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就故意刁难刘禹锡。

   先安排刘禹锡在城南面江一荒地而居,没想到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别人以为很苦,刘禹锡却看到河边垂柳依依,美不胜收,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依然不罢休,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一座小荒山上,而且只给刘禹锡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然而,到了最后这种境地,刘禹锡照样泰然自若,还写下一篇《陋室铭》,并请人将其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以明志。

  铭文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里面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讲,只因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君陈》中的一句话:“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周书》中也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一个人最强大的自信不是来自外在,而是源自内在的修养,道德上的高度自信才是一个人活在这世上无忧无惧的主要原因。

  苏东坡曾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外界的不圆满是整个人类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惯常现象。只有内心的圆融,才能让这个世界境随心转,满树花开,——而强大的内心当然是需要砥砺修身才能修得的。

   孔子弟子真得其精髓者不过二三子,颜回第一,却早逝。颜回家境不好,生活上比较贫穷,但其修养与思想上并不贫瘠。他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超越功利的境地,平日里真正是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观天上云卷云舒”的人。一个人,只要内心澄明,自性俱足,心不为物所役,那外在的一切困境都不是事儿。有高度独立的人格精神,有强大道德底气的人,都会做到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于一身,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孔子说:“真的是品格高,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清苦,颜回却能照样活得快活,不改他好学的志趣。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