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疆教育张旭彬:进校服务,需要把内容做扎实做透做好 | OpenTalk

 多知网 2021-12-27

多知网12月22日消息,在第36期OpenTalk北京站“课后服务的新实践”的线下沙龙中,大疆教育校外业务总监张旭彬以“面对未来时代科创教育如何为课后服务提供高品质内容”为题,分享了大疆教育在校外业务上的部署与心得,对科技教育的普及化表达了充分的信心。

大疆教育校外业务总监张旭彬海)

来源|多知网

整理|冯天鸣

摄|张蔚斐

核心观点:

1、 未来对新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量巨大,但家长和孩子并不清楚这些变化。科技是普及性教育,不应该是精英教育。应该让更多孩子接触到时代的变化、从小知道自己是否感兴趣。

2、 大疆教育希望从K12到高校甚至到工作给孩子铺平一条完整贯通式的、阶梯式的培养道路。

3、 大疆教育与合作伙伴一起,基于未来职业需求和高品质教学内容,帮助学校、家长培养未来创新人才,获得学校和家长的信任。

结合校内培养体系与校外体系化课程、研学、营期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先一步看到未来,并具备面向未来所需的能力、品格、价值观。

以下为翟东海分享全文(经多知网编辑整理):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下午好,我是大疆教育的的张旭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大疆在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及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01

新职业的人才缺口近千万

首先看这张图,左侧红色部分是某省份考取这些高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我们很难想像当年660分高分考取名校,4年以后学生可能面临3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就业困难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在未来5年对新职业人才需求量巨大,例如无人机驾驶员、农业经理人以及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近千万。

一方面是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人才缺口,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毕业生有近四分之一还是希望进入到互联网行业,这是因为过去十年来互联网行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也在蓬勃发展。如果大家今年有关注过科技新闻,就会知道今年我们面临缺芯潮,例如我们大疆某一款产品上的芯片从去年成本价2块钱涨到今年36块钱,尽管如此芯片依然供不应求。

全球缺芯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两年我们市场上诞生了大量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以及智能汽车产品,这些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链接需要大量芯片。而芯片需求的大规模增加也侧面反映了一个行业趋势,那就是人工智能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在毕业生中,只有1.7%的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农林牧渔行业,因为现在大多数人对农业的认知还是停留在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里。

但实际上,农业市场是一个3万亿价值的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的新农业经理人也让现在的农业生产作业方式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2.3%的学生选择了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机、无人车相结合,大量取代了我们的基础劳动力。这个行业也是目前对人工智能人才、对机器人操作人才需求最旺盛的一个行业。

以上几个趋势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没有认识到的,同时大部分已就业人员还是焦虑的,很多人担心自己会被被新职业所取代。

介绍完上述两种情况以后,大疆教育能做些什么,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早一步看到未来,从而避免涌入竞争激烈或者下坡路的行业里面去,另外希望让孩子具备适应未来所具备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

02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促进教育闭环

提到大疆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大疆的消费级无人机,但其实我们在很多行业已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比如农业领域,一个人力一天所能播撒农药的面积是十亩地,但采用农业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面积是一千亩,有着百倍的效率提升。

除此之外我们在测绘、建模、巡检、救援以及影视拍摄领域都带来了数十倍上百倍的生产效率的提升。所以大疆不仅仅是无人机,我们在应用前沿科技引领各个行业的发展。

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希望做同样的事情。大疆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始于2013年。当时我们发现,我们的初创团队有40%的工程师都有Robocon比赛的背景。我们认为这不是巧合,所以为了给公司招揽人才,我们希望举办一场自己的机器人赛事,于是就有了2015年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

教育是一个长期行业,2016年我们下沉到K12领域,2017年发展到了研究生领域。

我们应用了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例如视觉识别和自动化,并将这些技术用于大学生假期营和高中生假期营的教学实践里。在研究生领域的人工智能挑战赛则采取的是更高难度的、全自动化且脱离人为操作的2V2对抗模式。

机甲大师赛举办这些年来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每年参赛队员会提交近千项专利,很多学生进行创业,至今孵化出十几家创业公司,这些公司也将在各行各业引领行业发展,这也正符合我们的教育初心,即培养真正的工科人才。

通过这八年的教学探索我们发现,从这些实践活动中走出来的孩子正是科技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他们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

由此引出大疆教育的愿景:我们致力于将前沿科技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唤醒人身上的潜质,为社会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

首先,我们认为科技教育是普及性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应该是一线城市或者大城市孩子们的专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应该享受到科技教育。

第二,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人工智能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把我们的教育内容变得有趣而且接地气,让孩子们真正的用起来。

第三,我们希望能够给孩子们铺平一条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的贯通式的培养道路,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第四,随着学生一步步挑战自己,他们最终会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

过去两年时间里,大疆打造了相对完善的教育内容。我们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前沿探索,横向与基础学科相融合,纵向从模块基础内容开始逐步向上提升,每一步都与实践活动、赛事活动等结合。

我们会把在企业研发中所遇到的工程问题,做成一个开放式的课题交给这些孩子们来解决。当然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过程,但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加我们的假期营实践活动,我们在2019年做了补充扩张计划,和区域性的优秀高校比如西交大、华科等一同举办区域性的实践营活动,由高校招生办支持,建设又一个新工科实践的平台。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大疆教育的生态闭环。大疆教育希望从K12领域到高校再到职场,给学生铺平一条完整的贯通式的阶梯式的培养道路,整个过程以大疆教育平台为核心。

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在教育平台中受到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与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又在不断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

孩子们的培养过程都会在我们大疆教育平台留下痕迹,最终生成一份人才评价档案,这对孩子们的升学都是有帮助的。

从高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可以反哺K12教育,我们RoboMaster大学生战队的队员有很多会去学校的延时服务课或者校外机构里做兼职,很多队员未来愿意进入到教育行业,从而反哺教育行业。

我们与很多机构都有深度合作,我们会把他们的师资力量纳入本地教师资源池,把这些教师资源输送到学校里面去上课,因为科创教育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缺乏师资。

03

进校服务如何落地?

接下来,我将以几个重点学校案例展示一下大疆教育在k12学校、培训机构 及C端业务模式。

首先是国际校,大疆做了科技周创新节、嘉年华等活动,目的是给全校师生家长普及大疆教育的课程形式,从而让感兴趣的孩子报我们的兴趣班。

我们对每个班课程安排是一个主讲老师加三个助教。去年11月18号我们在深圳荟同国际学校举办了机甲体验赛,1到9年级的学生都在参加,也吸引了大批家长围观。最后有300名学生报名了大疆的社团课,我们从中筛选50个人开班,最后筛选出24个人组队。

可能听起来大家觉得这件事很简单,实际上我们从去年11月到今年4、5月份花了近半年时间打磨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这半年时间大疆教育也在荟同学校建立了影响力。

而哈罗学校的校长决心非常大,他们希望拿出一整周时间把常规课停掉,专门做大疆的科创活动,最后取名哈罗创新周。

哈罗学校对我们大疆品牌内容非常看重,后来我们与这所学校的合作已经上升到了品牌和文化的程度。在社团课程和校队培养模式以外我们还与学校合作PPL课程,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申请国外名校。

深圳贝赛思学校是深圳TOP3的国际校,今年10月份大疆与学校共同做了3天的嘉年华活动。他们校长对我们的内容非常认可非常感兴趣,得益于校长的认可,贝赛思学校不仅开设了我们的社团课和周六的课程,甚至把我们的课程内容写进了他们校本课。

经过一年在国际校领域的探索,大疆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口碑,整个深圳有10所国际校与我们合作,深圳国际交流学院这个月也找到了我们,我们会与他们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刚才讲的活动是大疆和深圳本地合作伙伴一起完成的,我们在深圳的合作伙伴先运营了KOL家长圈、做了一些广告,然后依靠大疆品牌与课程内容的支撑做进校服务。

在公立校方面,以成都的成都蒙彼利埃小学(以下简称“成都蒙小”)为例,这是和法国合作的一个小学,是不折不扣的公立校。此前,我们在成都蒙小办了一个科技周活动。

整个成都蒙小的方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组建3到6年级的RM梯队体系,第二部分是创建RM校本课的内容和师资体系。第三部分是组建RM校队,第四部分和高校、科技企业合作挂牌。

成都蒙小挂牌我们大疆合作校的同时也挂牌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大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他们的STEM校本课程研发是由大疆教育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参与的。

在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下学生梯队建设,第一步还是普及课科技周这种活动,给孩子们做普及,之后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给孩子们上社团课。

提一点,因为公立校收费不同于私立校,收费比较低,一个人一个课时大概50块钱。但是内容做的非常丰富。正是因为物美价廉,报名我们社团课都是爆满。

最后在家长强烈要求下我们的社团课由70人增加到100人,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学生报不上我们的课程。

第二步是建立师资团队,具体流程和机制如图所示:

第三步就是进一步选拔RM校队,这就是我们科技周普及性活动,给全校的孩子做普及,由此可见孩子在认真的写学习报告,也真的很热爱这样的课程。

除了对外参加比赛,学校内部也会举办校内的RM联赛,以社团为单位成立自己的战队,战队的LOGO和队名都是孩子自己设计的。

此外,我们也建设了校外培训体系。想参加大疆暑假营和冬令营的孩子、以及想报我们社团课没报上的孩子可以去到我们合作伙伴的机构上课。

我们大疆在成都蒙小的合作伙伴对课程内容是非常有研究的,他不指望进校业务能挣钱,就是做内容,另外做引流。

同时,这些学生家长对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我们合作伙伴开的第三家门店在成都,门面是学生家长免费提供的,学生家长就是认为这个课程太优秀了,这样的课程就是应该让更多的孩子看到。

所以我们认为,咱们做进校服务,还是需要把内容扎根,做扎实做透做好。

04

Q&A

问:您好,我们也是做机器人教育的,我们的机器人主要是针对于消费级的,之前我们一直在海外做,今年才正式在国内做教育行业,但是过程中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政策问题,我们现在发现劳育和美育至少中考阶段在部分城市走进学校了,至于科创类今年还没有,所以落地学校会有资金紧张的问题。

还有人才评价,更多是国际学校和海外高校有一些帮助,针对于中高考部分,学校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刚需的事情,我很想知道大疆在落地公立校合作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的?

张旭彬:这个情况很普遍,您说的情况在去年和前年非常常见,那时候大部分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现在因为双减政策,大家对科创类教育的认知度提升了,但科创教育依然是一个非刚需,所以我们跟学校合作还是要进行一个筛选。

有些学校校长可能就是认为这个没什么用,但是有一些校长理念比较先进,尤其理工科出身的校长,他会认为我们大疆教育真的能培养孩子,提升孩子的知识技能水平。

他们跟我们开展合作,这种合作就不简单是项目合作,而是更深一层的合作。

我刚才花大篇幅讲教育理念,讲我们的内容,因为如果不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内容打动客户,学校可能就认为这是非刚需。

你说的出口问题,科创教育对中高考的帮助也是有的,我们叫白名单赛事,对中考也可以加分。另外我们的“高中生假期营”和“疆来计划”,对高考升学也是有帮助的。随着政策的变化我认为未来一定是会向科技教育有一定的倾斜的,而且我个人也能实际感受到我们的业务一年比一年更好。

问:请问你们最早一批KOL人群画像是什么?

张旭彬:我们目前运作KOL比较好的还是国际校。我们深圳的一个合作伙伴是开机构的,因为其实我们机甲课收费不便宜,基本上一学期收费在1.8万甚至更高,所以最早接触到的家长对科技教育的认知度比较高。

有些家长愿意更进一步交流,甚至于把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大疆的工程师引荐到国际校。因为国际校是有家长会、校董会的,所以我们第一批KOL来自于家长会校董会的圈子。

END

整理:冯天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