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六七)——脾俞穴

 火帝养生_WSH 2021-12-26

我们前面讲到了肝俞和胆俞,下面我们来看脾俞和胃俞。脾俞在第十一胸椎脊突下旁开一寸半。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所以,四肢的问题都可以在脾俞上进行治疗,脾主湿,风湿关节痛,也可以在脾俞上下针。培土治水,把土固好了,水就不会泛滥。如果脾有问题,不能运化水湿,所以,就会出现水肿的现象。脾主少腹,少腹是指的肚脐以下。所以,有腹胀,有水肿,这些都可以在脾俞上下针。

当我们脾有问题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表证就是身体沉重。我们人在正常的状态下,身体里面的气是往上升,其实,这个气就是我们身体里被气化的水,所以,我们不会感觉到身体很重。

脚是我们人体最远的地方,脚是温热的时候,就表示身体的气化功能很好,水液被气化一直往上升,我们全身都是处在一个气化的状态。我们身体里的水被气化以后,是不会长东西的,所以,全身充满气的时候,是不会有癌症的。

当脚是冰的时候,虽然没有癌症,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把脚给热起来。

脾也可开胃,胃口不好,也可以在脾俞上进行治疗。灸或针都可以,效果都不错。

脾俞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

我们在针脾俞的时候,一定是斜刺,从脾俞旁边0.5寸下针,斜刺过去,刚好到达脾俞穴,一般斜刺斜刺0.5~0.8寸。

当脾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前面讲过俞募治疗法,脾的募穴章门穴,所以,章门配上脾俞,这就是俞募治疗法。如果有痛,脾经的郄穴地机穴也可以下针,针灸穴位的搭配就是这样出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