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这4个关键点,糖尿病患者运动才能效果好

 江夏心学 2021-12-28
王先生今年42岁,今年3月份单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偏高,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糖前期,医生建议先进行生活干预通过改变饮食,坚持运动,减轻体重来降低血糖。

为了能降低血糖,减轻体重,王先生每日都坚持运动,可是他很疑惑:为什么我天天运动,体重没降下来不说,血糖也没啥变化呢?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五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糖友们称作为“免费的降糖药””,可加速肌肉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快速下降


虽然动比不动好,但要想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还是很有讲究的。

图片
运动的时机


很多人都习惯晨练,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晨练前一定要先吃东西。切勿选择空腹运动,即使是没有用药的糖友,糖调节受损不仅仅是容易导致高血糖,也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一般建议糖友在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有报道指出餐后90分钟运动更能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


图片
运动量与运动时间

运动量越大,流的汗越多,对降糖减重的效果越好吗?其实不是的,运动量过大不但容易导致低血糖,更有可能对膝盖,骨骼,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损害。

一般建议糖友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推荐的体育运动包括:慢跑、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骑自行车,快走等等。保持有效心率在150-年龄,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年龄。


也可以通过自我感觉来判断。如果运动后微微出汗,稍感疲惫,休息后第2天精神就可以恢复,那么,这就是比较合适的运动量了。

运动时没有发汗感,运动心率没有明显变化,就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气促、休息后仍然觉得乏力、心悸,又过犹不及,可能会弊大于利。

图片
运动频率


运动贵在坚持,每周至少保证5天有效的中等强度运动,有氧运动天天做,无氧运动隔天做,拉伸运动随时做。


图片
哪些情况下不适合运动?

如果正合并有急性感染,或是有心脏疾病、糖尿病足、严重的眼底出血、血糖升高>16.7mmol/L)、血糖降低(<4.0mmol/L)、血压异常升高(高于180/120毫米汞柱)等一些特殊情况时,不适合运动,需要及时就医,等情况稳定后再运动。

图片
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要注意选择安全的环境(尤其重要),尽量结伴而行,外出锻炼时随身携带识别卡,让周围人知道你是糖尿病患者。以免发生意外后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运动前最好先做5-10分钟的热身运动,然后再进入正式运动。外出运动要随身携带食品,饮料等,以备不时之需,能及时纠正低血糖。

虽然运动是除了用药之外能唯一降低血糖的方式,但控血糖单靠运动可不行。血糖和体重降不下来,除了运动量可能不够,更有可能是没有控制每天的总摄入量。如果消耗的多,吃的也多,当然看不到效果了。所以在坚持运动的同时别忘了控制饮食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