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名方祝谌予过敏煎

 学中医书馆 2021-12-26

祝谌予(1914.11.30-1999.8.12)男,北京市人,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学习,尽得其传。其夫人施越华女士为施今墨先生的长女。1939年,东渡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医学专门部系统学习西医学4年,获学士学位。建国后,1956年参加中医研究院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的教学工作,并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务长兼金匮教研室主任。1975年,调到北京协和医院任中医科主任。曾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西医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主要著作有《祝氏施今墨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并在国内多种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1999年8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过敏煎

组成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各10克

功效御卫固表,抗过敏。

主治凡过敏试验阳性者,均可采用本方。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服。

方解方中防风辛温解表散风胜湿;银柴胡甘寒益阴,清热凉血;乌梅酸涩收敛,化阴生津:五味子酸甘而温,益气敛肺,补肾养
阴。本方药味平平淡淡,但立方确有巧思,四药组合,有收有散,有补有泄,有升有降,阴阳并调。盖过敏|生疾患,虽证情不同,但其病理则一,皆由过敏所致,系外邪侵扰之症,故治疗如过敏所致者,皆可用本方治之,体现异病同治之真谛。

加减凡过敏试验阳性者,均可采用本方,随症加减:如过敏

性尊麻疹属于风寒者,加桂枝、麻黄、升麻、荆芥;风热者加菊花、蝉衣、银花、薄荷;血热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热毒内盛加连翘、银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兰根;

过敏性哮喘,常加莱菔干、白芥子、苏子、葶苈子、杏仁:过敏性紫癜,常加藕节炭、血余炭、荆芥炭、茜草根、旱莲草、仙鹤草;

过敏性鼻炎,常加白芷、菖蒲、辛荑、菊花、细辛、生地、苍耳子、葛根;冷空气过敏症,常加桂枝、白芍、生姜等。

验案赏析

一:过敏性哮喘。

徐某,男,29岁,1986年”月16日初诊。

主诉哮喘10余年,经常反复发作,经某医院过敏试验阳性。确诊为过敏性哮喘,经服强的松、异丙嗪、扑尔敏等西药无效,每逢感冒后发作频繁.咳喘不能平卧。胸透两肺未见异常。近1月来,咳嗽气喘,胸闷憋气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而腻,脉滑小数。症属痰湿中阻,肺失宣降。处方;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银柴胡、乌梅、防风、五味子、杏仁、百部、沙参各lo克、葶苈子15克、甘草3克,六剂后.咳喘减轻、胸胁舒适,余症好转。效不更方,原方三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l0克,1日2~3次,每次1丸。服完后,诸症悉除,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二:过敏性荨麻疹。

商某,女,26岁,1988年2月10日初诊。

全身经常起风团。瘙痒,反复发作,已一年余,经某医院确诊为过敏性荨麻疹。近几天来,风团、瘙痒加重,皮肤划痕呈阳性反应,伴有轻度腰痛,腹泻,苔薄白,脉细数。属表虚受风,药用:银柴胡12克、五味子10克、防风12克、乌梅15克、黄芪l 5克、荆芥10克、白蒺藜15克、炙甘草15克,三剂。服药后,症状减轻,续服六剂后.此疾告瘳。

按:中医称此病为痦瘤,常因过敏导致皮肤的组织小血管扩张,
管壁的渗透性增加,形成局限性水肿,即风团.故用过敏煎抗过敏,
再加以黄芪、荆芥、白蒺藜固表祛风获效。

三:过敏性鼻炎。

魏某,女,52岁1990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过敏性鼻炎已三载,反复发作,颇感痛苦。一周前感冒后,至今鼻塞鼻痒,清涕不绝,喷嚏连作。苔薄白,脉细无力。五官科检查:鼻腔粘膜水肿,下鼻甲肿大.鼻道见清稀分泌物。此为肺卫不固.外邪侵袭。药用:银柴胡15克、防风12克、五昧子lo克、乌梅15克、黄苠20克、炙甘草5克,三剂。药后,嚏涕巳止,稍有鼻塞鼻痒感。续守上方1 5剂,诸症悉失。

按:过敏性鼻炎,中医谓之鼻鼽,常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用过敏煎抗过敏,加黄芪、白术、黄精、荆芥、辛荑扶正固表.疏风祛邪,合为益气解表,抗敏止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