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同一境况特别是面临困境时,君子与小人会有不同表现。孔子以自身的困顿经历来阐述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异。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和弟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躺着不能起来。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困窘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困窘时能固守正道,小人一遇困窘就无所不为了。”孔子及弟子陈蔡绝粮一事,在《孔子家语》《荀子》《吕氏春秋》《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说苑》等书都有记载。《孔子家语·在厄》记载更加具体。楚国楚昭王想聘用孔子,孔子前往拜访答礼,路过陈国蔡国边境。陈国蔡国的大夫们一起计谋说,孔子是圣贤,他所刺讥的都能击中诸侯的病根,如果被楚国任用,那么陈国蔡国就危险了,于是派属下的兵丁阻拦孔子。孔子无法通过,且与外界无法交往,断粮七天,粗菜淡饭都吃不上,跟着的弟子都饿病了,直到楚国派兵来救,才得以解围。在被困期间,“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不畏艰难,坚持慷慨讲学,且奏乐唱歌不停。可见,孔子始终保持着乐观心态,为追求政治理想而矢志不渝。困境之中,更显圣人德行高尚。孔子教育弟子,面对困窘的境遇,君子要依然能够乐于修身,坚守自己的理想和操守,绝不能像小人那样一遇到困窘局面就乱了心性、不守礼制,甚至胡作非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