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正式发布

 带上阳光前行 2021-12-27

2021年11月7日,由同济大学王雪松教授、吴兵教授主编的《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在上海市第一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正式发布。

智慧道路是基础建设的热点,各地相继发布了智慧高速建设标准,但是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建设智慧道路的难度更大,国内外尚没有相应的标准。今年3月起,在上海市交通委大力支持下,受嘉定区交通委委托,由同济大学牵头,联合市智能交通标委会、百度、华为、英特尔、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电科、上海建工、上海晶众、上海城建院等单位,共同开展智慧道路“嘉定标准”1.0版——《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的研究。

图片

课题开题会

图片

专家评审会

经过编制组多轮修改及专家评审,最终发布的导则共包括12章33小节,主要有5方面特点:

一、明确城市智慧道路的整体框架。

城市智慧道路由“车-路-云”组成,即整体框架中的交通参与者子系统、路侧子系统及中心子系统。城市智慧道路的建设重在“路”和“云”,为“车”提供服务。

二、根据智慧化程度对道路进行分级。

根据城市道路在管理、安全、服务、车路协同等方面的智慧化程度分为基本智慧化、中级智慧化以及高级智慧化,同时明确各级城市智慧道路的建设内容,服务要求和技术要求等。

、结合实际建设需求,与嘉定区远香湖“一环三路”智慧交通建设项目互为依托,互相融合。

导则明确了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要求,应同时兼顾一般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并能体现智慧、节能、低碳的特色;明确了感知和边缘计算系统的组成、功能、性能要求、设备参数以及设备部署等,最高能够适应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

图片

“一环三路”智慧交通建设项目

四、明确云控平台设计,为道路规划、建设、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云控平台的监控管理、数据管理、运维管理、计算管理、信息发布、车路协同应用服务等功能能切实支撑道路交通的准确诊断、交通信号的精准控制、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置、以及自动驾驶车辆的运维管理。

五、注重数据底座构建以及信息安全保障。

明确高精地图的制作标准、地图功能、性能以及对地图平台的要求,强调路侧设施的环境安全和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为智慧道路的有序运行提供基础支撑。

图片

白银路智慧道路

导则的发布填补了城市智慧道路建设标准的空白,以统一规范的技术导则,实现嘉定智慧道路高质量建设,推动区内智慧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已在嘉定新城“一环三路”示范样板之一——白银路智慧道路示范段建设中加以实践应用,助力全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