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周侗是北宋末年之武术大师,以善于箭术闻名,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谭正芳最小的徒弟,成年后得到当时地位显赫的包拯赏识,进入军中为军官,后担任京师御拳馆教师。御拳馆有天地人三席,周侗为“天”字教师,地位最尊,和朝中名将 宗泽 交好,后来梁山好汉病尉迟孙立就是得周侗引荐给宗泽,担任了登州兵马都监。他还有一个师弟,就是祝家庄的武术教师栾廷玉,后来孙立就是利用了这层关系打入祝家庄内部。

  因为在朝政上主张抗辽抗金,周侗政治上不得意,因此专心武学,确立了官派正规武术的若干套路,如五步十三枪戳脚,发展自少林的翻子拳,以及周侗棍等。他悉心传授武功,在御拳馆期间正式收徒二人,一个是玉麒麟卢俊义,一个是豹子头林冲,卢俊义广有田产,不作官,林冲则借助周侗的关系,担任了宋军中的八十万禁军中的一个教头。

   岳飞三子岳霖(生于西元1130年)在临终前交代其子,一位诗人及史学家岳珂(生于西元1183年,死于约西元1243年)去完成岳飞的传记,这分上下两卷的传记完成于西元1203年,大约是在岳飞被处死六十年后。但迟至西元1234年才得以出版,在西元1345年时被删改后收入了蒙元编纂的《宋史·岳飞传》(卷三五十六,列传一百二十四)。在岳飞所写的传记中,周同只是被稍稍提了一下。“学射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溯望设祭于其冢。”

   一个好的师傅不仅能改变弟子的命运,有时候更是能改变历史进程。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徒弟们在不在身边,师傅有没有一直教下去,对于一段真挚的交情来说,该被铭记的总会被铭记住。

   明末东林党人,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在任学政时,风雪严寒的一天,带了几个随从,到京城地区微服私访。进入古寺,见到一个书生在厢房里伏案而卧。他拿起书生写好的草稿阅后,大为赞赏,便脱下自己的貂皮外衣,给书生盖上,并替他关好门。左光斗从寺僧那里打听出书生叫史可法。考试那天,当考场人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公惊喜不已,便毫不犹豫地在其试卷上将其圈定为第一名。并对夫人说:“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左光斗能如此豁达大度,唯才是举,不为自己的子女打算,毅然定史可法为继承人。如此大胆用人,实属难能可贵。

  后来,史可法听说老师被魏忠贤关进牢里,就天天在监狱外面转,想进去看他。但是监牢把守得很严,进不去。后来听说左光斗受了炮烙,眼看活不成了,史可法很着急,买通了守牢的人混了进去。他看到左光斗的时候,一下子愣住了。只见左光斗靠墙坐着,脸焦烂得简直认不出来了,小腿上筋肉全脱落了,露出血淋淋的骨头。史可法控制不住,跪下抱着老师的腿哭了起来。左光斗听见声音,知道是他最喜欢的学生史可法,可是眼睛睁不开来。他费劲地抬起手臂,用手扒开眼皮,瞪着眼喝道:“糊涂蛋!这是什么地方,你来干什么!国家已经落到这般地步,我是活不长了,你再跑到这儿来,让人害了你,谁来继承我!” 

  史可法伤心欲绝,不忍离开。左光斗怒骂:“蠢才!快走!不走我就打死你!”一边说,一边就摸地上的铁镣,可是手已经不听使唤了。史可法没有办法,哭着出了监牢。过了不久,左光斗就去世了。 

  后来,史可法常常对人谈起他的老师左光斗,总是说:“左老师的肺肝,都是用铁和石头做成的啊!”左光斗钢铁般顽强不屈的斗志,深深地影响了史可法的余生。

   史可法后来果然成了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著名的政治家。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再后来,连清乾隆帝都追谥他为“忠正”。

   好的老师总是让人留恋的,一生都在积极影响着他的弟子。反过来说也一样,好的弟子也总是让老师无比留念的。

  孔子在蔡居住到第三年的时候,吴征伐陈,楚出兵救陈.楚王听说孔子在蔡,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将拜访楚.陈、蔡的大夫们相与谋划说:“孔子是贤能的人,他所刺讥的都切中诸侯之痛处。他在这里久居三年,我们所做的都不合他的意思。现在楚这样的大国来聘请他,如果他在楚得到重用,我们这些大夫就危险了。”于是派兵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山野。

  后来,还是孔子派子贡出使楚。楚昭王兴师来迎孔子,陈蔡之厄才算结束。

  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颜回不久就死了,子路、子贡等也先后离开了他,很多其他弟子也走散了,各自去了。孔子对这些弟子爱如己出,当然会时常想念他们。

  孔子感叹地说:“曾经跟随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如今都不在我身边了。”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