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读原著 2021-12-27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陪同太子前往赵国做人质、临出发前,他对魏王说:“如今有一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不相信。”庞葱又问道:“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有些怀疑。”

   庞葱接着说:“如果又出现了第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回答:“我当然会相信。”庞葱说:“很明显,街市上根本不会出现老虎,可是经过三个人的传播,街市上好像就真的有了老虎。而今赵国都城邯郸和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要比王宫离街市的距离远很多,对我有非议的人又不止三个,还望大王可以明察秋毫啊。”魏王说:“这个我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去吧!”

   果然,庞葱刚陪着太子离开,就有人在魏王面前诬陷他。刚开始时,魏王还会为庞葱辩解,诬陷的人多了魏王竟然信以为真。等庞葱和太子回国后,魏王就真的再也没有召见过庞葱。

   谎言,谣言,恶言,空言,诽谤之言,谄媚之言重复千遍,就极有可能被人当真。大街上根本没有老虎,这本是确凿无疑的,但因为人人都这么说,强大的舆论导向就会影响个人判断。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要说假话,信假话,传假话,而是要始终保持一份心明眼亮,善于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议论,瞬息万变的万象万事,进行理性分析,谨慎思考,独立明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深彻的穿透力,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谣言,谎言,流言蜚语,道听途说,传的人多了,信的人多了,还能给当事者造成极大伤害,孔子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南子,春秋时期女政治家,河南商丘人。南子原是宋国公主  ,后嫁卫灵公为夫人。南子生性淫乱,与宋国公子朝私通。卫灵公不加阻止,反而纵容南子,召公子朝与其在洮地相会。卫灵公的太子蒯聩知道南子私通之事后,非常愤怒,便和家臣 戏阳速 商量,在朝见南子时趁机刺杀她。结果 戏阳速 反悔没有行动,被南子察觉,蒯聩于是逃亡宋国,卫灵公将蒯聩党羽全部赶走。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来到卫国,寄宿在蘧伯玉家里。南子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不惜蒙受耻辱想与我们国君结为兄弟之情,必定要先见我们国君的夫人。我愿见见您。”孔子选择去见了南子。南子当时在细葛布做成的帏帐里,孔子进门后,即向北面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佩玉首饰互相碰撞,发出叮当的清脆响声。

   孔子的学生子路也许是听了什么不好的流言蜚语,对老师向南子行礼,与南子的相见这事儿很不高兴,搞得孔子为了自证清白,不得不对天发誓,说自己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谴责他。

   过了一个多月后,卫灵公与南子同坐一辆车子,宦官雍渠陪侍左右,出了宫门,要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紧跟其后,招摇经过街市。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德行如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对此很是厌恶,于是随即离开了卫国。

  中国的成语里,也有很多说到流言蜚语对当事人和事实真相造成的破坏。

   比如《国语·周语下》中的“众口铄金”,——这个词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言可畏”一词,——说的是背后的议论,或诬蔑,不实的话很可怕。

  《史记·张仪列传》中的“积毁销骨”,——是讲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

   大众言论的可怕之处,一在于其来处不明,难以追溯到具体始发责任人;二在于从众心理作怪,往往多数人在这种大环境不良的情况下都会丧失独立思考,跟着众人一起颠倒黑白,当事人就只能被冤枉,欲哭无泪,自己明明没有做过这样或那样的事,硬是被人裁定为“有罪”,这便是流言蜚语的杀人于无形处。无论是历史上的“莫须有”,还是当今的网络暴力,都莫不如此。

  当然,孔子是有大智慧的人,面对妄境,他自能保持住他的清明。他深知道人言的可畏,但他也很清楚地晓得流言应当止于智者。这个世上,事实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黑白可能颠倒一时,但不可能颠倒一世,黑的始终是黑的,而白的始终是白的,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为人处世,只要自己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那在遭到“人言”的攻击之时,也肯定会虽千万人吾往矣,砥砺做真自己,无所畏惧。

   孔子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假若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