说法。只不过我们向来以和平为主,不像美国那样在中东地区频频亮出自己的先进武器。 由此看来,中印之间的30年差距根本就是有失偏颇的说法,我们国家还是有一定能力领先印度的。但是我们一向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不因一时的强大自满,也不因一时的失势而自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