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九)王占元(上)

 新用户07932792 2021-12-27

文    图  来自网络

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九)

——王占元(上)

陶山毓秀,卫水钟灵别看我的老家馆陶只是个30万人口的小县,却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所在

馆陶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因赵王(冠县古城)西北七里陶丘侧置馆,故名馆陶馆陶西汉初期设县距今已2000多年,也是唯一一个名称沿用两千多年的县。馆陶有尧唐之遗风、儒家教育之余泽,古时有四个帝王的女儿被封为“馆陶公主”三个帝王的儿子被封为“馆陶王”唐代还出过一代名相魏征。馆陶在近现代历史上也可圈可点,颇有争议的北洋时期陆军上将王占元、抗日名将范筑先、诗人雁翼、前石油工业部部长宋振明、前煤炭工业部部长肖寒等,都是我们馆陶引以为骄傲的人物。

馆陶县的诸多名人中,王占元是最褒贬不一的人,他在任时横征暴敛、克扣军饷,积聚了大量钱财,在外界以贪鄙闻名,是个专横武夫。但对家乡人却格外施恩,还为家乡赈灾出过不少力。王占元,原名德贤,字子春,小名王七,1861年生于馆陶,十八岁投入淮军刘铭传部当兵,掌管大旗。1885年,王占元被保送入北洋武备学堂第一期学习,毕业后转投宋庆的毅军。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王占元曾帅军参加鸭绿江战役,后官至湖北督军、陆军上将,到达权力巅峰。北伐军攻克平津后,王占元隐居天津英租界,1931年曾以王子春名义任天津救济水灾委员会干事、天津市慈善事业委员会委员,他还是河北省水灾筹赈分会的会员。1933年夏,鲁西水灾损失惨重,王占元等16名在津鲁籍名人联名以“山东旅津同乡水灾急赈会”的名义向天津商会催捐救灾。

前几年回老家,理璞大哥曾带我们去看过位于县城东南部的王占元故居。一座破败的院落,几间沧桑的老屋,一个月亮门被锈迹斑斑的铁栅栏锁着,门前一块不显眼的黑石板上有“王占元祠堂”字样。说是祠堂,其实就是王家旧宅据说王占元发迹后将自己的老家修得有一定规模,起码在当时算是很气派的。后来王家宅院几经劫难北伐军南下时稍有破坏文革时破四旧遭毁灭性损毁;后来旧城改造中又被拆除了大半,因此显得有些惨不忍睹。

按说老宅子也算文物,理应得到充分保护,但王七祠堂却一点也不被重视,更没有重修,估计跟王七为官时名声不太好有关,一个“鸡狗上捐”的暴敛之徒,当政者唯恐避之而不及,谁会为他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呢。听说有地方唇枪舌剑,只为争哪儿是赵云的老家,甚至还有争西门庆、潘金莲的,说到底都是利益驱动。馆陶的历届当政者不为所动,没有借王七的名义大做文章,不知该怪他们没有经济头脑,不会就势借势,还是该赞他们是非观念分明,不为眼前利益而恶搞故人。但不管怎么说,王七对家乡是有功劳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应该妥善管理他的故居。(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