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验课堂 | 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及其影响

 求真我gcvbmj6p 2021-12-26
常见不合格标本类型

图片

图片

 你是否曾经因为被检验科回退标本而苦恼过?你是否对回退原因还不知所以?不合格标本主要表现在溶血、凝血、污染、采集量不足或过多等,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吧。

图片

溶血

 溶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细胞破裂,细胞内容物从血细胞逸出的的过程。细胞内成分释放到细胞外,导致离心之后血清成分中有血细胞内成分,对某些检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出现标本溶血现象影响检验结果时,需重新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测。

图片
图片

溶血有哪些影响?

图片

01

生化检测

 ①许多物质在细胞内外的含量差异是很大的,例如细胞内K+、AST、ALT、ALP、LDH的浓度是细胞外液的22-160倍。如果标本溶血,细胞内的这些物质就会释放到细胞外,使血清中的含量显著增高,进而使这些生化检测指标的结果升高。

      ②某些物质的血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浆时,则溶血相当于血浆被稀释,使这些血清成分特别是在发生重度溶血时检测值降低,比如Na+、Cl-、Glu、GGT等。

      ③血红蛋白本身对吸光度的干扰。不同分析方法受血红蛋白干扰程度不同,其中终点法更易受到血红蛋白吸光度干扰。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血红蛋白会使最终反应的吸光度增加,引起结果偏高,在 实 验 中TP、ALB、TG的测定随着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而显著性增加;血红蛋白还可竞争性抑制分析物与试剂中的反应物结合,使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值。

  ④血清CK动力学测定中,因红细胞来源的腺苷酸激酶(AK)参与其指示反应,使结果假性增高,CK-MB结果随着CK的增高而增高[1]

02

HIV抗体

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IV抗体时,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溶血标本中存在的血红蛋白非特异性的吸附到反应孔中和血红素属于红色物质,干扰了红色对比色,均会造成假阳性结果[2]

03

血常规

 标本溶血后,红细胞破裂,红细胞计数较未溶血标本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结果。并且溶血标本中红细胞破碎后的碎片也会影响血小板计数,使血小板的计数偏高,造成结果的不准确[3]

脂血

     脂血是指血液中血脂浓度的异常增高, 典型表现是血浆为白色或乳白色。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脂血标本的主要来源通常有:

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患者。

② 长期高脂及高热量饮食者,患者食入高脂食物后,大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可使血浆产生混浊,称乳糜血。

③临床因治疗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输入脂肪乳的患者。

图片

脂血有哪些影响?

图片

01

生化检测

 对单试剂,终点法形成偏高影响,如葡萄糖氧化酶法,主波长在500-600尤为严重。对TBIL、DBIL形成负干扰,极容易出负值。对ALT、AST、GGT、ALP等项目形成干扰,主要在于反应曲线的上浮,仪器报吸光度错误,无法出值。可用低倍稀释或高速离心法纠正[4]

02

血常规

脂血对血常规有影响,主要是干扰血Hb的测定,可以导致Hb,MCH,MCHC等检测结果偏高, 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置换掉血浆或者用指血模式,可以减少影响。

03

凝血功能试验

脂血对比浊法的的影响较大,对磁珠法的影响较小, 脂血标本对血凝的影响主要是吸光度升高导致血凝结果升高,可用高速离心法纠正。

其他

01

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当中胆红素过高而出现的标本颜色异常,胆红素本身是一种还原剂,能够中和试剂中具有氧化性的成分或者中间反应产物,导致试剂不足或中间产物消耗,影响反应的进行,最终影响检测结果。常见受干扰项目:血清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等。

02

未冰冷浴送检

 部分激素由于其半衰期短分子不稳定(ACTH、儿茶酚胺等),需冰浴送检,常温送检检验结果偏低。

03

血量跟抗凝剂比例不符

凝血功能试验需用3.2%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9,由于抗凝剂用量一定,血量的偏多或偏少便会导致凝血试验结果的偏低或偏高。

04

错用采血管

 因不同采血管所用抗凝剂不同,错用采血管或抗凝标本凝固,血液标本成分已然发生改变,无法继续进行相关检验项目,需回退临床重抽。

05

未谨遵医嘱

 空腹血,两小时血糖,高血压四项等未按医嘱规定时间抽血也会导致检验结果与实际不符。

06

24小时尿

未留取24小时全部尿液,会影响结果的计算,造成结果升高;未用或错用防腐剂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影响实验结果,如细菌繁殖会产生一定量的蛋白。

07

尿红细胞位相

 未留取晨尿,用随机尿代替,尿液中红细胞被稀释,不利于红细胞形态的观察。

08

大便陈旧性标本

通常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超过一个小时以上,大便的一些有形成分就会受到影响,如可能存在的一些红细胞、白细胞、真菌和寄生虫卵等会被破坏,影响到大便的检查结果,无法对患者的一些疾病,有正确的判断。因此建议尽量能够取得新鲜的大便,一小时之内送检。

09

细菌培养

未用无菌容器采集标本导致细菌污染,出现假阳性,影响临床对疾病的判断。

参考文献:

[1]贺伟.溶血标本对48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5):2102-2104.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5.019.

[2]郑涛,孙华宝,罗芳,鲁纯腾,敖琴芳.溶血标本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IV抗体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21):169-170.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0.21.068.

[3]邵春梅.溶血标本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3):16371-16372.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7.83.068.

[4]郑志友,徐玉兵,杨柳生.溶血和脂血标本对凝血指标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1):25-28.DOI:10.3969/j.issn.1671-2587.2013.01.008.

来源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