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从云中子看封神中阐截两教的根本本质冲突

 江明月好 2021-12-27

云中子号称是福德真仙,不必渡十二金仙的红尘杀劫。所以,黄河阵十二金仙都被削了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而云中子却幸运地逃过黄河阵之厄。云中子在整个封神大战中,并不是特别出彩的人物,但也参与了一些重大活动。其中,云中子第一次下山的行动就暴露了阐教和截教的根本矛盾,为后面两教最终不可挽回的局势做了铺垫。

下山

云中子下山是因为他在采药时看到了千年狐妖在朝歌上空那道明晃晃的妖气。女娲娘娘嘱咐轩辕坟三妖时说得很清楚,要“隐其妖形,托身宫院”。可不知千年狐妖是无知还是无能,她在皇宫之中可是丝毫没有隐匿踪迹的意思。一道妖气直贯云霄,连千里之外终南山的云中子都看到了,这不是在昭告天下我狐狸精在皇宫里吗?千年狐妖出了什么问题,暂且放下。云中子却想立功德,直接拿着加工的巨阙剑奔朝歌去了。

三教

见到纣王的云中子不可能看门见山地就说皇宫里有妖怪,我是来降妖的,必然会与纣王闲谈一番,客气一下。所以云中子便与纣王谈起了仙道之事。其中谈到三教对比时云中子说出了如下的话:

“比儒者兮官高职显,富贵浮云;比截教兮五刑道术,正果难成。但谈三教,惟道独尊。”

云中子这里所说的三教明显是儒教、截教和阐教。至于三教的高下,云中子理所当然地推崇他自己所在的阐教。而儒教圣人孔子这时还没有现世呢,应该是老子在代理儒教事务,等待孔子成圣后才会把儒教事务交接给孔子。对于儒教的评价,云中子认为儒教中人热衷于功名利禄,积极入世,最终结果是如浮云一样毫无根基。对于截教的评价,云中子认为截教的核心教义是五刑道术。五刑道术的定义是什么不太清楚,但云中子给截教下的结论就是正果难成。云中子最后的结论就是,“三教之中,惟道独尊”,他已经把截教从道门中剔除出去了。

分歧

从云中子的论述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阐教众人对于截教的态度。截教门人毫不怀疑自己属于道门,始终认为阐教截教是一家人。所以,截教门人遇到阐教门人都是道友相称,做起事情来都是留一分情面,不把事情做绝,相信“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的说法。可人家阐教门人的想法并不是这样的,连阐教之中著名的老好人云中子都把截教门人踢出了道门的范畴,可想而知其他阐教门人对截教门人会是什么样的态度。一定是“旁门左道,人人得而诛之!”

其实,云中子的态度就是阐截两教最终决裂的根本原因。阐教对截教从本质上就是不认同的。这就造成截教门人经常热脸贴了阐教门人的冷屁股。人家就没拿你当自己人,你想“作人留一线”,人家可是“斩草要除根”的。这就造成截教门人处处被动,有时甚至不知所措,贻误战机,浪费了大好战局。

尾声

截教教义是否真的正果难成?这是云中子的一面之词。不过看遍截教众人,能得正果的确实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云霄娘娘无疑是能得到正果的,只是在封神大劫中被斩断了成仙之路。截教也许真的要克服更大的艰难才能成就正果,但像云中子那样一下子把截教给否定了,却是不应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