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膀胱癌病案分享】 中医文献中没有膀胱癌这一病名,相似的论述散见于各文献中,现代医家多认为...

 栖凤轩2013 2021-12-28
【膀胱癌病案分享】 
中医文献中没有膀胱癌这一病名,相似的论述散见于各文献中,现代医家多认为膀胱癌属中医“尿血”、“淋证”、“癃闭”等范畴。对于膀胱癌的病机,中医上认为:机体正气不足,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脾肾亏虚是膀胱癌的发病之本,痰、湿、瘀、毒凝结于下焦为致病之标。肿瘤的产生首先是人体正气之不足,故当外邪入侵,正气抵御不及,则出现邪渐人内,致机体内气血阴阳紊乱,此时内生五邪迅速滋生,与外邪相互作用,使机体正气更伤,而痰、湿、瘀、毒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积聚,积聚日久则生癌变。肾藏精,主宰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又主纳气,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称为“先天之本”。脾居中州,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素问·经脉别论》日:“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肾亏虚则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易致水液代谢紊乱。“膀胱者,州都之官”,位于下焦,贮存和排泄尿液,为水液代谢之通道,《素问·太阴阳明论》有“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之说,水湿停留为其主要的病理因素。正虚邪实,气血阴阳失调,湿瘀互结,郁而化热,痰浊复与湿、热、瘀等合邪,蓄积于下焦,长期停留浸淫,使局部组织内环境改变而恶变,从而促使肿瘤的发生。 
患者,女,因“血尿”查膀胱镜等确诊为“膀胱癌”,遂行“膀胱癌部切术”,术后病理示“(膀胱)尿路上皮乳头状癌(高级别)”,遂行“膀胱灌冲”。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控制尚可。因自觉膀胱灌冲副作用多,且为防止进一步复发而寻求中医药治疗。刻诊:腰腿酸楚,乏力明显,尤其跨步欠利,口干,胃纳可,大便日行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舌下纹略黯,脉弦。西医诊断:膀胱癌。中医诊断:尿血,属正虚邪恋(气阴两虚)之证。治宜扶正祛邪之法。用药:生晒参、猪苓、女贞子、枸杞、黄芪、生地、天花粉、山萸肉、夏枯草、半枝莲、金钱草等,不断用药加减,患者行动自如,乏力消失,诸症消失。患者间断服中药至今已有两年余,情况稳定,每年春秋两季各服用一个月中药巩固治疗。
#非常病例##癌症##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