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塘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2-26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装上了自来水,原有的涝池(有的地方叫池塘)也就没用处了。各个村上为了美化环境,或者让闲置的地方得以充分利用,有的村子在涝池里种上了荷花;有的被填平另做它用;有的被缩小。我家乡的涝池被縮小一半,另一半被填平修成了公路。

每次我回老家经过涝池时,情不自禁的会想起儿时的情景,记忆是那么清晰明朗。以前的澇池呈“8”字型,中间是连通的,一个大一个小。涝池的水是一潭死水,是下雨天从各个路口淌进来的,涝池的水有时候比较清澈;有时候发绿浑浊;有时候水面上还会长着水藻,绿油油的小圆叶,下面还有很细的根,有人捞这说是喂猪的好饲料。学校离涝池不远,值日的学生都去那里抬水给班级打扫卫生用。平静的水面偶尔有蜻蜓飞过,也有小鸟侧着身子轻轻掠过,顿时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涝池,洁净和快乐着这一方人。

小时候的我,在周末或者假期会约上小伙伴,去涝池洗衣服。那时候妈妈很忙,有脏衣服叫我去洗,并叮咛我注意安全。我把衣服一件一件放进盆子,再压实,防止路上丢失,再拿上洗衣粉或者砸好的皂角,最后拿一个30公分左右,纺锤型木棒,还有搓衣板,15分钟就到了涝池。还没有到涝池,就能听到嘻嘻哈哈的笑声。这时候涝池洗衣服的人很多,都是女人们和女孩子在洗衣服,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女人那么多,都有好几台戏了,她们和身边的人一边聊天一边搓衣服。我找个地方放下盆子,把木棒插在离我40公分的水里,用搓衣板“咣咣咣”砸了几下,木棒的三分之一被砸进淤泥里了,我摇了摇木棒,感觉稳稳的了,就把搓衣板一头放在木棒上,一头放在涝池边上,涝池边是有坡度的。我站在搓衣板上踩了踩,稳稳当当的,才放心的蹲下来开始洗衣服。

夏天的涝池最热闹啦。有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鸭子和白鹅,岸边的大树上有鸟欢唱,脚边有可爱的小蝌蚪游玩。夏天的衣服单薄好洗,女孩子来洗衣服的多。来的时候都要约上小伙伴,洗的时候还要蹲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中午时分,水被太阳晒的有了温度,岸上早有等不及,脱光着衣服的男孩子们,“扑通”“扑通”跳入水中,快活的游泳去了,游着游着又聚集在一起打起了水仗,不时的传来他们欢快的笑声。还有一些小小孩,蹲在浅水处,拿个瓶子捉蝌蚪,红扑扑的脸蛋和衣服上,手上都沾满了泥巴,也无所顾及,数数看谁捉的蝌蚪多。也有几个大叔,他们从架子车拿下一个筛子,往筛子里倒进带土的小麦,卷起裤腿,端上筛子走进水里。筛子被水浮起来了,大叔一手扶着筛子,一手不停翻动着麦子,几分钟他就走上岸来,把洗净的麦子倒在早已铺好的袋子上,进行晾晒。下午有主人家牵着老黄牛来这里饮水。主人站在岸边,牛迫不及待的走进水里,低下头,“咕咚咕咚”一阵猛饮,然后抬起头,又晃了晃,甩掉嘴旁残留的水,望着主人“哞哞”几声,好像告诉主人,别急,让它再喝一阵子。然后又低头喝了,这次它不是猛喝,而是慢慢的品着味儿的喝,直到喝的肚子鼓鼓的,才满意的走出涝池,跟着主人回家。这时候的涝池,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冬天的涝池没有夏天的那么热闹。可这里依然有我们的快乐。水面结冰了,等到中午前后,有的冰稍微有些融化,就有人来洗衣服。只见她拿着搓衣板敲碎附近的没融化的冰,这样会更融化的快。冬天的水刺骨的冰凉,大多都是大人来洗衣服。那个时候没有皮手套,在水里洗一会手就冻的发红。站起来伸伸腰,再把手交叉放在腋窝下,或者蹲下把手放在腿弯处,这样能暖和一点。在冰上扔碎瓦片是男孩子最喜欢干的事。他们站在岸边,手里拿着准备好的瓦片,做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的动作,甩出瓦片,“啾”的一声,瓦片在从冰上一滑而过。看谁的瓦片滑的最远,谁就是赢者。岸边上的孩子们拍着手,跳跃着快乐着。浅水处,冰很厚,有胆大的孩子在冰上走过,胆小的站边上看。不小心有人掉水里,他们一边庆幸自己没下去,一边笑的前俯后仰。我去外婆家的时候,为了走捷径,也从冰上走过,也被滑倒过。冬天的涝池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

涝池一年四季都充满了快乐。这里流淌着先辈们的汗水;这里有我的欢声笑语;这里有我的足迹;这里有我的故事;这里有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我永远忘不了家乡的涝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