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的年度规划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妨倒着推推看,现在是2021年最后一个月,今年的计划执行得怎样了? 是完全偏离还是只完成了20%? 还是已经完成或是超额完成?那恭喜你,你的计划是有效的。 有时年初的flag没完成,并不是「执行力」的问题,而是你的「年度规划」本身出了问题。 就像我们负责一个项目,在项目开始之前,如果项目计划没有做好,通常会出现这2个结果: 1、刚好你的执行力很强,那你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跑越远,事倍功半; 2、如果你的执行力比较弱,这么计划也太难执行了,还是想想就好,再好的愿景只能是空中楼阁。 要么在错误的路上越跑越远,要么原地踏步,这都不会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这样不就可以反推出: 好的年度规划很简单:目标明确、具体化、可执行。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好年度规划?这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02 怎么做好年度规划? 前几年,大家沉迷做年度规划,做规划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走完了这一年,按计划就可以走向人生巅峰。 但人类是会知难而退的动物,经过了2、3年的现实毒打,在如今,做计划成了自嘲: “2019年我的目标是:完成2018年那些本该在2017年完成的我在2016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2015年制定的目标!” 老原今天不聊SMART原则,目标管理啥的,这些你们可能比我还懂。 我想聊聊怎么检视自己的年度计划。 分享5句话,帮你检查一下自己的年度计划,当然也可以依据这5步做年度规划。 01 先定位,再决定做什么。 先明确目标。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总要确定一个核心目标,是你必须要做的。 用漏斗模型筛出你真正需要的,必须要做的,过滤其他一些无关的事情,集中精力办大事。 怎么理解? 比如你计划在2022年,从技术转管理。那你要用这个漏斗和自己对话。 我想做的事: 成功转行。 我能做的事: 整理以往项目经理,准备好新岗位任职要求的硬性条件,比如PMP证书。 社会和组织当下需要的是: 我需要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按期提交代码。所以我必须提高工作效率,提前熟悉项目管理流程。 怎么让我自己在这个计划上和别人不一样? 技术出身,带项目我更有优势,更懂开发流程;加上系统学过PMP项目管理知识。 技术+扎实的项目管理知识基础,可以帮助我在转型时更加分,上手工作后可以快速熟悉岗位。 所以,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如果你有相关经验,考PMP,是锦上添花;如果你是项目小白,考PMP可以雪中送炭。 02 先列关系,再列清单。 你做计划的时候,是不是非常喜欢列清单,做完一个打个勾? 这么做是没错的,但更多时候,把时间拉长了看,每个目标之间,它是相互联系的。 就拿PMP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来说: 所以,在做项目计划的时候,就应该先从「整体出发」,画出各自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再列清单。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❶ 找出关联,可以让你知道自己当下做的事情,对其他目标有什么影响。 比如,项目推进过程中,客户突然要新增一个需求。 你就可以问,这件事情对现有项目有什么影响?关系是什么? 这样你也可以安排优先级。 ❷厘清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让你「一鱼多吃」。 无论是工作还是个人,我们想要的目标绝对不止一个。 啥是「一鱼多吃」呢?,就是说做一件事,你可以在多个地方进行复用。 比如这篇文章,可以拍成短视频,也可以用在直播中进行干货分享。 还有,老原总听到一些人说,现在PMP都烂大街了,考了有啥用?考试费和培训费加起来要6000+。 这就是你的问题了,有用的人永远有用,人家还能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 自以为是的人,在为自己省了6000+而沾沾自喜时,有没有想过,你的原地踏步,和别人的进步相比,实在加速退步。 别人成长的速度有多快,你退步的速度就有多快。 无论时代怎么变,最好的投资永远是投资自己的学习成长。 03 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做。 你把关系都搞清楚了,这新的一年中,你会遇到新的挑战和机会,但不知道要不要做的时候。 这时只需要把它拿出来看看,问问自己: 这新的机会或想法可以在地图上哪个位置?它有什么用?对我的目标有什么帮助? 问完之后,你就会发现答案已经明了。 人啊,都容易想一出是一出,在你的年度规划执行的过程中,被新想法打断的情况可太常见了,如果想到啥就干啥,你的结果绝对是失败。 这就是老原为啥会强调,优秀的项目经理,一定要「聚焦」,也是这个道理。 04 先做好一个,再去做其他。 你可能会问,老原,你的年度计划是什么呀? 老实说,我的年度计划其实没有。 因为我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 比如老原做PMP培训,PMP的考试一年4次,每次2-3个月。 在每次开课前和开课时,我会把所有的经历全都放在课程和学员学习上;结束以后,又会把精力从课程设计转移到运营上。 多问问自己,在不同阶段,你做的事情,是否在夯实你年初的目标,让这些节点越来越坚固? 如果不是,请及时舍弃。 一次做好一件事,可以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不断挑战新的任务,如果你在多个目标中跳跃,基本上几天就疲惫了,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这个情况,老原年轻的时候总干,啥都想要,啥也干不成。 慢慢的,我们会容易失去信心,这种情况是有科学依据的,叫做「习得性无助」。 05 关注结果产品化,而不是过程数据化 项目经理应该很懂,过程再完美,无法成功交付的项目都是失败的项目。 很多人会说,老原啊,我的年度计划都是用SMART原则梳理过的。 比如一年读50本书,认识15个朋友…… 听起来好像没错,都是「具体的、量化的、可执行的」,可是为啥还是实现不了呢? 原则没有错,但你有没有想过: 你的个人品牌,是由这些量化的数据决定的吗?不是,是由你的作品决定的。 所以,我们在做年度计划的时候,应该具备产品思维,也就是关注最后我要生产出一个什么产品,也就是最后得实实在在的有一个项目可以交付。 比如,你们认识老原,是因为我的文章和内容认识我的。 这些文章、经验、课程,就是我的产品,让我能够被你们所认识的产品。 那些说PMP没用的同学,你有自己的岗位知识体系吗?变成手册吗? 你有项目经验,但你总结出来,形成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论了吗? 如果都没有输出任何产品,你带过多少项目,创造多少业绩,始终都不属于你个人的产品,这些成果,全都属于公司。 03 小结 有没有注意到,老原说,没有形成自己的产品,你取得的成绩,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公司。 所以,无论在做公司年度计划还是个人年度计划,这2者都是不可分割的。 最好的状态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又支撑公司的目标。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想和你分享年度计划的5个考量和检查方法。 2022,送大家16个字:大胆想象,认真对待,重在积累,聚焦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