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考研 | 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司南教育学考研 2021-12-28

真题解析课请滑至文末!

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

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锁院制

    2.京师大学堂

    3.泛爱主义教育

    4.《费舍教育法》

    5.先行组织者

    6.酝酿效应

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40分)

1.简述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主张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

3.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主张及影响

4.简述终身教育思潮的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 80 分)

1.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自的内涵及目的。

2、材料题:

(1)该学校主要遵循了哪一种的德育规律。

(2)结合材料论述遵循该德育规律的要求。

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这段话中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确定了怎样的观念,在教育评价中如何处理关注目标和关注价值的关系。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请问这里讲述的是学习中的哪种现象,并解释这一现象的基础上谈谈何如在教学中促进这一现象的发生?

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锁院制:宋朝建立的防范科举作弊新制度,为了维护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防止作弊,宋朝在科举考试的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一些新制,防止科场作弊,宋朝主持礼部试的主考官称知贡举,由皇帝直接任命,通常由六部尚书学士等充任,人员年年变动,还配置“同知贡举,即副考官,使权力相互监督和制约。尤其重要的是,宋太宗淳化三年建立锁院制,即主考官一旦受命,立即住进贡院,与外界隔离,以避免请托。

2.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各省大学堂均属京师大学堂管辖。其办学宗旨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3.泛爱主义教育巴西多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知识;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等极富新意的办学设想。泛爱学校中采用自然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等活动中学习,学习内容十分广泛。


4.《费舍教育法》:1918年英国颁布的《费舍教育法》,主要内容:第一,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第二,为2-5岁儿童开设幼儿学校;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免费;第三,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并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免费提供一定的学习课程与教育训练。此法案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5.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内容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综合水平。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和保持信息,其核心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认知结构中哪些观念可以对新知识学习起固定作用,从而在新学习中加以利用。


6.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如果他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形象浮现了出来,他可能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二、简述题(每题 10 分,共 40分)

1.简述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主张。

【考查知识点】“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本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参考答案】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蓝水渔人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等。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应成为议论国家政事的场所。“公其非是于学校”,这是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其主要内容为:

(1)学校应该是大家共同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的地方。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其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风气,而不是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

(2)黄宗羲主张把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全国城乡人人能受教育,人人能尽其才的理想。

(3)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和议政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的创新,而且它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闪烁着民主思想。因为这种学校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所以这种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育起到了启蒙作用。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

【考查知识点】“中国教育史”——第十二章 现代学制的建构

【参考答案】

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学制”,1912年9月教育部以《学校系统令》为名公布。1913年进行一定删减,并陆续向全国颁布,同时配套发布了相应的学校法令和规程,使得学制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因此又称为“1912-1913年学制”,它以普通教育为主干,以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为两翼。这一教育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实行了的资产阶级国民教育宗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教育观念,已完全剔除了封建遗毒。

特点:

(1)贯彻教育平等精神

(2)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3)突出强烈的现代精神

壬子-癸丑学制仍存在种种不足,然而它是中华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新学制。该学制直接推动了民国初期学校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3.简述彼得一世的教育主张及影响。

【考查知识点】“外国教育史”——苏联教育改革(17-18世纪)

【参考答案】

17世纪中叶以前的几个世纪里,俄国的初等教育进展缓慢,沙皇彼得一世执政期间,引进了西欧的科学技术。其在教育领域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①创建实科性质的学校,特别是有关军事技术的专门学校,如炮兵学校、数学及航海学校、语言学校、外科医学校、工程学校、矿业学校等,在这些学校中一般先学习读

写、算,然后学习专业技术。

②在初等义务教育方面,彼得一世下令开办俄语学校、计算学校,并把各地开办学校的责任委于当地教会。

③创办科学院,以培养高级人才,科学院分为数学研究、自然研究、文科研究三大部分

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俄国社会和教育的近代化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改革是自上下进行的,缺乏直接的动力,因而彼得一世去世后改革陷入停滞。


4.简述终身教育思潮的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考查知识点】“外国教育史”——第十九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参考答案】

终身教育是现代欧美国家一种强调把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潮,现已成为一种被视为未来教育战略的国际性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1)主要观点

①终身教育的含义。它既包括了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内容,也包括了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打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阻隔。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②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在于使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和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它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终身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使人“学会学习”,即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此外,应该把教育看成一个过程,采取更好地显现个性的、灵活的方法。
③终身教育的实施原则。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教育的整个未来是与建立并实施终身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特点与影响

特点:注重人的终身学习和教育的整体性;强调教育的民主化;凸显出国际性。

影响:作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的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倡导和推动,并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合作。终身教育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将会改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 80 分)

1.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各自的内涵及目的。

【考查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第四章 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子系统: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二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是从社会生产的现实看到了未来教育的理想,因此,教育领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从社会生产领域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派生出来的。

(1)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早期结合”。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针对的是生产劳动中的工人,解决的是他们受教育的问题,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就是对学校的儿童、青少年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科学教育、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体脑并用的、能适应现代生产过程中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从而推动生产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2、材料题
(1)该学校主要遵循了哪一种的德育规律(传统文化教育)。
(2)结合材料论述遵循该德育规律的要求。(P256)

【考查知识点】“教育学原理”——第十二章—— 德育规律

【参考答案】

(1)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情、意和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品德的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正是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人作用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思想道德关系反映到人的主观世界,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形成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

(3)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需要经过长期地、反复地、不断地培养和教育。


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这段话中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确定了怎样的观念,在教育评价中如何处理关注目标和关注价值的关系。

【考查知识点】——教育热点——主题 5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主题 5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丰富了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成教育强国打下坚实基础,需要破解教育评价改革这个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破除“五唯”为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①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升办学成效。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针对学校评价,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就是为了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高校的使命越多,越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评价高校的因素越复杂,越要聚焦在育人成效上。高校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成效这一根本标准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②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应该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要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作为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在职务晋升、工作考评中把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此外,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尤其要突出质量导向,坚持以能力、质量、贡献评价人才,正确把握教师学术评价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强调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性。

③健全学生评价制度,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指挥棒”作用。高校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各类学生的学业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位评价制度,强化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培养学生学术志趣、科学精神和学术能力。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强化体育评价,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享受乐趣。改进美育评价,探索大学美育新方案,创新开展美育的形式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强化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请问这里讲述的是学习中的哪种现象,并解释这一现象的基础上谈谈何如在教学中促进这一现象的发生?(共 20 分)

【考查知识点】“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十二章—— 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启发式教学(此题前半句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后半句强调举一反三,学会迁移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

(1)材料体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现象,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

(2)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将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它是一个从静到动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①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策略是尊重学生的合理兴趣,引导学生追求既合乎主体需求又合乎社会文化要求的爱好。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增强学习本身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②在学习目标定向下帮助学生建立合适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

在教学中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来创设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成就动机。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相对宽泛的总体目标分成多个具体的子目标。

③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减少习得性无助感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正确的归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归因不真实。

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合的任务,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信心;让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的成功经验,通过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

【参考答案2】

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习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来促进迁移的发生: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贯穿着教学的全程,并指导教学的进行。好的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下的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当下知识。将“为迁移而教”作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迁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通过迁移来学习新的知识。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精选教材要把握原则。一是材料要有时代性。作为教学的材料要最大限度地与时代同步,及时关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时代价值。二是要有迁移的价值,要求所选的材料既要有基本原理,还要有典型实例和变式练习,使学生能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尽可能多的有用的知识经验。

(3)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编排的时候要从促进迁移的角度出发,要以最优的知识结构、最佳的呈现顺序来帮助学生乃至教师实现迁移。遵循三个原则:结构化原则、一体化原则和网络化原则。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实施。要遵循知识的传授从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要合理的设置每一堂课程;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在新知识的教授中,不仅要关注当下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意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与贯通。强化对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与分化的认识和把握,促进学生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