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伯华:学习赵炳南教授治湿经验的心得(上)

 杜子桐 2021-12-29


Image
Image

作者简介:李伯华,硕士,副主任医师,讲师,中医皮肤科专业,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承上海顾氏、夏氏皮外科传人李斌、张明教授,工作后致力于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学术的研究和传承,并拜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弟子程海英教授为师,学习贺氏针道。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第三批《北京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简称“125计划”)初级人才培养人员。

Image
Image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的李伯华,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学习赵炳南教授治疗湿证的经验和方剂的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赵炳南教授(以下简称赵老)是我国现代中医皮外科的泰斗,是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创建者。正是赵老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将中医皮肤科从中医外科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科室。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赵炳南教授、张志礼教授,以及其他一些中医皮肤科的前辈们不断的努力和创新,逐渐地形成了我们现在中医皮肤科欣欣向荣的局面。同时,经过赵炳南教授、张志礼教授、陈彤云教授以及我科后来的一些前辈的不断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赵炳南中医皮肤病辨治体系”。这个体系非常的丰富,既包括赵炳南教授等前辈的治学精神,也包括一系列有特色的理论和学说,大量的中医皮肤科经典方剂,以及一些特色疗法。正是基于这些丰富的内容,才形成了目前的“燕京赵氏皮肤科流派”。

在赵老的学术理论体系中,湿邪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湿邪的认识,还是治疗湿邪的经验和方法,赵老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赵老曾有一句名言,叫:“善治湿者,当可谓善治皮肤病之半”。通过这句话可见赵老对于湿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对于湿在皮肤病中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视的。那么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天的这个讨论,我想先跟大家复习一下有关湿邪的一些内容。

说到湿邪,这可能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很多年轻的中医大夫和中医学生的一个内容。因为湿邪表现多样,特点不一,而且非常抽象,有时候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就讲它是湿,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被这个湿邪弄得一头雾水。那时候老师总在讲,什么祛湿啊、燥湿啊、利湿啊、化湿啊等等,说了很多的治湿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具体是什么涵义,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我搞不清楚。当时我问老师,也很少有老师能给我讲清楚,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各位同道在求学过程中也可能有与我同样的困惑。

工作当中,我偶然听到我们医院呼吸科王玉光主任说过一句,他说:“湿邪和治湿方法,是最能体现中医取类比象这种思维方法的例证”。所以我就试着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跟大家一道来复习一下湿邪以及治湿方法的相关内容。

Image

首先按照中医基础理论来讲,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主要是外感之湿,是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而内湿是指体内水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我们可以看到,外湿它本身就运用了一个取类比象的方法来定义。那我们再说湿邪的一些特点。我们中医基础理论都说到过,湿邪有很多特点,那么我们学习认识这些特点同样可以通过自然界之湿来加以类比。

比如自然界的湿易生于阴暗阴冷的环境之中,所以说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再比如自然界的湿污秽、重浊、粘稠、趋向,所谓水往低处走,所以可以理解湿邪是重浊的。自然界的湿稠厚、粘滞,而且不易去除,所以说湿邪性粘滞。另外湿性趋下,所以湿邪的特点也是趋下的。

我们可以看看,由于湿邪它容易阻滞气机,皮肤可以见到这种水肿、渗出、糜烂、浸润等等。湿性粘滞不去。所以它局限在局部长久不去除的话,就可以形成赵老所说的顽湿和湿滞。也就是赵老所说的顽湿学说和湿滞学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张图片,有一张是结节性痒疹,一张是亚急性的湿疹,另外一个是耳部的湿疹。湿性趋下,如果湿邪侵犯人体的下部,比如说双下、肢阴囊等处,就会形成下肢的湿疹。流火、足癣等等。那么如果在此基础之上,湿与其他邪气相合,比如说风寒热等结合,就会形成风湿、寒湿、湿热等,这也是湿邪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另外就是自然界的湿邪还有不同的形态,我们皮肤病当中的湿邪也有各种各样的样子。那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湿邪的形态来理解我们皮肤病这种湿的样子。

首先是自然界中的液态之湿,就像江河湖海一样。那这种湿有什么特点呢?水量大,流动性强,而且都是水往低处走。所谓飞流直下三千尺吗?对不对?这种湿就好比是我们身体上的局部水肿性的皮损,它有大量的渗出,而且多发生于身体的下部。第二个就是自然界的气态之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蒸汽。那这种气态之湿他有一种弥漫轻宣向上的特点,它就好比我们这些局部气肿性的皮损。第三种就是固态之湿,如自然界的冰块,它有什么特点?就是形制比较坚厚,而且常年不变。它就好比我们局部的肥厚、顽固性的皮损。第四个就是温热之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热水沸水,它是滚烫的沸腾的,它好比我们急性的皮损,炎症性的红斑渗出、水疱等等。有热就有凉,自然界中还有寒冷之湿,就是冰水、凉水等等,它是冰冷的、凝滞的,它象征着我们慢性的皮损,淡红色的、干燥的,但是迁延不愈。

Image

那么通过了解自然界各种湿邪的性质,我们就可以对我们一些皮肤病当中湿学的形态有一个取类比象的认识和了解。那我们说如果用一个疾病来全是湿邪这种多样性的特点,那我们说这里最典型的就是湿疹。我们知道湿疹它有皮损多样性,对称分布,急性期渗出明显,慢性期增生肥厚以及瘙痒明显反复发作等特点。他基本上符合湿的这种绝大部分特点。你比如说它皮疹多样性,湿邪就是多样的,急性期渗出明显,他就是液态的温热的之势。慢性期增生肥厚比较固定,那就是它固态寒冷之势。由于湿性的黏滞,它又易成为慢性,而且反复发作。

可以说湿疹这个病是最能反映湿邪这个特点的一个疾病。那我们了解了这个湿邪的一些特点,就来讨论一下。去祛除湿邪的一些方法。祛除湿邪的一些方法,我想先跟大家复习一下我们高中物理学的一个知识。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高中物理学中学过一个蒸发的概念,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就是如果我要让液体蒸发的快一点,那么我们取决于哪些因素?那我记得当时物理书上说,蒸发取决的因素,主要是包括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也就是说液体的温度越高,它接触面积越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它空气流动的越快,它蒸发的越快。那么好了,我们做一个比喻,如果我把一杯水洒在了地上,地上有一滩水,我怎么才能更快的把它去除,那么无外乎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我挖一条沟,把水呢直接引走,排走。那第二种方法我可以找一个拖把,把水呢擦干净,这样我就增加了水的表面积,让它蒸发的更快。第三,我可以给水加温,比如找一个电暖气,让水的温度升高,这样也有助于它的蒸发。再者我可以找一个吹风机,加大液体的上方的空气流动,加速它的蒸发。当然了我也可以平时平整一下土地,让洒在地上的水能够更好的渗到地下。

当然最主要的也是最有预防性的,就是我不要把水洒在地上,这样的话就没有这些麻烦的事情了,那我们看其实以上这些方法,其实对应了我们一些去湿的中医里面去湿的方法。你比如说像挖沟引水,就直接把湿邪祛除。这就是我们中医什么所谓淡渗利湿法,它适合于什么?适合于湿邪比较多,而且多位于身体下部的这些情况,我直接把湿邪利走就可以了,一般是通过利小便的方法叫淡渗利湿法。那这种拖把擦水的方法其实是增加了湿邪的表面积,它比较像我们中医学的叫行气化湿法,或者叫芳香化湿法,它适合于这种气滞水平、三焦不利、水湿内停的情况。我采用空调或者暖气给给液体加温,这种做法,他就是增加这种湿邪的温度,促进它的蒸发。这就是什么?这叫温阳法。它适合于这种寒湿日久的情况。那如果我用电风扇、电吹风给水吹风,那就是增加了湿邪表面的空气流动。这是什么?就是祛风胜湿法和芳香化湿法。适用于这种风湿症或者发生在人体上部的。我平时平整土地,这个其实就是提高机体水液代谢的能力。它比较接近于我们常说的健脾祛湿法,适合于这些脾虚失运的情况。那么最根本的我要小心一点,不要把水洒在地上,其实这就是减少湿邪形成的原因。

这就是我们平时通过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采取一些预防的措施,减少湿邪形成。大家从中可以看出,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可以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医学当中的湿邪和祛湿的方法。通过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想必大家可以对湿邪以及治湿方法有了比原来更为清楚的一点认识。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一谈赵炳南教授治疗湿邪的一些经验和方法。首先赵老治湿首先要辨湿的性质、辨湿的形态、辨湿的部位以及辨湿的间夹症。那么所谓辨性质最主要的就是要首辨阴阳。大家都知道这个阴阳辨证是中医外科学辨证的总纲。那么赵老是中医外科出身,所以他首辨阴阳的这个观念非常非常的深。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赵老首辨阴阳的一篇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读一下。就说赵老对于皮肤病湿邪这种阴阳辨证,他是非常非常看重的。但是他对湿邪这种阴阳辨证,并不是说我们说的寒和热,它主要指的就是湿热性和湿气性两种。所谓湿热性就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湿重热。这种情况一般见于这种急性的皮损,一般发生身体上部、皮损比较鲜红,同时伴有比如说大便干、小便黄等等这些湿热的症状。这是属阳的。那么所谓的阴就是湿气性。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湿重于热,一般代表这种慢性的皮损,慢性的或者亚急性的皮损,一般发于身体的下半部,颜色并不是非常鲜红,相对比较暗淡,而且一般都伴有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等症状。

Image 

其次是辨形态。刚才我们讲了有无形之湿,比如这些变化不定的肿胀,发于上部的肿胀,有形之湿,比如我们看的见的水疱、糜烂、水肿、渗出等等。还有这种结聚之湿,比如像顽固肥厚的皮损、结节以及色素沉着等等。那么变部位主要是一个上中下气血表里这种辨证。辨间夹证主要是湿邪同时间夹了风寒热毒等等。那么这里还要辨别它的程度和趋势,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等等。

那么认识了湿邪的性质,我们就要再探讨一下治湿的一些思路,赵老的治湿的思路,首先在辨别阴阳的基础之上,就要分别采取燥湿和历史等等的方法。具体来说,湿从寒化以温燥,湿从热化以清利。第二呢,就是治湿要给湿以出路。如果湿邪在上,我们应该什么?汗之就是用发汗的方法。湿邪在中,如果要是寒湿的,就要用苦温的药物,如果要是湿热的话,就要用苦寒的药物。如果湿邪在下,我们就应该化气利水,采用利小便的方法去除。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湿与正气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正气最主要的就是说要重视它与气血的关系。赵老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一句话,他说皮肤病的总病机就是风湿与气血相搏结。所以湿如果在气分的话,那我们必须要兼以理气。湿邪用血份的话,我们要同时兼顾理血。除此之外,赵老师还有一些独特的经验,比如说它的生熟药物的应用,最典型的就是薏米、黄柏、枳壳、白术的应用,还有引经药物的应用,以及它的顽湿理论。另外还有他重视脾胃,这种思想。下面我就通过赵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经典方剂来分别向大家说明上面我讲的这些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