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万发金:拜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读《季羡林口述史》

 阿拉善文学 2021-12-26

原创作者:万发金|内蒙古阿拉善盟

拜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读《季羡林口述史》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近几日里,我读到了一本《季羡林口述史》,对歌德的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触。季羡林是我国一位著作等身、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2009年7月11日以近百岁高龄离世而去,给我国的大国学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季羡林口述史》是在他离世前夕,通过七十四次口述而成的一本绝笔之作,时间是从2008年10月13日始,到2009年6月16日终。全部由季羡林老人亲口叙述,由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先生整理而成。可以这么说,这位世纪老人作古已经十二年,但是,他的哲学思想、艺术观点、人生态度、时代精神,等等,透过这本书中的睿智之语,都鲜明而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这几天来,我爱不释手地翻阅着这本书,听闻着季羡林先生的谆谆教诲,体验着衍圣公孔德在一幅对联中对他的评价语:文章到处精神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是季老的口头禅,是根植于先生思想深处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和基本原则,也是贯穿在这本口述史中的一条叙述线索。“假话全不说”非常难能可贵,特别是在曾经那个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都十分狂热的年代里,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他依然保持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最为高洁而可贵的品质,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所以,季羡林先生在谈及他的人品时,这样概括说:我这一生,是两清,清白、清楚。反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一生能够做到这“两清”的人,还真是不容易多;而季羡林先生,却做到了。在季老身上,集中的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美德——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季老虽然说,真话不全说,但是,这部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的自传式口述史,全都是真事、真情、真意的表露,尤其是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和他同时代的各类著名人物,无论是高官厚禄,还是平民百姓,凡是进入季老视野的,走入这本口述史中的人物和事件,是非曲直,都有着他是非分明的观点和态度。
关于历史人物,季老首推孔子。他说:“世界越来越小,问题越来越多,怎么能够让世界和平相处,只有中国文化能够救世界。”而“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所以他说“要弘扬中国文化,必不能缺少孔子。”他把《论语》比喻为中国的《圣经》;他对孔子学院建在世界各地大加推崇,多次提出建设性建议。中国举办奥运会,他提出孔子,而奥运会开幕式,正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极大推介和弘扬。季老站在历史发展的前沿,从文化的高度评价孔子思想,肯定中国文化对拯救世界的积极作用。
其次,他对宋代的朱熹也推崇备至。他认为“朱熹恐怕不但是中国儒学史上,孔子以后第一人。”他还说,朱子(指朱熹)这个人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大人物,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方面(朱熹)是孔子之后没有能比得了他的。因为中国思想界,朱子的注释(指《四书集注》)统治(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取士)的时间最长,达一千年之久啊!这个评价让朱熹超过了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相比较而言,在季老看来,孟子只是文章写得好,只是孔子之后离他最近的思想家,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而已,他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少发展。
他还高度称赞宋代名臣张载。称赞张载是“有创造性的思想家。”特别推崇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天人合一思想。他还评价郑康成,评价王守仁,评价新儒学……对历史人物,特别是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旷世思想伟人,能够做出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显示了季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即便是对他同时代的人,也是有褒有贬。比如,他很敬佩梁漱溟和彭德怀,把他们尊称为中国当代的侠和士;他也很敬佩沈从文先生,用他的话说,就是“很崇拜”、“很尊敬”、“非常尊重”,其真诚之心溢于言表。相比之下,也有一些在我们看来学术造诣很深的大家之人,比如郭沫若先生,他认为为人很好,只是跟风……;著有《中国哲学简史》的冯友兰教授,说是他当年要做什么帝王师……;还有茅盾先生、丁玲女士,等等这些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诗人,季先生却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显示着他敢说真话、天地无私的胸怀。

季羡林先生是国学大师。什么是国学?他这样说:“国学啊,就是中国文化。”他自豪地称赞“中国文化是对世界有广泛的影响。我们这个民族也是了不起的民族。”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因而他认为当下我们提出“和谐”这个概念是“很了不起的。”因为“现在全世界都在那里你争我斗,可惟独我们提出和谐。”季老尽管是在病榻之上发表这些言论,也尽管眼睛不能够看清楚东西,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影响到他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从《季羡林口述史》可以知道,季羡林先生终其一生,涉足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汲取、提炼、继承、传播、弘扬,不仅让国人自己知道了国学,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他通晓英文、德文、印度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学习过法语、俄语、斯拉夫语、阿拉伯语,特别是在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都有着精深的研究,长期致力于梵文的研究和翻译,译有印度史诗巨著《罗摩衍那》;对儒学,对蒙古学、满学、伊斯兰学,他都倾注了极大的关注,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正是站立于世界文化这样一个博大的舞台之上,季羡林先生才能游刃有余地揉和古今中外于一体,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对中国文化的内涵作出科学的评述。人生一世,只有拥有广博,起点高远,才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

“爱国、孝亲、尊师、重友”是季羡林先生经常题字给朋友的八个词。这八个字,四种行动,季羡林先生叫它“人生四要”。可以看出,这四个词所凝固的深意在季先生心中的位置。爱国,是季先生一生的追求。青年时期,从山东济南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德国十年。孜孜以求,广泛吸纳,奠定了他广博的知识基础。游学归来,即投身于民族救亡运动,千里跋涉到南京请愿,将头颅枕到铁轨之上,英雄气节铮铮可显。先生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著述丰硕,影响举世瞩目,奠定了国学大师的地位。他对我国满文的研究劣势于日本、对曾经汉字的字母化倾向、汉字简化后所消失的文化背景乃至对文学界、艺术界热捧诺贝尔奖,等等,表示了他独有的关注情怀和真切思考。

季老将“孝亲”排在第二位。他认为,“五四”新文化以来,我国的传统孝道被批驳殆尽,致使国人孝道大减。所以,他提倡要大讲孝道,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在给父母的祖坟上坟时,特意行三跪九叩的跪拜礼,用他的话说是“大张旗鼓”的宣传孝道。季老对母亲的怀念让好多人感动的流泪;他对叔父和婶母也是极尽孝心,特别对老祖的感情最深。曾经有一段时间里,季先生总有每天步行走上10里的路,往返一趟买回来老祖爱吃的一种熟鱼,“她喜欢吃鱼,我不喜欢,那个鱼我更不喜欢,她喜欢,我就买”;“后来这个老祖和我老伴有病住北大校医院,那时候我早晨8点,一定到北大图书馆善本部,11点到校医院,看我老伴和老祖。”在这本口述史里,每每提到这些至亲的时候,季先生就难以忘怀的诉述起无尽的往事。往事如烟,已经伴随着先生的离去而尘封起来,但先生那种对长者的尊敬和孝顺,却会长久的留在世人的记忆中。

有句话叫做“名师出高徒”,这句话用在季羡林先生身上,非常恰当。像季老这样的大学者,其一生历经的老师无数,大师也众多,他们在其人生的成长道路上铺垫基础、指引前行。季老曾经想写一本《中外恩师谱》来纪念他们,这其中让季老尤为敬佩的老师,国内有这样四位:首推陈寅恪,其次有汤用彤、胡适,最后加一个董秋芳;国外有西克、哈隆、瓦尔德施密特和布劳恩。这些,都是堪称大师一级的人物,在季先生早期的求学生涯里,这些大师级人物对他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陈寅恪先生,是季老清华大学时期的导师,他教授梵语课程,引领季先生走上了终生探索、研究梵语的道路,并成了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汤用彤先生,和季老同期的北大教授,开讲魏晋玄学;而此时作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亲临汤先生的课堂听完了全部魏晋玄学课程,并且做了详尽的笔记。季老作为北大教授独家听课,不仅成为当时北大校园的美谈,也显示了对汤教授学术水平的一种尊敬。

胡适,作为北京大学校长,他的课季老没有听过,但其学术著作对季先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对其政治上的幼稚病,季老也有微言大义。即便是恩师,季先生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不过誉,不诋毁。
还有一位董秋芳先生,虽然是季老在济南高中时期的老师,但因为严谨的行文格式的要求,对季老一生从事文化研究和写作著述影响很深。季老作为交换研究生到了德国留学,一待就是十年。十年期间,有几位大师级教授给予他终生的影响,而他也以拳拳之心报答他的恩师们,许多细节成为季老尊师的典范行为。
第一名就是西克教授。在学业上,西克教授几乎是“强迫”着年轻的季羡林先生学习了难懂的吐火罗文,为季老的终身成就奠定了基础,让季老成为全世界仅能读懂吐火罗文的几个学者之一。在生活中,他俩的感情非常深,往往在寒冷的冬天里,下了课后,二十几岁的季羡林搀扶着八十岁高龄的西克教授慢慢回家,形同祖孙。“我们就像祖孙一样。”季老在回忆中这么动情地说。在德国供给最困难的岁月里,季老还节省了几个月的伙食,用了一点奶油、面粉、白糖做了一个蛋糕,送给西克教授,让西克夫妇激动得老泪纵横。追忆往事,季老也是动情动容。
第二名是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后来,瓦尔德施密特被征去从军后,季羡林先生为感谢瓦尔德施密特的谆谆教诲,就将陪同师母看节目当成了他的义务,“天天,不是天天,一个礼拜有几次,总起来一个冬天十几次,我陪她看节目,然后看完节目之后,把师母送回家,就是我的任务。”

第三位是哈隆教授。哈隆是一位汉学家,对待初到德国的季羡林厚爱有加。季老一到德国的哥廷根,就给他搞了一个中文讲师的名义,一个月给他350马克,一下子让他“成为了阔人。”解决了他的生活顾虑。后来,哈隆教授调到英国剑桥大学,要让季老跟他去剑桥,季老终因“母老、家贫、子幼”而不了了之,成为一件憾事。
还有一位布莱恩教授,教授季羡林斯拉夫语。和上面三位年长的教授相比,布莱恩教授更拿季羡林当朋友对待;季羡林也是每周至少一次到布莱恩的家中去消磨上一个晚上。后来,到了1980年,季老访问德国的时候,还专程拜访了布莱恩教授。
读到这些细节之处,我们不能不为季老尊师的典范行为而感动。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尊师的民族,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季老不仅对待恩师是如此的尊敬,即便对待朋友,甚至对待后生,也是令人钦佩不已。季老在特别困难的岁月——政治困难,还给一位落难的杨炳晨教师亲送鲤鱼;一位研究生要看善本,因不够资格借到善本阅读的时候,也是季老亲自陪同他到北大图书馆善本部,替他借到了善本,不仅如此,他还陪同这位研究生一看就是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这种不避讳嫌疑,交往朋友;这种礼贤下士,扶掖后生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季老尊师重友的一面人格来。
今天,我国社会发展到新时代,我们正处于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转型期。我们如何适应天人合一,构筑和谐社会,不能不提季羡林先生提出的三个关系,即用科学精神解决天人关系,用人文精神解决人际关系,用宗教精神解决身心关系。这三个关系,是季羡林先生对自己人生哲学的概况,也是放之四海的真理。

一部《季羡林口述史》内容广博,思想精深,非千言之阐述所能尽数。要想增强对社会的阅历,透析一个世纪里中外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特别是要深入把握季羡林这位世纪老人的思想脉搏,就请来阅读《季羡林口述史》,还有他身后留给我们更加众多的著述。
感谢季羡林先生,在临终前仍然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份十分博大的精神食粮,也感谢蔡德贵先生整理这一本《季羡林口述史》,让我们读到了这份“精神大餐”!

万发,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草原英才、阿拉善英才;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发表教学专著《一路走来》、《行走在生命课堂》,论文发表或获奖50余篇。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文学、书法、摄影、美术、音乐等领域作家、艺术家、爱好者提供原创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