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的崛起

 看尽人间荒唐 2021-12-27



两百多年前的大清帝国,正是羲和升平的康乾盛世。

山东寿张,家境殷实的农民王伦,竟然带领四千头包白布,左胸佩带一朵莲花的民众起义,高呼“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神仙护体,刀枪不入”的似经文亦似咒语的口号,一路浩荡,杀官占县,啸聚万众,声势震天动地,誓言灭清。

爱新觉罗·弘历不愧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先后命大学士舒赫德、额驸拉旺多尔济、左都御史阿思哈,统领健锐、火器二营等兵前往,并派直隶总督周元理、河南巡抚何煟等率兵四面截攻,只一月余,即平暴乱,逼王伦自焚而死。

但这道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裂纹”,却拉开了大清帝国衰败的大幕。此后大清,历经同类大劫,最著名的莫过于后来的“太平天国”,而扶大清于不倒的,却是距此一千多公里的湖南湘乡人曾国藩。

曾国藩,一位平常湖南乡下人,靠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并不算绝顶聪明的普通汉人,在这个历史赋予的伟大时机中,和洪秀全对峙,开始了功垂千秋、名流万古的旅程。

曾国藩并不是军旅出身,而且,彼时的曾国藩没有一兵一卒,朝廷除了给他一个“剿匪”的名分,银子一两也没有给。

前方太平天国军锋芒正劲,朝廷人心惶惶;后方官场尔虞我诈,官官相护。曾国藩白手起家,要在短时间之内打造一支劲旅,去消灭渐成气候的天国枭雄,即使放在今日,也几无可能。

但是,历史证明,曾国藩做到了,并且做得很漂亮。

曾国藩遵从程朱理学,尊孔卫儒;太平军在创立拜上帝教的洪秀全领导下,以打砸儒教、摧古毁旧,提出“平等、平均、平衡”口号,试图重新建设一个政教合一的新国家。从军事实力上,大清虽然有广袤土地及源源不断军事供给,但军队士兵已枯朽不能战;天国只是抢占了少部分地区,军供除了逼使被占地区绅士捐献,就是向清军抢夺,但天国军士因为是“为天下贫苦人而战”,士气高昂;从战争正义来看,清廷天国互称为妖,有产者扶清,无产者拥洪。后来是求取功名无望者、对清廷不满者、生活不如意者,都加入到太平军中去。在道义上,一护一毁,却不是一正一负。

天下纷乱,各说有理;孔孟之道,虽传千年,但人心衣食,却是检验道义的根本。

如果冯秀山不英年早逝,也许曾国藩至死也不会建立显赫功勋。

曾国藩的一生,在塑造自我、求名取利、实现理想之中,确实为大清江山殚精竭虑。在他手无寸铁只得到清廷一个名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几次走投无路欲自杀取义,但最后又挺起胸膛继续战斗,其心路历程不可能像他留给后人那样全是光鲜亮丽,其中或掩或改,不但肯定而且绝对。

但是,一个长期自我约束、自我锻造、完全自我的人,特别是曾国藩这样在满汉、家国、功过之间周旋的人,不可不谨慎,也不可不虚伪。

曾国藩所有的坚韧,既是为国,更是为家,家国之间全靠自己去平衡和支撑,所以曾国藩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了千古完人。

后世诸子,明眼人多,聪明人更多,以曾为榜样,踏着曾的影子复制自己的人源源不断。

幸好,曾所倡导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有用武之地,并且带给社会正能量。

只可惜,曾时代的“湘军”,对“天国”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五块石头出品
合作联系个人微信: f443058746

点击下图关注五块石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五块石头》公众号

       点击关注阅读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