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演义》:云中子为何不用照妖宝剑除妖?

 侠客说 2023-10-01 发布于湖南

按小说里面所写,云中子是“千百年得道之仙”,还被人称为“福德之仙”,原因是姜子牙等人会破十绝阵时云中子没去,也没有被混元金斗收进黄河阵削去顶上三花,后面还在绝龙岭用燃灯道人的法宝杀死了闻仲,让商朝失去了支柱大臣。

这位云中子并不在阐教十二金仙之列,但同样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曾经还为救文王姬昌,引诱雷震子吃下两颗仙杏,长出一对肉翅。侠客君曾经在前面的文章里有过吐槽,说云中子收徒弟比较懒,说的就是雷震子吃仙杏长肉翅这个事情。同时,侠客君还吐槽过云中子做事情不干脆,这个吐槽主要是指云中子进剑除妖这个事情。小说第五回叫“云中子进剑除妖”,写的是云中子发现假妲己在朝歌作乱,他向纣王进剑想除灭假妲己这个事情。按书中所写:

“话说终南山有一炼气士,名曰云中子,乃是千百年得道之仙。那日闲居无事,手携水火花篮,意欲往虎儿崖前采药;方才驾云兴雾,忽见东南上一道妖气,直冲透云霄。云中子打一看时,点首嗟叹:'此畜不过是千年狐狸,今假托人形,潜匿朝歌皇宫之内,若不早除,必为大患。我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忙唤金霞童子:'你与我将老枯松枝取一段来,待我削一木剑,去除妖邪。’童儿曰:'何不用照妖宝剑,斩断妖邪,永绝祸根?’云中子笑曰:'千年老狐,岂足当我宝剑!只此足矣。’童儿取松枝与云中子,削成木剑,吩咐童子:'好生看守洞门,我去就来。’云中子离了终南山,脚踏祥云,望朝歌而来。”

这一段话里面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细节。首先是云中子发现朝歌城里有一道妖气直冲云霄,这说明云中子颇有本领,修行不到一定程度是看不出妖气的,特别是假妲己修炼时间颇长,估计有办法隐藏自己身上的妖气,比如在朝歌臣内,闻仲这位截教门人就没看出假妲己身上的妖气,否则以闻仲对纣王的耿耿忠心,绝对会想办法除掉假妲己为商朝续命。

其次,云中子欲下山除妖,叫他身边的金霞童子取一根枯松枝过来,他要削一把木剑去除妖。为什么云中子要去除妖?因为云中子认为“出家人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他也是阐教门人,难道不知道元始天尊的封神榜?假妲己祸乱朝歌,可以说是封神计划的一个环节。然而,云中子仍然要去除妖,照这么看来,云中子比阐教其他门人似乎要显得可爱,他不像阐教的其他门人只顾天命不管人间是非。以云中子的角度来看,可能云中子还是乐意想办法替商朝续命的。而此时的云中子,觉得假妲己会给商朝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应该早一点除掉这个妖怪。

最后,云中子除妖的方式却令人觉得耐人寻味。按说,做事情,特别是除恶,应该是“除恶务尽”,否则“恶”肯定会死灰复燃。所以,金霞童子的想法是,要云中子命照妖宝剑去除妖,可以永绝后患,云中子却说假妲己不过是一只千年狐狸成精,用上照妖宝剑是大材小用,只要一把木剑就可以了。这里是云中子小瞧假妲己吗?在这里,侠客君却不这么认为。云中子是真心去除妖的,但是云中子作为阐教门人,他还是知道元始天尊的封神计划的。元始天尊的封神计划其实是很难逆转的,因为说到底这个事在小说里是天命,人们常说“天命不可违”,正是说明了天命的权威性与绝对性。但是云中子却对假妲己在朝歌城内做的事情又不想袖手旁观,所以云中子只好用一把木剑去除妖了。如果说假妲己在朝歌的作为是整个封神大计中的一环,云中子要到朝歌除妖就要仔细行事了。用照妖宝剑,假妲己是绝对逃不掉的,可谓必死无疑。要是这么就整死假妲己,是不是破坏了封神大计呢?这个答案不好说。然而,用木剑去除妖,显然会好做得多,让事件事情都有了可操作的空间。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纣王因为假妲己被木剑所镇身体暴恙而烧掉了木剑。

这里面就好看了。其实一切都是纣王自己的选择,也难怪小说里面对云中子进剑除妖这一回有两段评论般的语言,第一段是“看官,这是那云中子宝剑挂在分宫楼,镇压的这狐狸如此模样。倘若是镇压的这妖怪死了,可不保得成汤天下。也是合该这纣王江山有败,周室将兴,故此纣王终被他迷惑了”,第二段是“纣王不焚此宝剑,还是商家天下,只因焚了此剑,妖气绵固深宫,把纣王缠得颠倒错乱,荒了朝政,人离天怨,白白将天下失于西伯,此也是天意合该如此”。侠客君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周灭纣,这虽然在小说里面是天意,但这个天意也并非本来如此。照小说里面这么写,与其说是天意如此,倒不如说是人为的。说到底,还是纣王的昏庸导致了失去天下的悲惨结局!

诸君以为何如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