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药农山中得奇遇,狐仙渡劫失败幻化老人模样,福泽后代

 数字人生6688 2021-12-25
明朝嘉庆年间,安庆县内郭家庄住着一个孙老汉,此人年逾五十,以采药为生。孙老汉与自己的孙子小罗相依为命,他非常宠爱小罗,靠着挖草药得来的收入养育小罗。
这一日,孙老汉负药篓子上山采药,然至晚不见回,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小罗才九岁,孙老汉不归来,他就只能够饿着肚子等待。

孙老汉也是一个苦命人,他中年丧妻,为了养育儿子,是又当爹又当母,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看着他娶了妻,生了子。岂知此前二年,子妇携小罗坐驴车往岳母家。回家的路上遇一首金牛,撞了驴车,驴车堕于悬崖,夫妻两个双双遇难。
夫妻二人将小罗紧紧地护在胸口,这才保了他一命。孙老汉哭得撕心裂肺,无法释怀儿子的离去。然而,斯人已矣,生者犹得好生,孙老汉就开始了与小罗相依为命。
孙老汉出去了整整一日,到了晚上还没有回来,小罗在家中开始哭了起来。适为邻之二奶奶闻之,则来问,知此孙老汉至今不归,就将小罗带到了自己的家中,吃了一顿饭,到了晚上,也就在他家睡了一觉。
及至明日,孙老汉犹未归。二奶奶心想着他是不是在山中发生了什么不测,便呼来村里数壮者登山去找寻。这些人在山中搜寻了两日,也没有看到孙老汉的身影。

大家觉得孙老汉肯定是遭遇了什么不测,最终也就放弃寻找了。小罗日日哭喊着要见他的爷爷,二奶奶哭着说道:“孩子啊,你不要害怕,你爷爷兴许是去了山的那一头采草药,所以才到如今还没有回来。你爷爷不会不管你的,就算是他真的回不来了,二奶奶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二奶奶会养你的……”
然而,这怎么能劝得住小罗呢,他常从梦中哭醒,总是念叨着爷爷不要自己了,慢慢地开始越来越憔悴了,村里人看着这个孩子都非常心痛。
就在大家都对孙老汉的归来不抱希望的时候,孙老汉却在消失后的第七天,回到了家中。小罗一见爷爷归来,便立马扑到了他的怀抱,开始忍不住大哭起来:“爷爷你去了哪里啊?我好想你啊,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呢?……”
孙老汉看着小罗,宠溺的笑了笑,说道:“傻孩子,你是爷爷最宝贵的大孙子,爷爷怎么可能弃之不管呢?爷爷啊,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的。”

二奶奶素来直率,见到孙老汉便直接问道:“孙大哥,你这可是吓坏了我们大家啊,这到底是去了哪里啊,我们都要担心死了,找了你好几日,也未见踪迹……”
孙老汉笑着回道:“还要多谢乡亲们了啊,我数日前不慎堕一洞中,于此地中困数日,好不容易才想办法逃了出来,你猜那着,我在地穴里拾一药蒌里面都是金疙瘩。”
众人皆围上来观,果得此药篓子里也,装满了金疙瘩,都向孙老汉道喜,谓孙老汉发了大财,这一次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啊。
孙老汉将此金疙瘩背至县城,换了二千余金,归来后,村数十家,其每人都送了五十,说是帮着小罗结缘,如果自己有一日真的魂归天际,愿众人多照顾小罗。
其余之银,孙老汉置办了许多良田,盖了座新房子。自此亦不复上山采药也,过上了舒坦的日子。

一转眼,小罗十八岁矣。孙老汉助之张罗了一家亲,又过了一段时间,其与小罗完婚。婚礼是夕,村中男女都来庆,酒席之上孙老汉举杯相谢,劝酒已毕,其言之:“如今啊,小罗已然成家立业,如此这般,我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也到了我该走的时候了。”众人听闻此言,不禁大吃一惊,想着孙老汉必是喝多了酒,皆嚷道:“好好的喜庆日子,你这个老孙头说这些话干嘛?”
孙老汉没有接腔,接着说道:“其实真正的孙老汉早就已经死了,他上山采药的那日,从崖上跌坠下,当场气绝而亡,吾为之埋于崖下,立一石碑,小罗,你之后可以去那里祭拜你的爷爷了。”
众人皆感到十分诧异,小罗也很吃惊,急忙说道:“爷爷你是不是酒喝多了啊,您老这不是在这呢吗,怎么还说起祭拜的事情了啊?”

孙老汉笑了笑,摇了摇头:“我没有喝多,也并非虚言,我来告诉你我究竟是谁。”言此三十年前,孙老汉上山采药,见悬崖坠一白狐,七窍流血,孙老汉急忙上前,发现此狐仍有心跳,便急忙将草药捣碎,滴入了白狐口中,遂以其抱归。白狐在孙老汉家里养好伤后,就被孙老汉放回山林之中。
孙老汉接着便又说道,自己便是当年的那只白狐,之前为了渡劫元气大伤,还好孙老汉出手相助,自己这才捡回了一条命。孙老汉死后,担心自己的孙子无人养育,所以心中便起了执念,魂魄终日游荡在山林之中,不肯去地府轮回转世。

等到第七日的时候,白狐路过此处,得知了孙老汉经历的事情以及心中的烦忧,便向孙老汉做了保证,一定会好好照顾小罗,会将其养大成人,看着他成家立业。
孙老汉听闻这番话之后,终于消散了心中的执念,去往了阎罗殿。此后,白狐化为了孙老汉的模样,回到了小罗的身边,编了一些谎话,养育小罗至今。
言罢,孙老汉便向众人拱手,变回了自己本来的模样,没过一会便消失不见了。
第二天,众人带小罗找到了孙老汉的墓地,拜祭了一番,然后又将他的坟墓翻新了一下。自是之后,每一年之清明之节,小罗都会带着妻子前去祭拜自己的爷爷。
声明:此文章纯属虚构,内容取自于民间传闻,古籍神话,本意发展民间文化遗产,不倡导封建迷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