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汨罗江诗话|拂拭三闾文字 还与日月争光 |河泊潭

 汨罗江屈原文化 2021-12-26

汨罗江诗话|拂拭三闾文字  还与日月争光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的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

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水调歌头.其三.泛湘江》南宋 张孝祥

公元前278年,屈原自沉湘水汨罗殉国,其后宋玉、景差、贾谊、司马迁、东方朔、刘向、颜延之、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文化巨匠亲临湘水凭吊屈原。

时光穿越1444年,南宋著名诗人张孝祥抱着“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的久久心愿,终于如愿来到湘江汨水之畔,写下了一系列诗章,为古罗地(湘阴汨罗屈原区岳阳)贡献了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屈原生地湖北秭归,屈原死地湘水汨罗屈原潭(今河泊潭)。李白云:“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因此湘水汨罗成了历代南放贬官热门的打卡之地。隋孙万寿《远戍江南》云:“贾谊长沙国,屈平湘水滨。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

屈原因谗言而被楚王放逐,涉江往来于沅湘流域,后又自投于“沅湘分流汨兮”之汨罗,因其爱国情怀,民众把端午龙舟变成了纪念他一个人的节日;他在汨罗完成的《楚辞》,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发出了“世界文化名人”的强光。那些“与日争光”的诗篇,刷亮了历代文化名人的浪漫色彩,其爱国、民生、美政的“香草美人”思想强烈地扣响了无数爱国者的心扉。

东方朔云:“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杜审言云:“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于武陵云:“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邵谒云:“屈原若不贤,焉得沈湘水”等等,汉唐诗人们都是见湘水便思屈原。

张孝祥也不例外。公元1066年,他被谗落职,从桂林北归,途中泛舟湘江,看到清冽见底的湘水,自然想起在此沉江的二妃和屈原,通篇运化《楚辞》意境,写下《泛湘江》,展现自己对屈原的尊敬和内心怨愤不平的心态。

屈原因谗言而窜逐,往来在沅水、湘水流域,后又自投金沙堆下汨罗江;张孝祥亲临此地,吊念屈原,心中自然感喟良多。屈原“与日月争光”的楚辞,油然在他心中激荡心扉。

诗中大量化用了楚辞的意象,成就了这首美诗。可见诗人对《楚辞》是烂熟于心,词升灵魂。

开首他就走进了《楚辞》,“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与女沐兮咸池 ,晞女发兮阳之阿”“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蝉蜕尘埃外 ,蝶梦水云乡 ”,词人在此转换视角,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的,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和《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的典故话出屈原“水云乡”这个隐者,赞之屈原身处浊世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又借以自喻而显露出豁达自适的心境。

他再化用屈原《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纫秋兰以为佩”和《东皇太一》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之典故,想象用荷叶编织成衣服,把兰草贯穿起来作佩戴,手握着美丽的花草,把湘水之神写得栩栩如生。湘妃虽然微笑着起舞,但奏的却是一曲音调悲凉的民间乐曲 。

“唤起”三句以崇敬的心情颂扬屈原的伟大品格及其作品不朽的艺术价值。《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平正道直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 离骚》,盖自怨生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结末“莫遣”二句用典为王羲之“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未渠央谓未遽尽,带给我们余韵绕梁。一幅清旷优美的奇特画面,透出浪漫色彩,宛转曲折,缠绵情深,让我们触摸到作者满腔忠愤和高洁情怀的脉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