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对家长和老师的态度有三: 一是不敢欺;二是不能欺;三是不忍欺(上)

 读原著 2021-12-27

        孩子对家长和老师的态度有三种:

  一是孩子不敢欺他们;二是孩子不能欺他们;三是孩子不忍欺他们。
 
   孩子不忍其他们,说明他们教育是最成功的。
   孩子不能欺他们,说明他们的教育一般般。
   孩子不敢欺他们,说明他们的教育最次。

    《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记载:“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
  
    
     何谓不敢欺?最简单的就是严刑峻法,西门豹用这个治巫婆可以,但那也是具体情况下的应变之举。秦始皇用这一套来治理国家,才十五年就倒了,并不长久。

    一个家庭中,父母自己也身不正,只一味对孩子来蛮的,重罚为主。这样孩子虽然不敢欺,但他是被恐吓,被压抑的,心里很不健康。还有一点,重法重罚是不得已情境下的最后手段,如果对平常情况也使用这一招,必然会出现“刑罚兴,大盗起”,“重罚的背面正滋生着大谎”的物极必反之局面,不论对社会治理来说,还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来说,这都是下策。

      何谓不能欺?一个社会内,人民不能欺上,是源于上面建立了一套顺人性的好体制,这套体制内,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一个公共规则,每个人都能尽其位,发挥起自己的最大用处。

    
      一个家庭内,对于孩子的教育,父亲和母亲的分工配合也能做到恰到好处。

     
     一个家庭,要有家规,家风,这种东西是每一个成员都在默默奉行的,即使独处时,或是不在家,到了外面,只要平时每一个人都习惯了去敬畏规则,那么孩子不仅无法欺骗父母,而且根本也不会特意想到要去欺骗父母,这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好的家规,家风一直都在持续正面的将孩子向好而光明的那一方向引导;二是反面来说,无形中的规则也在无声的监督着,警醒着,教诲着孩子,破坏规则要付出的代价,也被孩子看得一清二楚。

     
      以此孩子不能欺。

 
      类比来说:

      子产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法学家,孔子非常推崇他,认为他具有极高的德行,称他“古之遗爱也”。

      子产的国家郑国是一个小国,它北面是晋国,南面是楚国,东边不远处是鲁国齐国,西边一地之隔则是强秦,它处于大国之间,形势很不利。子产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辅佐郑简公、郑定公期间,他在郑国雷厉风行的实施了一些列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不仅帮郑国在外交上维持了较好的独立性,更为郑国开启了国力中兴的大好局面。
 
    子产在执政期间,概括来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

     一是整顿田制,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

     二是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

     三是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

    四十重视人才,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
  
     五是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

     由这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改革之后,郑国率先建立起了一套能在“公室的利益”和“贵族的特权”之间取得较好平衡的独特体制,这套体制直接为郑国的日后长久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不能欺,这其中主要得益于的措施,除了子产“铸刑书于鼎”(中国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之法)外,更重要的还有子产对人才的大力培养,对社会中人与位的配合分工做到了极致的顺其质,尽其性。

   《晏子春秋》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子产则是全反着来的,知贤,然后让贤人得其位,最后一点极其重要,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让他在那个位子了,就给他充分的信任,让其独立自由,心无挂碍的率性发挥。

   人尽其才,人与人的配合有多重要?历史上早有定论。

   人各有能有不能,有明有不明,若能为能,不能为不能,明为明,不明为不明,乃所谓明也。—陆九渊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唐·韩愈《送张道士》

举人之周也,与人之一也。——《左传·文公三年》

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使能,国之利也。——《左传·文公六年》

使人者,器之。——《论语·颜渊》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论语·卫灵公》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采贞观元年》

  (清)顾嗣协的《杂兴》诗: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