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20年内,老年人口将突破5亿:人到晚年,最好不要一个人住

 谢耳朵馆长 2021-12-2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最近,有很多网民强烈反响:老年人是一个人住,或是应当找个老伴?
据有关调查,2011年在我国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3.7%。2012年10月23日,全国各地老龄化工作办公室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将来20年内,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迅速发展期,有学者预测2050年,老年人口数或将突破5亿大关。
心理学:老年人最好不要一个人过日子,子女的建议非常重要。大部分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太好,有时候难以照顾好自己。
老人的孩子一天到晚到处跑,没有时间照料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鼓励老人另找老伴吗?

一、思维能力降低

从发展心理学的方面看来,人的大脑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水准在30岁以前做到巅峰。在这段时间,大家可以迅速把握新生事物,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较高的水准。
心理学专家认为,“老年人挫败感(Old people's frustration)”是人们心理状态发展趋势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针对老年人而言,思维能力降低是难以避免的,随着就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
老年人一般退休以后就在家里,社交圈子狭小,一天到晚浑浑噩噩,害怕孤独。如果是离异或是丧偶,这种感觉会更明显。

老年人由于孤单,非常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从而造成产生猜疑、崩溃的心态,并且会经常否认自身的价值。

有一些老人早期一直从事井然有序的工作,忽然变成了懒散随意的生活,一时无法融入,无从适应。陪伴可以减轻老年人晚年时期的孤单感和对晚年生活的害怕。
一项有关老年人心理状态的统计显示,获得大量关注和陪伴的人,心态更健康,病症也更少。
只有经常和老人沟通,多和老人说说话、交交心,这样才能了解老人的所急、所想、所盼,也可以让老人觉得自己还有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出出主意,分析问题。
进而不但开阔了老人的心胸,也可以让老人的大脑有了锻炼,心理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二、老年心理

衰老感就是指由一切正常的生理学变老状况或离休、丧偶等生活问题所造成的“老而没用”的心理状态或者是感受。许多老年人的性格发展趋势是两极化的。
有一些老年人因为不能融入一系列的社会发展转变,通常会变得较为消极消沉,通常自私自利。有一些老人争强好胜强,有很大的完美主义倾向。
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要多关心老人,有时候,他们做一些事,是故意而为之,其实就是想让我们注意到他们,和他们说说话,进行沟通。
这种问题以往并不显著,但由于岁数的增加,原先的坏习惯向更明显的趋势发展。老年人在生活中一直有一种怀旧的情感。
与年轻人对比,老年人有更多的怀旧的情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老人在回忆自己的一生,或者是在回忆往事和以往的人。
有专家学者证实,人在老年,会注意自个的健康状况,会由于担心得病和身亡而产生焦虑情绪。与此同时,退休后收益会降低,金钱问题也会让老人产生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一些老年人一天到晚悲叹时间的流逝,担忧孩子和将来,这使他们更非常容易深陷“老而没用”的念头。

三、家庭观念变化

五柳先生曾写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李白也曾诗云:“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杜甫更是感叹:“百年秋已半,九日意兼悲”。
心理学专家认为,当老年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时,他们会提高对生活的控制力,提升自己的满足感。
人到了老年,会更为关心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孩子的孩子,会帮助照料,也希望身旁有爱人守候。有爱人守候的话,自己做事情也会有意义,更不会感觉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深爱和被关怀是人最根本的心理需求。仅有基本要求获得满足,才可以拥有更好地感受生活品质的心态,产生健康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问题。
因此,作为孩子,大家应当鼓励老人找一个老伴,也应当鼓励她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交一些好朋友,降低她们的失落感。即使找不着适合的老伴和好朋友在一起,也可以明显提升生活满意率。
老年人拥有老伴,会认为自身的生活是可控的,不用借助孩子帮助和陪伴,也可以觉得幸福快乐。大家应当鼓励老年人找一个老伴。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