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土改到联产承包三十年

 天童老僧 2021-12-28

每一段历史,都是在社会大趋势下前进的。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从建国到改革开放都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和农业对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

建国初期,农民是从牙缝里省出的钱,发展农业的。农民那种纯朴的阶级感情是实实在在的。土改给农民带来来了实惠,耕者有其田。

文章图片1

国家看到了农村必须走集体主义道路,让广大群众共同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把仅有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互助组,初级社,然后是高级社。

文章图片2

互助组只是互助合作,而初级社,就要把牲口等农具要合算入社。村干部和乡干部做了大量的鼓动宣传工作。派出大量的工作组人员深入基层。督促和协调不情愿入社的后进分子,只因他们手里有大牲口等财产。

当时的经历者说,入社就是连哄带吓,说好了大牲口都要合钱,那个时候哪有钱,只能是佘着不贵,有一部分人拿到了钱,一部分人没有拿到钱。

当时的社长都很负责任,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把膘肥体壮的大牲口变卖,换成两头母马,或者母驴。这样自繁自养,来壮大集体经济。大家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是心情舒畅了。似乎每个人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这种社会主义热情,一直持续到一九七六年。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两台邢台产的12马力的拖拉机,大队也有了大型55马力的铁牛拖拉机。大型脱粒机,扬场机,面粉机,万能磨。社员们都在享受着农业现代化喜悦。

每个生产队都有大型养猪场,年出栏都在百头,这样也给集体带来不少收入,也为国家做出的很大贡献。

我们村一共有八个生产队,也不是每个生产队都是搞的特别好。也有后进队。都是因为他们选出的队长能力与思维有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让他们的日值和其他队有了很大差距,社员干劲儿明显受到限制。

大队干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出把后进队分开的想法,让社员的收入趋于平衡。

几年下来,八个生产队变成了五个生产队。集体经济不断扩大。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两个副业。大队也有副业和林业队。

文章图片3

我们村在全县是数一数二的先进村。

一九七九年的改革春风,也吹到我们村。村干部和生产队长商量,我们村的经济建设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轻易的毁在我们手里。我们要和社员们商量,一定要对集体负责,对社员负责。尊重社员们的意见。

县和公社两级政府,不断给村干部压力,包产到户是国家政策,不分也得分。如果不执行就自动辞职。

文章图片4

一九八二年冬天,村里到处都是商讨生产队的问题,围绕着分与不分讨论。但是到最后还是分了。

由于我们村的底子厚,社员们的生产劳动都是行家里手。分田单干也带来更多的生产收获。

从七五年到改革开放,我们村没有一个光棍儿。这也说明我们村富裕不是吹的。

从八五年以后我们村,基本看不到大牲口了。最多的一年,村里有三十多家先后购买了河南,河北产的12马力拖拉机。农忙拉庄稼耕地,农闲跑运输。

至于集体好,还是单干好,我认为那都是趋势问题,其次是人的问题。哪一种经济形式都是在摸索中实践,都需要党的正确领导。都需要领头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