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笔记179】深度剖析2019ASLA荣誉奖——从一片荒漠到敖包山顶公园

 蚂蚁景观 2021-12-26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给大家介绍一个有意思的小案例,熟悉ASLA的朋友应该对它有所耳闻,在2019年这个项目曾经获得ASLA的荣誉奖。文章不短,但看到最后你一定有所收获。


项目很简单,在内蒙古的一处山头上建了三个取景框和一个观景平台。

之所以给大家分享这个案例,是因为它有意义。这个意义并不是项目本身,而是项目所在的地方——内蒙古。

故事要从我看到这个案例的ASLA评语讲起了:

“中国内蒙古的肥沃草原曾一度因为过度的放牧、伐木、扩大农场、人口压力、风力和干旱而饱受荒漠化的侵扰。在过去的20年间,依靠地方和国家的帮助,约有300万英亩的荒地得到了恢复。为了纪念几代人为荒漠化防治所付出的努力,一座具有教育意义的公园和观景平台被建造在广阔的文冠庄园顶端。设计师利用当地的材料、植物和方法搭建了一系列简洁而美观的结构,以框架的形式凸显出重获新生的自然景观,并借助增强现实向人们讲述了这一值得铭记的变革故事。”
– 2019年评审委员会

小蚂哥曾经因为工程在陕西榆林待了一年多,榆林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毗邻,它们之间就隔了一个毛乌素沙漠。


当年在榆林动不动就是一阵沙尘暴,一股妖风,卷起漫天的黄沙,沙尘过后办公室的土足足有半厘米。


见识过荒漠威力的小蚂哥,此后一直在思考这些荒漠是如何形成的?

随后我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说实话结果有些失望。大体来说内蒙古的荒漠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如果归根到底其实还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风吹草动现牛羊”是我们小学就知道的,当时虽然大部分人没有去过内蒙,但至少知道内蒙有大片绿绿的青草,牛羊和蓝天白云。


但这种情形在一段时间里越发的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绵不绝的沙丘和满眼的荒芜。


有人说,那是气候干旱导致的,那么我想请问你,在之前那么长的时间里荒漠为什么没有像现代这样快速增长呢?

看看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图片来自:地球知识局

为了搞清楚成因,我查阅了很多相关文献,但大多文献都浮于表面,至少说服不了我,直到偶然间,看到了一个百度百科的匿名回答。


文字很多,我替你们总结一下,据这位网友说,内蒙荒漠最根本的成因是“重农轻牧”。并不是什么过渡放牧,于是我顺着他的思路再去查文献果然豁然开朗。在一篇叫做《科尔沁地区的垦殖与荒漠化》论文中就详细描述了不合理开垦带来的危害。


下面我将引用网友和这篇论文里的数据说明内蒙是如何“垦殖型”荒漠化的。

很多人,包括专家学者都认为内蒙的荒漠化是超载过牧引起的,这其实只是一个结果,真正的原因在于开垦土地。从清代以来内蒙古的土地就被不断的大量开垦。只要简单对比一下从1960年代以来的草原面积就可发现,天然草原拥有面积共下降11.5%。


大家可能觉得开垦不是件好事吗,牧民们不用到处放牧,依靠土地就能吃饱饭不是更好吗?

那你可能想得简单了。耕地和草地不同,它需要持续不断的水源供给,根据网友给出的数据:一般大田作物根系深60厘米,每亩地一次滴灌10-15方。如果是果树根系深1米,行距是3米,每亩地滴灌灌溉量最多6-10方。这个还是要根据具体作物和作物种植情况来算水量的。


而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带,干旱少雨。年降雨量呈现由东向西,及由北向南水量递增的分布特点,在22-793mm之间。降雨量最少的为西部的阿拉善盟,年降雨不足100mm,降雨量最大的为呼伦贝尔市东部、赤峰南部与通辽市东南部,降水量在350mm以上。要知道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是628mm,也就是说内蒙的降水最多的地区也才是全国平均的一半。


所以大面积的耕地带来的并不是稳定的粮食供应,而是一场场的旱灾。

但“农耕”先进、“畜牧”落后这一传统社会思想根深蒂固,在农业与畜牧业之间所做出的错误的产业选择——“重农轻牧”,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从历代统治者把农业种植置于最高地位,实施“主谷制”、“屯田制”,到现代的“以粮为纲”和“牧民不吃亏心粮”,以及大批生产建设兵团开进草原地区,都说明了这一点。


以粮为纲放在绝大多数的中国地区是没有问题的,但唯独草原不行,草可以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


草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吸收水分,通过叶面蒸腾,把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能提高环境的湿度、云量和降水,减缓地表温度的变幅,增加水循环的速度,从而影响大气中的热交换,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草看成一种空气的加湿器,这样把下层松动的细沙牢牢地定在原地,没有了这一层草,沙漠当然就开始张牙舞爪了。


这种重农轻牧的政策一直到新千年前才逐步叫停,直到1997年还在鼓励扩大耕地。于是所谓“开垦宜农荒地480万亩”被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指标。此外,受已开垦土地的荒漠化对相邻草原的胁迫影响,剩余草原的生产力也逐年下降。与1950年代相比,内蒙古草原的产草量已经下降30——50%。

当然,开垦土地虽然是造成荒漠的主要原因,但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后,为了发展经济,内蒙也开始朝着工业化转型。首先就是从小规模的放牧变成工业化大规模的养殖。




牲畜成倍的增加为全国贡献了大量优质蛋白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草原的负担。(这点其实无可厚非,很多ngo组织今年拿这点来黑中国就不地道了)

真正在经济发展中有负面影响的是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煤矿、金矿、锌矿等冶金活动将原本脆弱的土地结构进一步摧毁。


内蒙古鄂尔多斯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图片来自:环球地理志)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我失望的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先污染再治理的悲剧一再上演,这个魔咒似乎难以解除。


以上这些原因造就了前些年内蒙大面积的荒漠化。好在这几年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下大力气治理,在过去的20年间,依靠地方和国家的帮助,约有300万英亩的荒地得到了恢复。

恢复的措施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就是退耕还林还草。但实施起来可是费了很多心血。其中的一个黑科技就是:草方格。


说起草方格让我们还是把时间调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在1954年时,国家正在计划修建全球第一条“沙漠铁路”,也就是包兰线铁路,但要修这条铁路并不容易,沙坡头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因为包兰铁路需要穿越沙坡头,而沙坡头那时候的沙尘含水量只有2%到3%,植物覆盖率最高只有1%,加上地形坡度大,属于具有流动性的大沙丘区域,只要有风吹过,就会扬起沙尘,对过路行车存在着巨大的安全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那时候科研人员、固沙人员、铁路职工都想破头脑,用尽各种方法,比如用平铺式沙障、鹅卵石铺面、沥青拌沙子等等,可是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直到有一次,有个林场职工无意间用麦草在沙漠中扎制“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之类的宣传语,在经历了一场风暴后,林场职工惊讶的发现在这些字里,只有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所掩藏。于是为了验证之后又反复试了几次,确认了只有这些1米长的方形麦草格具有很强的固沙作用,并且这些植物还能留存水份,因此“麦草方格固沙法”也正式诞生了。



听宁夏当地人说,“草方格固沙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那些废弃的麦秆或麦草捆起来,然后把方格形状的麦草铺在沙丘上,接着再用铁锹把这些草方格轧进沙子里,让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竖立在四周。最后再把方格中间的沙子移动到麦草的根部,让麦草牢牢固定在沙地上。甚至还在方格中间再撒上草籽,这么一来麦草不仅阻止了流沙,在下雨的时候草籽还会发芽,而那些腐烂干枯的麦草就会作为肥料,再次滋养促进草种的生长。从此之后,宁夏每一代人都会坚持用“草方格固沙法”,昔日的一片黄沙渐渐被绿洲所替代,沙漠铁路也顺利畅行了六十多年。

被植物保护的铁路线

在1987年,草方格固沙法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在世界各地推广,成为了世界治沙史上一大奇迹,而“草方格”在国外也被称作为是“中国魔方”。




除了草方格,我国还开发了很多耐旱的经济作物,其中一种就是文冠果。


小蚂哥曾经写过文冠果的文化分析,链接在文章末尾。在这里我们只分析它的经济作用,文冠果(Yellowhorn)一种能够在极端沙漠气候中生存和繁衍的本地植物,具有稳定土壤和保持水分的功能,还会结出富含油料的果实。

像栗子一样的果实可以榨油


甚至被一些营销号称为长生不老药。


Anyway,可以说文冠果在治理荒漠化的过程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终于说到了我们今天的主角,敖包山顶公园。

这是项目建设之前的样子

敖包山顶公园项目建造于2014年,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一片150英亩的文冠果农田顶端。在如今的场地中,文冠果田的面积达到150英亩,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迁入。这片农田还被整合到更大范围的风电工程中,为当地村庄提供了可再生能源。


大家看到绿地上那些一排排的深绿色点就是文冠果。白色的杆子就是风力发电机。


项目位于文冠果展示中心(最右边)的西面山坡,要到达此地需要经过一片片文冠果林,下方的小图可以看到从荒漠到林地的变化。

这个山坡在内蒙被称为敖包,是当地的神山。听起来很什么对吧~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

我们印象中大部分的敖包都长这个样子。

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小蚂哥小时候有一首歌特别火,叫做敖包相会,翻译成白话应该就是“堆子旁的爱”~

咳咳,扯远了,我们说回项目的这个小山坡,它虽然看上去是土坡,但土只有薄薄的一层,下面还是石头,所以是名副其实的敖包,更重要的是山坡原先坐落着一栋临时办公建筑,在防治荒漠化的年月里充当枢纽,为数千名工人提供了监测、组织和休息的场地。


该项目由文冠展览中心和敖汉旗政府在2013年共同发起,其目的是纪念蒙古高原多年以来在荒漠化防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证明荒漠向繁荣农场转变的可能性,同时借助景观设计为乡村带来活力。

20m高、2500平方米的小山立于一望无际的文冠果庄园之上。二十世纪30-70年代,当时对生态的破坏使得这里变成了荒漠,迫使牧民含泪搬迁。而今天中国新农人,他们用五年时间建造了23000亩生态文冠果庄园。让这里和周围的三个村庄重新焕发生机。

所以我们今天讲这个案例的意义在于纪念区域性生态环境的转变,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以无论景观做成什么样子,它的意义都在于纪念和展望。

那么设计团队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知道人体验景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无论你去到哪里,张望都是获取体验的最重要方式,打个比方,你到一个风景极美的景区,我们都会四处张望,拿起手机相机拍照。这些行为都属于“看”。

九寨沟的游客

黄果树瀑布的游客

通过看,我们能得到最自我,最直观的感受量。这也是我们旅游回来之后,觉得精神满足的原因。

这座小山是文冠果林的制高点,记录了环境的变迁,所以在这里“看”也作为了最重要的设计手段。所以设计团队在山顶上设置了三个框景之窗和一个观景平台。给予游客最直觉化的体验。



以下是设计团队对于项目的设计介绍。

“框景之窗”作为最大的特色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减少接地—尊重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对现有地形环境的改动。
②不定基面—体现山地特色,不同的基面标高使得建筑随着山势的变化不断与山体发生直接的关系而形成了步移景异的展示路径。
③取势于山—利用山势,将山势融入建筑特色。



透过这些框,你能看到荒漠到树林的变迁,你也能感受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
除了“框景之窗”,周边还有一系列小盒子与之呼应。


由路径和其旁的土壤构成了若干个小盒子,这些小空间承载了展示历史、科普文化的功能。而这些匍匐在砾石之上的小盒子又拉近了你和展示物的关系。

呼应历史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整体呈现出向外发散的同心圆形状,由三个半开放的观景亭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观景平台组成。公园的几何形状受到文冠果树叶脉络的启发,呼应了这一植物在逆转荒漠化和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个观景亭被设置在不同的方向,分别代表了蒙古高原上其他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荒漠化治理地区:呼伦贝尔草原(朝北)、锡林郭勒草原(朝西)以及科尔沁草原(朝南)。这三处景观共同形成了一个新的历史性场所,象征着逆转蒙古高原荒漠化的自然和历史实践。


有形和无形的互动

作为观景台的一部分,图形化的框架结构旨在呈现出文冠庄园的优美风貌,同时也作为对场地对抗荒漠化的历史的回应。增强现实技术(AR)被特别地应用到观看体验的营造当中。


设计团队与历史学家和当地政府合作创建了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字化场景,讲述了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故事。参观者可以一边体验真实的空间,一边借助现场的AR设备与场地进行虚拟互动,从而将治理荒漠化的历史与创见性的未来景观在视觉框架中进行叠加。


生态友好的设计和建造

景观设计采用了从当地挖掘的岩石、泥土、废弃的机械部件以及天然的本地植物;这些元素被重新利用到新建的景观结构和道路当中。原先被用来种植文冠果的机械部件和从当地开采的天然石材共同为景观增添了历史性的特征。


为了在寒冷、干燥且多风的气候下塑造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景观,团队参考了当地耐旱房屋的建造方法,采用砾石、夯土和天然石材来搭建结构,并在其周围和内部种植沙棘、芒草和文冠果等本地植物。为期六个月的建造过程并无专业建筑团队的参与,而是完全依赖于当地的资源和村民。




多样的用途

景观结构的基本用途包括纪念、娱乐、教育、摄影、自然观察、休闲以及举办乡村活动等。为当代用途和特定的传统文化活动(如蒙古族歌舞)提供了适宜的场地。作为文冠展览中心的一部分,这处风景优美的场地不仅吸引了大量公众前来参观,还会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包括全国文冠贸易峰会和当地学校开展的课程和夏令营等。


到此项目的介绍结束,小蚂哥之所以要写这个案例,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项目作为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的纪念,它的意义打过一切。


第二,项目本身简洁现代的形式创造了一片冥想和活动的空间,大面积留白的手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的最后,小蚂哥来点八卦,在这个项目的一些网站评论中,有些不一样的声音,我截图了几个,大家可以思考下:


有一些网友认为该项目过于形式化,,这种形式放在别的地方也成立。小蚂哥认为无论再深刻的内涵,最终都要通过形式来呈现,形式只是表达内涵的一种手法,形式如果能融合在环境中,赋予环境新的意义就是可行的。


还有一个网友说项目的形态要硬扯文冠果,这种附和文化的趋势不可取,这点我认为有道理,虽然文冠果在项目中是一个必要因素,但可以通过更加契合的方式去讲故事。

文章的最后,我们来复盘整个案例:
1、设计关注的不仅是结果,环境的变化才是主角
2、AR、框景之窗都是在空间中加入了时间的概念,让方案变得生动
3、空间和视觉大面积的留白才能更好的融入自然





最后的最后,再容许我哔哔两句,很多做设计的人认为作品就是一个结果,自己的作品存在环境中就是主角,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舞台,而不是一个舞蹈冠军。景观设计也许只是一座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它的形态样子都只是一个结果,不是设计的目的。

好了,这期的内容就到这里吧~asla专题我会一直写下去,但我关注的重点不会只在项目本身,从项目背后深层的文化意义才更有价值。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我们下期见吧~

点赞留言就可以催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