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384年,亚里斯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的史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家境富裕。17岁时,亚里斯多德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创立的学院,一待就是二十年,从最初的学生,后来也变成了教师。柏拉图死后,亚里斯多德总结前人哲学思想时,否定了他老师的很多观点和理论,创立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他有句名言,叫:“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这说明亚里士多德是一个敢于质疑的人,而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新问题,则是一切哲思的起点。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更是早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近代的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也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个人想真正把学习弄好,首先就要敢于审问,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华罗庚年少时期,尚未成名。有一次,阅读数学著作时,他发现了大数学家在论文中的差错之处,但是他并不迷信权威,而是经过自己的反复推算,给大数学家去信指出其差错,并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正确。

  说到当代,非典刚出来时,中国许多医学权威都认为其是衣原体病毒,但钟南山院士却另有发现,他大胆质疑,屡次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是冠状病毒,为当时快速确诊,救治病人立下了大功劳。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继续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颜回学习是好,领悟老师学说的深度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但孔子对他仍抱有一定的遗憾。也许正是因为他领悟力太强,他就无所疑问,没有疑问,就不能产生新的东西,这无论是对颜回自己来说,还是对老师来讲,都是不利的。孔子想听到不同的声音,这样对学生,对自己自己才都有进益,——孔子很早就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喜欢别人能帮他指出他的过错和不足。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所助益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不认同的。”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