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光的印痕(2)

 云是鱼的知己 2021-12-25

                           1.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人得以成其为人,而精神的力量是推动人类前行的直接动因。

       鲁迅先生称在劳动中产生的号子是“杭育yō)杭育派”文学,我们透过《诗经》中的文字读到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社会风貌,从屈原的“楚辞”中读懂了战国末期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后代的一部部鸿篇巨制;是最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青铜器上的铭文、权量、摩崖石刻、铜镜、砖瓦、封泥上的文字和图案,才使文字得以流传,并从它们的上面衍生出了书法,历史、哲学、文学和艺术也有了发扬光大的可能。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印章并没有被书写的毛笔完全代替,在唐宋略显式微后,以后的元押、赵孟頫的印章设计,都散逸着篆刻的光芒;明朝的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后,文人刻印遂使篆刻艺术迈向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新时代。

                              2.

       明初篆刻多集中在以文徵明及其子文彭(号“三桥”,开创了文人篆刻之风气,其印风“儒雅纯正,平和沉着,不追求奇特和激烈”)与弟子们为代表的苏州和以徐霖、吴丘隅、甘旸为代表的南京。

      万历中期主要有以文彭代表的“三桥派”、何震(文彭的弟子,别署”雪渔”,首创“单刀法”刻制边款,代表作:“苍崖”)代表的“雪渔派”、苏宣代表的“泗水派”以及朱简(字修能,著《印章要论》、在书中指出朱白文小玺为“先秦以上印”,建立了印章流派说、提出了“笔意表现论” 、注意到了个性篆书入印、创“切刀法”并有“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语留世)和汪关。

       程邃是“徽派”的开山祖师;梁巘提出了“南北书派”论,他把书法分为“帖系”(主要在南方、以承袭“二王”书风为主格调)和“碑系”(主要在北方,如龙门石窟、龙门造像、北朝墓志如《袁氏皇家墓志》等)。

      邓石如,“徽派”的代表,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以隶书笔法写篆书,得用笔之变;以隶书的变化运用于篆书,使篆刻面目为之一新;后人为之总结为“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理论。代表印:“一日之跡”等等。

       包世臣,邓石如的弟子,写有《艺舟双楫》一书。

      吴让之,包世臣的学生,邓石如的忠实追随者,他穷尽一生都在实践他的师爷“印从书出”的印论,如“金蝶”印,是其高超技法的自然流露。 “息心静气,乃得浑厚,近人能此者,扬州吴熙载一人而已”,此为赵之谦对他的高度评价。

      丁敬, 浙派的开山鼻祖也,他采用切刀法,他的切刀法来自朱简;“浙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西泠八家”(丁敬、蒋仁、奚冈、黄易、陈豫锺、陈鸿寿、赵之琛、钱松)此八人;其中,赵之琛将“浙派”发展到了极致。

      赵之琛,字次闲,号献父,斋号补罗迦室,师承陈豫锺和陈鸿寿,他整合了“浙派”的特点,形成“雁尾鹤膝”的模式,而遗憾的是,任何艺术一旦发展到了模式化,往往就离消亡不远了;他笃信佛教,一生不仕,至72岁逝世。

       赵之谦,生于1829年,号冷君、悲庵、梅庵、无闷,字㧑(huī)叔,博学多师,先学“浙派”,后偷学“徽派”,他提出了“印外求印”的理论,他比赵之琛小48岁;其自评曰:“取法在秦诏汉灯之间,为六百年来模印家立一门户”,44岁英年早逝,令人叹惋!

      吴昌硕,生于1844年,他比赵之谦小15岁,他曾说,篆刻这一辈子与他没有一刻分离;他先学“浙派”,后转向“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治印之路,终以个性化的篆书入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优秀的篆刻之路。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穆父,他在“印外求印”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擅“冲刀法”,在平实光洁中追求险绝超逸,刀法锋利刚健,虽然作不击边、不去角,但是绝无板滞之病,在平整中求得豪放,精神倍增;他的印无一字无来历,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典范;创“黟山派”。

      如“山农”,通过线条距离的节奏变化和线条粗细的变化使印不致于呆板。(长冲刀:用刀明快,起首准确,线条劲健)。

      齐白石,先学“浙派”、又学黄牧甫,直到认识了陈师曾(师从吴昌硕),听从陈师曾“印从书出”的点拨,取法自《天发神谶碑》,单刀(来自赵之谦)长冲,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印风。

       王福庵,一生严谨,代表作无数,比如《王福厂说文部目》、《王福厂篆书千字文》、《王福厂篆书咏怀诗》《福厂印稿》……是近代一位非常有气节的不可多得的艺术大师。

       方介堪(1901—1987),12岁时就从“浙派”入手学习,15时开始对外刻印,27岁拜赵叔孺为师,驰名于上海摊,后专攻鸟虫篆,比如有书《玺印文综》《古玉印汇》等面世,后在秦汉印中深耕细作,终成自家面目。

       来楚生,作为吴昌硕的得意弟子,是一位诗、书、画、印兼擅的艺术大家,其肖形印更是冠绝古今,无出其右。

                          3.

       这些日子以来,埋首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与这些印章摸爬滚打在一起,何尝不是与这些大家们在一起,目睹着他们的风采,沿着他们的足迹,一路走来,篆刻带给了我太多的收获和惊喜!

       却原来,篆刻远远不是常人眼中的类似于公章的“戳子”,它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它承载了远古的文明、承载了战争的灾难、也承载了皇帝的金口玉言、更承载了文人们横溢的才华。

       在人类远古时期,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也没有发现石头上能够刻上字,就把字刻在了龟甲兽骨上、泥巴上、青铜器上、竹简上,用它们来记录生活、传递信息,直到后来纸和笔的出现;笔和纸便代替了一部分刀和青铜等等的功能,所以说,从印章里走出了书法,邓石如在每天一大早倒好墨汁、日复一日的临写中悟出了这一奥妙:印是刻出来的,它更是写出来的,故而他提出了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印学理论;印首先的面目是文字,其次才是其他的五花八门:这些象形文字,脱胎于鲜活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们是五官、是日月、是草木、是我们祖先丰富的想象,所以,它们形象生动、充满了力量和情调,而不是面目可憎的刻板教条和千篇一律的程式化。

       最早的印章和碑额是由文人写出来再由工匠刻在石上,比如《九成宫醴泉铭》;后来,特别是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清朝,多半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缘故吧,文人们便一头扎进了碑帖中,明朝的文人何尝不是面临着悲苦的命运?

       方寸之间,可显大千;一方印中可以展现出无比的才情,所以,多少人沉迷于此中,去展现我们民族无与伦比的文化的光辉。

        所以,篆刻,它是属于文化的。它首先源自通过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这些造字法和用字法而形成的文字,其次,它源于火热的生活的需要,它是时代的表达和治印者的心声,所以,它是才情的集合和熔铸,远的且不论,比如,吴昌硕、齐白石、黄牧甫、王福厂、方介堪、来楚生,哪一位不是融冶诗、书、印、甚至画于一炉的饱学之士?他们少年心事当拿云,只爱书香勤努力;所以,篆刻,它是何等深邃而凝练的艺术啊!

                         4.

      下面的这些我的临摹和几方拙劣的创作,简直是望古人相背而不能,我不怕见笑于大方之家,摆出来,方见我的捉襟见肘,才使我欲罢不能;尽管它们线条缺乏力度、粗细不均匀以及许多的弊端,但是,它们伴我走过了春夏秋冬,多少个默默的早晨和黄昏,多少个寒冬和酷暑,我埋首在桌子上,眼睛盯着小小的印章,这些工匠、这些大家、还有那些车辚辚、马萧萧以及古人的日常,都在我的脑中眼前浮现,我从石器时代一路走来,从春秋战国走向秦、走向汉、走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走向宋、辽、金……,这一路走来,匆匆的步履没有一刻停歇,忙忙碌碌中,丰盈了我呆滞的大脑、饱满了这亘古的时光、也酣畅了我渐行渐老的身体,何其可乐也!

        感恩每一位敬爱的老师的倾情相授,感谢每一位学友一直以来的帮助和鼓励,感动诸位亲朋至爱的呵护和厚爱,生命中的每一份遇见,都是上天最好的赏赐,唯有珍惜,才能不负时光、不负如来不负卿!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富贵流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当时明月夜,曾照彩云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墨林为桃源)


                       (长乐)


                          (延年)

       
                        (藏之大千)


                      (吟诗度曲)

             
                     (三千大千)

   
    

               (暗随流水到天涯)


           横塘梅公子于 2021.12.25
    由衷地感谢您的点赞和“在看”、转发和关注,谢谢您的厚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