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 产假生育假育儿假的增加,是福是祸?

 EmmaSong24 2021-12-28

普天同庆,昨天颁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明确①生育假由三十天延长到六十天;②子女年满三周岁之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享育儿假各五天,育儿假期间工资,按本人正常出勤应得工资发给;③鼓励用人单位采取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措施。

不过从微博评论来看,似乎唱衰的气氛更浓重了些,很多评论都是关于企业在此压力下会不会变相减少雇佣女性雇员,为什么要让企业来承担生育的压力,而不是政府承担,等等。

确实,据说现在企业收到女性简历里,很多直接表示不婚主义者或者丁克,如此隐私信息写在简历上,无非是要迎合招聘官员,也生怕对方有所忌讳不明不白地简历被扔进垃圾箱里。

同一天,浙江的类似决定也出台,不同的是仅针对于生育的女性,直接延长产假,一胎延长到158天(上海是从128延长到158天)、二胎和三胎延长到188天。

有对比,就必然有伤害。

就在大家对上海政策评头论足之时,与浙江决定相比之下,上海政策实在“先进”,浙江这个政策很容易被误认为性别歧视,多少有点希望女性回归家庭的意味,看来浙江相关领导觉悟力还是不够。

说实话,半年都在休产假,谁还敢雇佣女性员工,假如有人蓄意为之,就准备要进了公司,连着生三胎,那公司岂不是白白要为其支付6年工资,还很难解除?

其实这不是为企业讲话,忽略员工利益,而是企业在利益衡量后,更愿意去考虑灵活用工,而跳过直接性的雇佣,那么灵活用工模式如何盈利呢?扣减女性薪资?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各种手段估计都能想出来。

感叹一句,有条件,真的还是保障完善的大企业好,还是外资国企更有保障。

这些政策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落实三胎政策,希望大家多生孩子。

作为一个单亲母亲,我认为督促生娃,核心是解决经济问题。

但绝对不是直接补贴,众多国家经验已经证实直接给钱效果很糟,只会滋生非法生育、不负责任的父母、残缺的家庭、质量不高的儿童教育,给社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和压力。

很多专家推荐要提供更好的教养环境,比如更廉价的奶粉玩具供给、比如更高性价比的早期教育、比如更丰富的育儿玩乐场所,于是有了“双减”、于是有了产假育儿假延期、于是有了开放公立教育资源、于是有了教师轮岗,等等,是否有效,得拉到十年为一个周期来评价,现在还是个迷。

我艰辛,不管新政策是好是坏,肯定比原来地好,原来那种压抑得让人窒息的育儿状态,终于可以成为历史了,当然卷是逃不掉的,资源有限的世界里就会有卷,但富人的卷让我看不到,我就心安理得了。

每年多5天肯定优于一次性30天假期,5天对事业几乎没有影响,领导们也不会黑脸,我认为上海的政策是向社会进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