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魏无忌,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lí)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魏无忌在魏国走向衰落之时,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由于秦王忌惮信陵君,花费重金派人前往魏国挑拨离间安釐王和魏无忌的关系,导致魏无忌被安釐王怀疑,不再重用他,魏无忌从此心灰意冷,回到魏国之后,自暴自弃,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四年之后(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去世。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本名杨英,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隋炀帝早年率领大军东征北伐,为隋朝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当上皇帝后也励精图治,改革官制,修订法律,攻灭了土谷浑,征讨占城、契丹、流求,并都获得了成功。然而,当他三征高句(读作gōu)丽时,滥用民力、穷奢极欲,人生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最后自作孽,导致隋末农民起义,最后亡国。

   自暴自弃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之口,后来的意思是自己甘心自堕,不求上进。其实原始的含义更为廓大——

   孟子眼里的自暴是说话不遵守礼义,总行妄语,自己残害自己。自弃就是自身行为不符合仁义,做事不能依仁义行,自己抛弃了自己。

   人本是万物之灵,自有自觉,自立,自强,自胜,自善,自新,自化力的,但偏偏有人为了眼前利益不要长远利益,为了局部利益不顾整体利益,明知其不仁义,还要不自重,不自爱的为之,这就不可原谅了,这种人是极其可悲的。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谈;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言谈破坏礼义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以为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们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们行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