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 进货途中口占 葛勇(重庆) 贵胄荣光出帝閽,百工居肆自崇尊。 老厨惯历铁和火,身带刀痕与烫痕。 由贵胄荣光,到百工居肆,再到老厨,从高贵到低微,层层推进,逐渐放大老厨形象,形成张力。惯历铁和火,刀痕烫痕见其艰辛。(归樵) 962 裴休手植银杏 白跑堂 历尽尘喧事境迁,千秋银杏色依然。 风来枝叶沙沙响,如听先生话旧年。 时过境迁,千秋银杏却见证了人事的沧桑。风拂枝叶,诗人情感的心弦被触动,“如听先生话旧年”。时空挽合,比兴并用。(归樵) 963 返乡 王文龙(浙江) 久在城中住,归来陌上行。 相逢皆面熟,哑口不知名。 “相逢”多是年久不见的玩伴或儿时玩伴的儿孙辈,故“皆面熟”而“不知名。”“哑口”形象。时光易逝,世事沧桑之感慨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自然流露。(归樵) 964 中秋日岩马湖垂钓有吟 抱犊山人 接天湖色有还无,青绾长竿影不孤。 隔岁沙鸥此何觅,风过芦荻野声疏。 “有还无”“影”“何觅”“声疏”构成一种朦胧迷茫之境,多含不尽之意。(归樵) 965 秋日感怀 丁不识 十载萍踪转十方,莺声又作雁声长。 客心浑似深秋雨,每遇西风倍觉凉。 “浮萍”言行踪无定,“莺声”“雁声”言时光匆匆。“深秋雨”遇“西风”言“客心”之倍“凉”,以彼状此,托物言辞也。(归樵) 966 国清寺 云清十四 白云和影落双溪,山鸟呼人稻满畦。 一片金黄看不足,清心总向石桥西。 “石桥西”何也?题面看,应“国清寺”也。然前三句极尽铺陈渲染周边环境,无只言片语描绘国清寺,惟“清心总向”,留给读者以无限遐想。(归樵) 967 快递小哥 黄运全(湖北) 忙追千客呼,家寄却踟蹰。 包裹理还罢,乡愁超重无? 20个字,便能立足现实,提取外卖小哥精神层面的感受和体验,呈现出一个真、善、美的意蕴。(归樵) 968 国庆七十二周年 江农(天津) 日朗江山丽,秋清菽果丰。 回眸风雨路,鬓白领巾红。 “鬓白”与“领巾红”形成张力,提振全篇,言后继有人,大题材,小构思。(归樵) 969 自 况 叶永新(广东) 秋新凉味薄,忐忑意难殊。 难效兔三窟,唯斟酒一壶。 不妨生拙趣,何用巧功夫。 人与文相似,风流蕴藉无。 二联言“凉味薄” ,三四联言“忐忑意”,勾连照应,首尾开阖。句句可见文人况味。(归樵) 970 秋 望 杨子怡(惠州) 久客知秋半,凭轩目断鸿。 篱边曙色好,岭上夕阳红。 诗痩因花瘦,心空觉镜空。 青山不甘老,何必恃霜功。 由望秋进而伤秋、怀秋,跌宕起伏,波澜相生,以意运笔,自然流转。尾联跳出振起,从伤怀中解脱出来。(归樵) 个人小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