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定故事(37)观音堂

 唯我英才 2021-12-29

观音堂位于保定市莲池南大街裕华园小区内。该堂座南朝北,俗称“倒座观音”,始建于明代,造型独特,小巧玲珑,是研究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 民间修建观音堂的地方颇多,但保定市仅存此一处

文章图片1

现有佛堂一间,面积约为12平方米,佛堂正中供奉男身观音菩萨塑象,两侧侍立四大护法天王。由正殿向外延伸出卷棚顶抱厦一问,平面呈正方形,总建筑面积30多平方米。抱厦两根明柱上原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问观音如何倒座”,下联是“叹世人不肯回头”,风雨字迹全无,明代何年建的没有记载。

这个观音堂是倒坐的,为何到坐?有几种传说?大多数传说认为与学子有关。

传说有一位江南书生,游历到宿迁,住在观音堂内,看到庙里冷冷清清,和尚破衣烂衫,就给住持(当家和尚)出个主意:把庙门改为朝北,面向县城,观音菩萨也来个180度大转弯,改为背南面北,庙前再铺一条路,给香客提供方便,定能改变冷落的状况。

主持采纳了书生的意见,一一照办,但又怕遭人非议,天下寺庙都是山门朝南,哪有倒座朝北之理?书生又给他出个主意,编一副对联,贴在观音菩萨两边。联日:“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众生不肯回首。”语意双关,既回答了为何倒坐的原因,又暗含佛经上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道理。

再谈观音大庙堂的来历,与一位赶考学子有关。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有一灵宝考生进京应试,行至崤陵村旁,见一村妇手执书卷,跪罚孩子,便上前寻问原由。村妇说道:“这孩子只知贪玩,荒废学业,我给他出的诗题竟答不上来。”书生听罢心生好奇,便进而问道:“你出的是何诗题?”村妇说道:“风吹兰衫靛喷香。”考生听后纳闷,深思良久竟也没能对上。他参加的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时,皇帝打破常规,随口说出一句:“雨打红袍龙意醉”的诗句让考生们对答。这突如其来的考题难住了考生。这时,灵宝考生忽然想到崤陵村妇的诗句,便挥笔写下了“风吹兰衫靛喷香”的对句。他的回答对仗贴切,意境紧扣,受到了皇帝的赞赏。这位考生不仅得了头名状元,还被招为附马。还乡祭祖时,再次路过崤陵山村,他特意寻找村妇拜谢,却不见踪影。村民也不知其人。该考生便认为是遇见了南海观音下凡点化于他。为报答神灵的保佑,他就在此地建造了一座观音大庙堂。观音堂的名字便由此而得,沿袭至今。这个故事在当地流传甚广。

观音堂的香火旺盛,直至解放初期还有香火存在,庙内壁画完好无损。1958年房产归房管局管辖,1960年市政工程处占用寺庙,改为职工宿舍。

1993年2月,观音堂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各外扩3米,西、北各外扩l0米。2000年,在旧城改造、裕华园小区兴建过程中,观音堂落架重修,现保存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