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学谦 || 青年教师如何实现更为专业地成长

 一床书759 2021-12-29

注:此文为在白水县第二届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总结会上的讲话,为会后整理,稍有改动。特别感谢田家炳实验中学李玲芳老师的录音和整理。 

各位教师,大家好!

谢谢大家。也算不上讲话,就借此机会和大家聊一聊,交流一下。刚才给大家颁奖,看到大家领奖,我特别的高兴。今天,能够站上这个讲台的都是我们的佼佼者,能够以这样方式传递一种教学理念的,就是幸福的教师。

在从事行政的日子里,我常常幻想也能够站上讲台。刚才在楼下和王文斌校长商量,能不能把他们学校一个班的语文交给我,让我来代课。一个教师,只有站上讲台才是他最大的本分和幸福。

今天来参赛的教师不仅是通过层层比赛走上来的佼佼者,更是我非常熟悉的人,有曾经的同事,有日常的朋友,有曾经的学生,所以越发觉得,今天是来会朋友的,是来重新认识大家的。昨天刚刚认识了一个,今天在这里又碰到了,今天的认识比昨天的认识更加美好,一位教师会在自己的课堂里绽放。我就给在座的各位教师朋友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创造更有价值的课堂。对于教师来说,课堂就是我们的根本。我们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价值。怎样才能有价值?我觉得就是要有效、有意义。怎样的课堂是有效有意义的?我们提出了“以学定教”。在这里,我特别说明一下。以学定教,不是固有的模式,不是把课堂行为固化,课堂应该是充满创造的。以学定教应该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来自于“因材施教”,来自于新教育理念。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基于学生的学情和课标的要求提出课堂目标,来规定我们的课堂行为。这个课堂目标,提出的是不是正确合理,是不是达成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今天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出示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基于教师“教”的,而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改用一个词,“学习目标”,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怎么学?学生怎样能够学得更好?所以基于这点,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树立四种观念。

第一个观念是学生观念。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不是属于教师的。我们在上边不停地讲,学生学会了没有?学生参与进来没有?学生满意不满意?今天讲完课的时候,我碰到一个很熟悉的学生,我问他:“老师讲得怎么样?”我期待的答案是特别精彩。这个学生却说:“就那么回事,一般般。”这个话听了之后,我就觉得心情不太好。还有一位教师讲完之后,我和我们的教研员讨论。她给我说了八个字:“云山雾海”“啰里啰嗦”。这就是对学生的不自信,讲得太多,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由此说明我们的课堂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优质课的比赛。我们比赛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课堂都好起来。不是说你是优秀教师,你就教的是好学生,你是差教师,你教的就是差学生。学生是平等的,他们拥有着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尽快地成长。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不属于个别学生。教师问:“会不会?”“会”。听到会了,其实只有一少部分学生的回答,我们有没有关注到更多的学生,这很关键。课堂是属于所有学生的,我们要关注所有学生的表现。刚才在楼下和王文斌校长交流的时候,他说他对他们的教师提出了“三盯”。要盯住学生的眼睛,盯住学生的右手,盯住学生的表情。我们通过主动的“盯”,关注更多学生的表现,用学生的表现来改变我们教学的流程,改变我们教学状态。这个是关注所有学生,还有做到全程关注,从一开始走进学校,或者教室,从你离开教室或者学校,甚至于到你的日常生活中,你都是一位师者,有师者之心,有师者的行为举止,你的教育时时刻刻、角角落落都在进行。而就课堂来说,不是从说“上课”才开始,你一走进教室,你和学生可以互动,可以交流,教育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也不是从你说“下课”结束的,你离开教室后你的教学行为会发酵,你也要关注。除了全员全程的参与,还要有效参与。今天听了好几节课,我发现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课堂流程,氛围很好。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无效的参与。通过这节课,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你在这个节课里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什么?就比如,我们讲北伐战争,你讲后,学生到底对北伐战争了解多少?知识那些数字吗?那些数字是很容易遗忘的。是不是通过你的课堂树立了一种历史观?是不是从心里接受了这个故事?我们一无所知。当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传递知识,我们只是把知识教给他们,他把这个记下了,他会考试了;当我们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时候,我们是在启迪无穷的智慧,我们的课堂就是去启迪智慧的。我们教学的效果可能在课堂之外,学生下了课之后,他们想要看关于“北伐战争”的电影,他们想要主动去了解这一段历史,他们学会了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负责,基于课堂,为终生奠基。

第二个观念是目标观念。有些教师一上课就出示了学习目标,但是讲课的时候却忘记了这个目标,目标的达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上课就像写文章。我先要确定目标,就是立意,提出中心思想,立意之后要选材,选材完了之后我们要剪裁,要定序,然后再去写,所有的过程都都是围绕中心思想进行的。课堂也一样,所有的过程都应该是围绕这个学习目标进行,你的目标到底完成了没有?我听过好多课,目标展示变成了一种形式。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已经远远地将这个目标抛之脑后,所以一定要有目标意识。这个目标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学情,对学生的情况的把握;来自于课标的要求。我们都知道教材有各种版本,但是课标只有一种。我听过一节课,讲的是口语交际,是在农村听的,教师按照教材给了一个场景:假如你想养一条狗,你怎么去说服你妈妈呢?学生讨论之后答案是一模一样,因为提前教师给出了固定的交流方法。话说的没有生活味,没有感染力。这里的农村孩子家家几乎都有狗,这样的情景需求学生大概不会有。城里的孩子则大不同,我家女儿就想养一条狗,各种各样的办法,各种各样的说辞多了去了,有那个生活的体验,这个情景就是好的。现在我们的农村都在采摘苹果,用这个去设计情景,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多好。教材是一种示例,教材给出的答案只是一种处理方案,教师要结合学情和课标选择我们的教学素材,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采取更好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真的受益。

第三个观念是学习观念。课堂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学习,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新教育认为教师是“守护者”、“服务者”、“促进者”、“协作者”。我们组织、帮助、引导学生去学习,去自主合作完成一些学习目标。我们现在要求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去学习,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都能学有所进。

第四个观念是成果观念。好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得快乐,更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初中生面临着中考,中考就是检验成果的重要手段。如何能更有成果?我觉得考察的更是我们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们要多做中考题,通过反复做题,更好研究课程目标和学生学情,归纳出基于课标的题型设计。要清楚每一知识点课标是怎么要求的?在这个课标下会衍生多少个考点?围绕这个考点我怎么去设计我的教学?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有效,变得高效。我们现在进行“双减”,双减减的只是负担,不是“效率”,课堂更好提质增效,要向45分钟要效益,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东西,有所成长。

第二个观点,就是实现更为精彩的人生。

罗丹说:“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工作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首先给我们生活的基础,其次夺走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八小时工作制,而且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早都超过八小时了。日复一日,年复一日地耗费我们的时间,这个耗费到底是不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再次,教育工作夺走了我们的感情,我们在学生身上都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感情。教学把我们变衰老了,变得憔悴了,变得一身是病。那我们怎么办?既然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不作为我们的事业,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去做。所以我们要享受教育,要真的幸福起来。通过教育实现更精彩的人生。如何实现更为精彩人生?我就这么几点认识,一要有职业认同。这份职业耗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荒废了感情。如果在这耗费、浪费、荒废中有一个“我情愿”“我爱”,那就变成享受了。你有职业认同了就要树立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之后,你会发现,我做的这件事,他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仅在学生身上,而且在我自己身上。教育别人,其实先教的是自己。我要教一个学生变好,那我先变好。育人者先育己,所以我们通过教育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快乐豁达。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二要阅读反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报之,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光。”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就是壮年,我们的学习就是日中之光,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一定要不停地学习,要专业的知识,学习有趣的知识,要学习有用的知识。专业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专业,有趣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有趣。学生肯定喜欢有趣的教师。要想有趣,你的灵魂先是有趣的,然后你的行为才会有趣。一定要阅读,要多读书,广博的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课堂绽放起来。然后就是反思。课堂是一种缺憾的艺术,这样的缺憾在于课堂的不确定性、学生的不确定性,教师心情的不确定性。就因为它不确定了,所以它是一个创造的艺术。那么在创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说“三年反思自成名师”。我们有多少个三年可荒废?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去反思,我们会解决好多问题。反思是一个人的教研。你通过反思让你变得更专业,走向专业的道路。教研是一群人的反思,反思做完之后,我们形成经验,形成模式推广出来,你就会成为名师。三是张扬个性个性越压抑,我们的课堂越差。个性就是特色,不同的个性的人能讲出不同的课,我们千万不要想着我必须像谁一样,首先你要像你,要学会做自己,做好了自己,把你的个性释放出来,用你的个性去驾驭你的课堂。今天的英语课堂,我在教师外边看,一个个教师神采飞扬,一个个学生全神贯注。学生可能更喜欢有个性的教师。四要学会与生活结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我们教材其实离生活特别的近,就是来自生活,最终也要用于生活。刚才讲的口语交际的例子就是。既然特别的近,我们的教学就必须与生活结合,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学必有用,因此让学生的学习积极一些,主动一些。

第三个观点,开拓更有境界的生活。

田家炳老先生说:利人必能利己,己立才能立人。教育是最“利人”的事情,你利于别人必能利己。人生的意义在于“立己”,人生的功德在于“立人”,教育工作恰恰把这两方面连接了起来。我们要让自己变得眼界开阔,宁静淡然,这样自然就能变得轻松快乐,然后才能让学生变得快乐轻松。教师的境界有三种:经师、能师、人师。最低的境界叫经师,其实要想达到已经很难了。只有拥有非常精湛的教学技能,非常扎实的学识,才能称得上“经师”。经师之上是能师,能师之上是人师。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意思就是,能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他人知识并不难,难的是能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去教人如何做人。教育是一种影响,是一种唤醒。好的教师就是要用我们的品德去激励学生,去影响学生,去唤醒学生。这样考虑,我们就会变得开阔一些,我们就开始为学生的终身负责,我们就不会在乎一时半会的失落和一时半会的错误,就不会看到学生的错误不能忍受,就会想到更多的可能,采取更多的办法,我们就能成为人师。

但是基础还是“经师”。“教之道,贵以专”。我觉得教师的根本首先是专业水平好其次是要专心致志。我们要专心致志去做自己的事情,心无旁骛。例如备课,备的本义是谨慎的意思。备课首先要在心态上严谨起来、认真起来、崇高起来,要觉得教育是一件特别崇高的事情,备课就可能能备好了。再次就是有多方面的涉猎。用古典文化去熏陶我们,滋养我们。我们的精神其实更需要文化的滋养。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能背诵《易经》。当遇到物理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用《易经》来解决,学科之间是可以互相滋润的。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教师,能以课堂为阵地,能以人生为指向,能以生活为基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能够享受教育,变得优秀、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郭学谦,白水县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理事,白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集《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过往》,诗集《这莫不是一次错的相遇》,入选《长安诗风十人选》《长安风诗选中国当代诗人卷》《难忘的时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