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逛黎阳老街

 马尔的视觉 2021-12-28

几年未来,黄山现在变得有些国际范旅游城市的模样了,面貌越来越显洋气,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越来越上档次。

它的夜景最有逛头。

沿着水边走,江水秋涨,空气润湿,远处的霓虹灯披挂出袅娜的身材。

城市因一座山而成名,而其味道与本质,却因水而确立。

江边的行人道很开阔也很华丽,有茶楼、酒吧将腿脚伸到临水处。

一座有活力的城市,夜晚和白昼的界限会不断的模糊。

古人说秉烛夜游,那神情是现代的表情。

随手一拍,飞鸟在夜空中高翔;更远的空中,绰约着要落地的大型客机。

平素这个钟点,已经泡好脚准备上床了;而在黄山,无视它的夜景就是暴殄天物。

带点酒意跑出来,想要好好的再看一看灯光下的黎阳老街。

对它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我和老余、堂主参与了濉溪老街改造、濉溪古城打造的方案意见征求,初步的讨论稿中,黎阳老街便是其范本。

最终落地的模子,也就有黎阳老街改造的套路。

濉溪古城南大街的水系构思,和黎阳老街如出一辙。

当然也不算笨拙的抄袭。

临街水渠的搭建,小桥流水、院落人家的格局,让“皖北江南”的预想风情,终究落了地。

相比较而言,黎阳老街要更古老。

从置县距今,已存有1800年的历史了,它比屯溪老街要古老得许多。

老屯溪人代代流传的有句俗语,叫“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

这句我们读着有些拗口的评断,甚至把它俩辈分都给明确了。

但黎阳老街的改造和濉溪老街的需求有所不同,它有非常明确的商业目的性,新老混搭的格局里,商业居于优先考虑位置。

若要把改造前后的照片拿出来,能看出老街的旧模样几乎无存,决策者大胆而果敢的将其折腾出面目皆非。

老家伙就是留了几栋房子,保留了石板街的走向。

石板条也是重新铺排的,整个老街的点不在石板街、老房子上。

我稍觉诧异,决断者也不怕被骂,他们居然没拿历史悠久真当回事。

它就是要打造新老混搭却一定要时尚的新型商业步行街,历史既不能成为它的局限,也不是它的制约。

怎么好看怎么来,怎么热闹怎么编排。

西式的中式的,古装的现代派的,皆为我用。

就是要摆明商业街的属性,绝不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将历史文化捧在头上供奉,因此冲淡了商业主题。

“黎阳食街”、“衣泊黎阳”等,就是老街的新立意。

商业上它也是亲民的。

既有高大上的品牌殿堂美食,也有老字号的摊点小吃。

十块钱吃个喷香的特色小玩意,黎阳老街的记忆便多了个刻度。

几个小摊子干干净净、规规顺顺,不但不是老街的疮疤,反倒成为灯火里的温馨小景。

细微之处,彰显着较为成功的城市管理、商业管理的潜移默化。

林大树多鸟聚集,也有让文人骚客抒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

老街显赫位置所建的“徽州乡贤馆”,它的文化创意真是妙笔,入馆的门槛也有讲究,不去显摆本地的历史名人谁的官大,或谁的学问高。

立足于乡土的文化贡献,展开城市老街的风俗、民风。

在黎阳老街,你不能不醉心于它的美味美食小吃,色相口感俱佳。一上台面便捕获了你的味觉,抵得上千军万马。

屯溪黎阳印象in巷有个网红打卡书店占川书局,让我流连忘返。

书局就设在黎阳老街的徽式古建筑内,进门的大厅保留着宅院原本的特色。

天井与天空相接,悬空腾飞着一辆复古机车特别惹眼。

书店文青气息十足,摆放格局以及选书类别都有脱俗高远的雅意。

在黄山相识的几位外地过来的诗人大林、张后、晓音等,曾在这里举办过“重拾语言”的诗歌雅集。

屋舍内似乎还回荡着古琴旋律里读诗的美音。

好的文化书店都是文化人与读者连接的平台,占川书局无可置疑的已成为黄山的文学高地。

不得不承认,当我们还在纠结濉溪老街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还原老滋老味的时候,作为商业街,黎阳老街已经达到了所有的预想目的:休闲、购物、美食、怀旧,应有尽有;或许也正是旗帜鲜明的商业上的精心,它的旅游文化也随之呈现出极致。

有客流,满是人气,我们也才能够看到像占川书局、“徽州乡贤馆”那样的深情款款。

作者相关文章

新街老街

老街新街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