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尤其是谋士,例如蜀国的诸葛亮,吴国的周瑜,魏国的司马懿都是赫赫有名。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三国谋士,自然就是诸葛亮,他的羽扇纶巾,空城计,草船借箭均脍炙人口,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为诸葛亮一生的写照。另外,曹魏阵营中的郭嘉也是不可小觑的谋士。只不过由于郭嘉英年早逝,人们对郭嘉的熟悉程度不如诸葛亮。
根据史籍记载,当同龄人都在玩耍的时候,郭嘉已在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道路,他预测以后,朝廷必将会发生动荡。由于这样的想法,让郭嘉在早年时期就不断地结交朋友,其中有不少都是英雄好汉,这些人大部分在三国时期都有所建树。郭嘉并在21时加入了当时中原霸主袁绍的帐下。 ▲郭嘉与曹操(图/翻摄百科词条) 只不过郭嘉的建议,并没有被袁绍采取,这样的情况下,郭嘉受到了冷落。郭嘉就觉得袁绍这个人不是一个好主公,就离开了他,整整他6年他都无所事事。后来的郭嘉遇到了曹操,由此一来,郭嘉遇到了明主,此后的郭嘉 追随曹操。在曹操阵营中,郭嘉不断地建功立业,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追随曹操之后,郭嘉给曹操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计策,而这些计策非常有用,往往都是一针见血,直取要害,不像别的谋士,提出来的计策,特别的拖拉。郭嘉帮助曹操建功立业,因此郭嘉也成为了曹操的军师祭酒。也就是曹操的谋士。
郭嘉体弱多病,行为不守礼法,就算被陈群检举,但仍不作改变,不过曹操爱惜郭嘉的才能不加责备,也对陈群的公正态度加以赞许。看其弱冠后隐居,可见他喜爱不受拘束。此外他有远见,对他人的心理与性格都能推测清楚,如刘表、刘备、孙策、袁绍、袁谭、袁尚等都被其推测过,极其准确,又能精确地表达事情,曹操也大赞“只有郭奉孝能明白我的心思。” ▲郭嘉(图/翻摄百科词条)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郭嘉不死的话,当时住在卧龙山岗的诸葛亮,就不会出山,诸葛亮要是不出山的话,也就没有了以后的蜀汉王朝,因此当时流传的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其实,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也就是“卧龙若出,必兴冢虎”,这里的冢虎指的就是司马懿。因为这句话是有原因的,因为郭嘉英年早逝后,那就必须要选择一个优秀的人才可以替补他,那思前想后,只有手下的司马懿可以替补。 让司马懿登上了之前郭嘉的位置,而且司马懿的野心逐渐增大,最终司马家族成为曹魏真真正正的掌权者。“卧龙若出,必兴冢虎”的原意就是,自从诸葛亮下山之后,司马懿的事业是如日中天,最终三国归晋。 ▲司马懿的野心逐渐增大,最终司马家族成为曹魏真真正正的掌权者。(图/翻摄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三国志》
美文推荐 长路漫漫,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一本特别好看的小说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