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芳趁步到山家——探访桃花岭(3)

 宜昌石头书屋 2021-12-26
来自话题
#带你去旅行
14.7万篇

▲1936年宜昌街市图(局部) 代昊提供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宜昌市地名志》载:民国时期,原康庄路口以东一段,紧临外国领事馆及学校院墙(即今中共宜昌地委及桃花岭饭店院墙)。路南高大的条石院墙内为豪华的洋楼,路北为低矮简陋的草顶木板房屋。


▲2015年云集路与隆康路口
       如今靠桃花岭饭店一侧,早已建起好几栋高层旅馆,不知有谁还记得这里曾经是著名的地名“燕子窝”。


▲1984年云集办事处地图局部
       燕子窝位于康庄路西北端东侧,主要由三排平行于康庄路的居民平房住宅组成,其通道与康庄路和云集路连通。


▲宜昌文史学者陈华
       如果说起陈华,了解之人寥寥。可要是说他的网名“calico大懒猫”,或者十年前在天涯宜昌社区以连载宜昌文史资料为主题、赢得近八万点击的《宜昌那些事儿》,凡是对宜昌往事有兴趣的一定记忆深刻。陈华也参加了这次探秘桃花岭活动。


▲隆康路上段(原康庄路)
     陈华指出:燕子窝因此地常有燕子栖息得名。有人说这里风水不好,因为附近靠近桃花岭的一栋楼曾烂尾多年,本世纪初在隆康路东侧的一排平房商铺招商,也是生意惨淡。


▲小林园隆康路口之一
       小林园的名称由原在儿童公园南门处,现已消失的一条林园路而派生。


▲2021年6月暴雨后渍水最深处1.2米 陈波提供
       陈华介绍说,小林园原是小南湖(上世纪三十年代,修建的湖堤将南湖一分为二,小林园这部分被称为小南湖)所在地,地势较低,海拔仅50米左右,其四周地势较高,容易造成内涝。


▲2014年照片右侧隆康路与小林园路口
       这张照片上,隆康路上这个更换了招牌的民营医院还在。


▲拆除后的开挖现场 罗洪波提供
       可是在走出桃花岭,沿隆康路前行的老师们却发现,那栋大楼已消失了,各种机械正在加紧施工,那里会成为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工地的挡板 罗洪波提供
       在陈华的介绍中,老师们得知,在城市的规划中有二马路延伸段,从文化广场一直到桃花岭,借以解决湖堤街道路狭窄、道路拥堵的问题。


▲工地内景,对面是隆康路 罗洪波提供
       一栋旧大楼倒下,新的大楼将拔地而起,就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经是南湖的一部分?也曾经荷叶摇曳,湖水荡漾?


▲同治版《宜昌府志》
       据地质资料表明,由于长江宜昌主河道的淤塞改变,于是长江在流经宜昌时,原河床的始端成为东湖,末端成为南湖。清同治《宜昌府志》曰:“南湖在南门外,去城三里,水可溉田”。


▲1909年的南湖
       罗洪波在《沧桑二马路 历史地理中的南湖及其历史人文》中提到:南湖当年的水面,按现在的地理位置讲,是起于云集路,止于胜利三路。说得更具体一点,上迄小林园,下至大公桥。


▲1936年宜昌形势图局部
       到了清末民初,由于泥土淤塞等自然原因,南湖被分成为若干个湖塘。民国初年,修建了一马路及延伸段鹏程路,把偌大之湖分隔成两部分,


▲这是乔治·沃伦·太古(G.Warren Swire)大概在1919-1920拍的
       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桃花岭西侧山腰修筑了康庄路,在福绥路和桃花岭之间用填埋堆垒而成的湖堤街又将南湖一分为二。小林园所在的小南湖逐渐被填埋。


▲配图借意 说唱曲艺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湖仍是满湖荷莲,风景依旧,在湖的两端还建有水榭和湖心亭,从事说唱曲艺活动。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南湖 代昊提供
       但由于南湖来水被新建道路截断,加之周边地势低洼,各种污水倾湖沉淀,湖中污泥日积月累,卫生环境越来越差,臭气熏天,几乎到了百姓怨声载道的地步。


▲南湖最后的模样
       解放之后,有关部门在1958、1976年组织了两次大规模清淤改造义务劳动,可也是因为南湖成了一潭死水而不久后臭气又起。不得已,1999年,残余的南湖被填平,变成了公园和停车场,这也是历史给宜昌留下的遗憾。


▲桃花岭上行路 罗洪波提供
       从过去的康庄路、现在的隆康路沿着桃花岭路上坡,路两边的建筑还保留着本世纪初的模样。


▲1984年宜昌地图局部
       桃花岭路是桃花岭上的一条小路,位于燕子窝与南湖岗之间。因为在康庄路坡上,故定名为康庄后路,后改为桃花岭路。


▲市杂文家学会会长张勇在沙市老街考察中
       一路上坡,张勇老师还记得自己三岁前在坡上转弯处的桃花岭幼儿园“全托”的依稀印象。


▲照片正中是分区原大门
       走上桃花岭,迎面就是桃花岭1号。在宜昌分区办公区的大门没有转向夷陵大道之前,这里就是驻宜解放军的大本营,现在则是家属院。


▲2014年的桃花岭医院 张华新提供
       按照不少老师的回忆,当年就是修建了这栋医院大楼后,从地委大院通往行署大院的小路就封闭了。


▲2018年桃花岭局部卫星图
       分区办公区搬走以后,这里没有了迎风飘扬的八一军旗,没有了门口站岗的哨兵,没有了嘹亮的军号声,也没有了在操场上生龙活虎训练的官兵,显得冷清和寂寞了不少。


▲大院家属区栅栏外
       探秘桃花岭的宜昌炎黄经济专委会的老师一行有着自己的目标,他们直奔大院深处长城军招的和气东来餐厅。


▲门额与招牌文字方向各异
       和气东来餐厅是一大栋古色古香、中式风格的建筑,环境很不错,藏在绿荫和建筑群中,很安静,顿时觉得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很雅致的游廊
       外面很大的停车场,自然视野开阔,两翼的游廊则有些曲径通幽和古朴而温馨之感。尤其是在高大建筑物上浓墨重彩,加强了这家餐厅的装饰艺术。


▲配图借意 分区礼堂
       老师们到这里来,是因为知道这里曾经是分区礼堂,有老师听人说过,分区礼堂的前身是日本海军俱乐部。而和气东来餐厅的窦总告诉李明义老师,这栋楼是老房子,改造时在原结构上进行了加固,外观早就面目全非了!


▲唯美图片
       往事如烟,宜昌历史历经了多少风景的陆离光影?往事如烟,桃花岭流连了多少匆匆过客的生命旅程?往事如烟,沧桑之变改变了这岭上多少曾经的面貌?记载了多少家仇国恨的宿仇?又淡漠了多少物事人非昨日的曾经?


▲滨江路上的洋码头
       杨培煌、易史惠的《列强在宜昌商埠》指出:“宜昌开埠后,列强国家的商人、浪人纷至沓来,在拟定租界内外开设的洋行、公司,以捷足先登的英国最早,日本最多,美、德、法、意等国均占有地盘,华洋杂居,商埠洞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国列强在宜昌占用码头示意图 王志敏提供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获得我国内河航运权。1899年,首先有日商大阪商船会社(简称大阪洋行,后改组为日清汽船株式会社,简称日清公司)在宜昌建立机构,在桃花岭修建办公楼3栋,稍后又在滨江路修建仓库3座(注:至今还保存其中的一栋),经营航运和仓储。


▲日清公司码头 代昊提供
       以后,日商开设了天华洋行,经营航运和冰厂冷饮。接着日商陆续开设斋藤、水田等洋行,收购生漆,推销布匹、衣料和东洋货;还有大正元、稻田、瀛华、武林、茂名等洋行,也设机构收购土特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二马路下段下侧建筑布局 吕航提供
       日本商人还在宜昌开设伊藤、增田、丸三等百货店;三游、福田等旅(菜)馆;远东照相馆、一家理发厅;有济生、回生、同仁等三家医院,一家牙科所;以及烟馆、赌场、舞厅;日妓然然亭,高丽妓所新玉亭等妓院,共30余家日商洋行、公司、商店。


▲晚清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身后左为日本旗,右为黄龙旗 路华提供
       据侯叔轩在《清末民初宜昌面面观》回忆:宜昌在清末兴学后,曾陆续选送或自费到外国留学。其中选择到日本留学的最多。其中较有名的有:陈锦章,号梅僧,家住中书街,选送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宜昌任夷陵中学校长,湖北高等师范(即后来的武汉大学)当教授;


▲穿和服的中国留学生
       吴耀南,家住樵湖岭,家世菜农,后住新街,本人清末秀才,选送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辛亥革命后在湖北蕲春、江西宜春县当过知事和县长;邹昌织,家住南正下街,宜昌公立小学堂学生,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武大当教授;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
       全敬存,宜昌北乡人,清末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当上清廷禁卫军管带,后当过宜昌商团团长;高桐岗,三斗坪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辛亥革命时在陆军第一师任师长,民国初年回宜后在家信佛,为居士。陈仲泉(应廉),是宜昌大财主陈善夫的儿子,人称陈老三,家住南正街,自费留学日本,回宜后办了一个“光明”电灯公司,后破产。


▲1938年,日本人祭拜北平孔庙
       也许同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也许是同种同宗,也许是一衣带水,也许是只做生意,不传宗教,也许是受那些留学日本的士绅影响。日本商人在宜昌开埠之初登陆宜昌,所受到的待遇比那些高鼻梁凹眼睛红头发的洋人好得多,也比那些来自西方的洋人所受到的中国人的抵制与反抗要轻微得多。


▲太古轮船“万县号”在宜昌
       开埠之后,英国商船沙市、吉安,洞庭、武林、宜丰、万通、万流、江和、昌和、宝和、同和、嘉和、隆茂、安康、安澜等;美国商船其泰、其平、宜昌、宜江、美顺、美仁、大来喜、大来游等;法国商船福源、福来等;德国商船福顺等;意大利商船永游、永康等;智利商船光耀等在长江中上游可以自由航行,进出宜昌港。


▲日清汽船的烟囱标志是四个白环.
       日本商船在日本政府五年财政支持的鼓励下,用大元丸、当阳丸、信阳丸、嘉陵丸、宣慈、治水等先后加入长江航线,凭借价格和速度优势很快在沪(上海)汉(汉口)线、汉(汉口)宜(宜昌)线上打破西方列强的封锁,夺得了三分之一强的份额。


▲民国初年的宜昌码头
       有统计资料显示,从宜昌开埠后的1877年至北洋军阀结束统治的1926年,宜昌有从香港进口棉布、棉纱、糖;从日、德进口鱼蚧类、玻璃制品;从美、日进口肥皂、烟草;从英、日进口衣料及制成品;从荷、德、日、美进口化学品、医药;从美、德、日、比进口生铁、钢、铜;从英、美进口煤油、汽油;从德、日、美进口机器、仪器、枪支弹药等。


▲1939年的二马路
       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入宜昌商埠的国货与洋货的比例,英国占46%,日本占23%,美国占12%,法国占3%,而中国仅占16%。由此可见,外国货占压倒优势,一直垄断着宜昌市场,而日商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1937年码头搬运 路华提供
       日本商人的这些洋行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一方面以廉价大肆搜刮我国的农产品和土特产品,如生漆、五倍子、生丝、牛羊皮,各种皮毛、桐油、木油、芝麻、棉花、药材、肠衣、猪鬃、茶叶、蛋类等物资。一方面经营轮船运输、仓储、保险、报关等业务外,还在宜昌倾销他们的工业品,如疋头、棉纱、食糖、五金、海味、百货、西药、香烟、颜料、煤油、纯碱等。


▲配图借意 各种商号
       与此同时,宜昌还有不少依附于外商洋行、公司的中国商店、行栈也应时陆续开设。比如先后开设的有永生公、寿康、林源茂等14户代日商收购生漆;有吕福记、慎孚等店专给日商经销疋头、棉纱、针织品等商品,并运往恩施各县推销。


▲配图借意 繁华街市
       本地的一些较大的疋头号,如裕丰昌、裕懋厚、大顺德、仁和利、穆恒发等商号,因为“东洋货”价廉物美,也不得不向日商购买一部分疋头棉纱用以零售。而日商每年在宜昌倾销疋头棉纱针织品的金额是很大的。


▲配图借意 清末的西式医院 路华提供
       卢维秋在《解放前的宜昌私人医院》一文中介绍,在宜昌的私人医院中,开得最早的要数两家日本籍医士设立的医院。一家是“济生”医院,约开办于1913年,院址设在培心路,院长为日本人董森李斌,有病床8张。1931年日本医护人员离宜,改由中国医生接办,仍保留原院名,直至宜昌沦陷时才关闭。


▲配图借意 武汉同仁医院医护人员合影 路华提供
       另一家是“回生医院”,开办时间稍迟于济生医院,院址在云集路右侧的燕子窝。院长掘乙次郎,女医师野菊乃,翻译张肖骞。该院设有内外科、产科、妇科等。30年代初,改名为“同仁医院”,仍由日本藉医士设立,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停办。


▲日本铭酒广告
       查资料得知,日本洋行和商社在宜昌最为轰动之事莫过于1900年6月27日开始的历时三个月里,他们用洋鼓洋号演奏和大力度的降价促销等手段招揽生意,在宜昌摆摊设点展销840多种日货,获得巨大成功;


▲配图借意 晚清码头发筹 路华提供
       1917年,南北对峙的护法战争爆发,日商在宜昌疯狂采购棉花和粮食,导致宜昌城内米谷脱销、米价飙升、物价暴涨,时值军阀混战,北洋政府自顾不暇,连民不聊生都置之不理,日商的哄抬物价自然无人过问。


▲配图借意 第一次看到这样内容的横幅
       1923年4月14日,宜昌各界2万多人集会游行,强烈要求废除袁世凯卖国的“二十一条”,并于26日成立“宜昌外交后援会”,提出抵制日货,实行对日经济绝交。


▲配图借意 抵制日货的宣传画
       1931年,宜昌成立了“反日护侨会”,于8月18日联合县商会、航运工会等单位,通知处置日货办法,提出主张:“凡在8月18日以后运日货来宜者,一律没收。”并与上海、汉口反日会保持联络,一致查处日货。


▲一队日军从刚占领的宜昌江滩走过 代昊提供
       据《宜昌百年大事记》称,因为1940年刚占领宜昌时,日军没有打算驻守,日军将城中仓库、商店和居民的财物抢劫一空,并连续5天用三十余辆大卡车、百余匹骡马,将抢掠的财物运至大公路、杨岔路集中,对带不走的生活用品一概砸碎。在抢劫财物后,日军在宜昌城中焚烧房屋五天五夜。


▲日军的“宜昌进城式”,满目残壁断垣 代昊提供
       《宜昌市文史资料》也说:“街道除划为难民区的天官牌坊、南正街、白衣庵、二架牌坊等房屋尚保存较多外,环城西路、鼓楼街、璞宝街、南门外正街仅有少数房屋,而其余大街小巷房屋几乎全毁”。


▲二马路下段的上侧几乎全部被炮火摧毁 代昊提供
       据《民国三十六年度(1947年)武汉日报年鉴》记载:“宜昌在战时城市被破坏十之八九,完整房屋尚不及十分之一,战前为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九户,十五万零六千二百零八人,全市房屋为九千七百余栋,战后仅存一千四百数十栋。光复之初,居民仅二千余人,未及两月,人口急增。”


▲中国军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1946年5月的《湖北省临时参议会会议记录》也沉痛地说:宜昌从城市毁灭的程度讲,可谓“破坏之甚,为全国冠”。日军在宜昌犯下的滔天罪行,对于每一个宜昌人,自然是不共戴天!


▲配图借意 洋人与洋房
       宜昌开埠以来,在“利益均沾”的旗号下,由英国率先,接踵来宜的有日、美、德、意、法等帝国列强,他们在原拟划的租界范围内外,设领事馆、开洋行、建教堂、办学校和医院,开辟贸易市场,并在桃花岭一带,修建许多的西式洋楼公馆、公寓。


▲外国军舰上的官兵与中国领水、翻译
       开埠后的宜昌港,不仅列强的商船来往频繁,而且兵船也来往频繁。从1899年起至1940年日本军队攻占宜昌前夕,各国军队以保护本国商民为由,开进宜昌。宜昌港常年有外国军舰少则一二艘,多则四五艘。


▲1920年英舰HMS GNAT停靠宜昌
       英国的山鸡号、山莺号、乌德科号、乌德拉号、金沙号、联华号、格娜脱号、福尔梗号;法国的奥立号、大江号、阿纳利号、华特生号、都大号;德国的华特兰号;美国的巴东司号、孟活开号、村克其夫号、伊尔泊尔号等舰艇先后开进宜昌港,以宜昌为中转港口,往来于汉宜之间和宜渝之间。


▲日本“浮见号”军舰 路华提供
       阅读史料,却发现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前,日本只有一艘“伏见号”军舰曾经出现在宜昌港。就有些搞不明白,桃花岭分区大院内曾经上千平米的日本海军俱乐部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需要那么大的规模吗?


▲《关于宜昌分区机关驻地房地产来源情况调查》
       从曹竟斌提供的写于1986年《关于宜昌分区机关驻地房地产来源情况调查》中可以得知一些解放初期宜昌市人民政府接收国民党宜昌县政府资产时的一些情况:“宜昌分区机关驻地宜昌市桃花岭,1950年由部队接管进驻。当时面积较大,包括桃花岭饭店、行署幼儿园,以后逐步交出”。后来分区还逐步让出地盘给地区供销社和地区环保局。


▲配图借意 洋行
       那份《调查》还透露:原来分区大院里,除了日本资产,还有英国怡合洋行(注:“合”应为“和”),英商银行和美国领事馆。


▲外侨房产清查基本情况
       市档案馆1954年的档案资料显示,日本海军俱乐部就在分区里面,建筑于1927年,建筑面积252.2平方米,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平房。1980年的资料注明,登记的那个时候为分区使用。


▲上海日本海军俱乐部 路华提供
       可是在《关于宜昌分区机关驻地房地产来源情况调查》中写得很明确:“第15栋,建筑面积1032平方米,原系日本领事馆海军俱乐部,接收前为国民党占用。”


▲日本烟台海军俱乐部 似乎更接近原状
       同时还有一细节:分区的“6栋外式房屋,当时一栋一小院,解放后逐步拆除”。这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第一次知道,也透露了桃花岭原来的布局和模样。


▲现场讨论
       参加探秘的老师们就站在和气东来餐厅前就那栋日本海军俱乐部的具体位置和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查看史料
       讨论是热火朝天、气氛热烈的。因为老师们不是文史专家就是宜昌历史研究爱好者,各抒己见,各举各证,也是热闹非凡。


▲畅所欲言
       争执是肯定的,质疑也是必要的,遗憾的就是老师们没能进入和气东来餐厅坐下来一壶水酒、几碟下酒菜,那就是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高谈雄辩惊四筵”的真实体现了。


▲注意《宜昌分区机关》平面图上的三处红圈 曹竟斌提供
       因为从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料上显示,日本海军俱乐部位于后来的市分区内,是一栋建筑面积252.2平方米、砖木结构的西式平房。


▲注意合影后面的建筑 吕航提供
       可是从《宜昌分区机关驻地房地产来源情况调查》中得到的信息:原来原系日本领事馆海军俱乐部却是分区大院内建筑面积1032平方米的第15栋楼,建筑面积与市档案馆的资料根本天差地别、截然不同。


▲分区机关平面图局部 曹竟斌提供
       遗憾的是分区原来的老建筑到如今都已经被拆光,“和气东来”也只是在原址翻建,如果这座原来的分区礼堂就是原来的日本海军俱乐部,面积倒也有点可能。


▲注意这张地图上红色箭头所指的位置 曹竟斌提供
       但建筑方位明显不对,原分区礼堂在大院的中部,而15栋却在大院的左边,又是风马牛不相及。这张地图又显示日本领事馆距离日本(海军)俱乐部不远,而且有小路相通。


▲认定19号楼 曹竟斌提供
       曹竟斌分析指出:分区机关平面图上的19号楼应该就是原日本海军俱乐部。那栋楼是2000年左右拆的,那栋楼的右侧就是原来的礼堂,也就是现在的和气东来。


▲著名作家张永久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是这样的认定又全盘推翻了原来的档案资料,更重要的是没有其他的佐证可以支持这样的认定。经过老师们站在那里的一番讨论,都感觉有存疑之处,所以还不能确定那里就是日本海军俱乐部的原址。


▲有论有据
       至于日本海军俱乐部究竟在哪里?曹竟斌和年轻的文史学者代昊、吕航还在继续努力寻找分区大院的资料,以便尽快核实具体方位。


▲滨江公园屈原塑像
       存疑并不是否定,而是在最后确定之前进行最精准、最完整的论证,这也许就是宜昌正在大力提倡的“屈原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211111)


▲现场会议
       时间沉淀历史,阅历积淀成熟,宜昌炎黄经济专委会的一群有着成熟阅历的老师在金秋十月对桃花岭原分区大院历史印记的探秘,就是试图找寻流年岁月打磨遗留的些许痕迹。历史的车轮碾过,记忆被酿成永远。而如今越过岁月的长廊,我们于其中寻觅百年前的印记。


▲封面
       这是根据老师们在桃花岭1号大院现场考察和事后热议,综合而成的一篇报道。后面还有更多、更精彩的展现,未完待续,敬请期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分区”前删掉一“军”字,敬请谅解。也欢迎各位参与文中提到未解之谜的探讨。本文配有很多历史照片、档案资料和曾经过往都是首次披露,未经允许,请勿使用,一经发现,违者必究。

来自话题

带你去旅行
14.7万篇内容 132.5万人互动
订阅
更新于 1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